终于等来了《一秒钟》。

这短短一秒,足足让我们等了两年。

好在,终于见面。

目前豆瓣上,已有近3万人给出评价,评分达7.9分

口碑上,一致叫好。

有人说,它是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

有人说,它拍出了“尽在不言中”的时代情绪。

有人说,它毫不浪漫,尽是悲情。

那么究竟如何?

且看下文。

01

看过《一秒钟》的遭遇,你就明白了当下的电影环境。

以前,只要拿到龙标,就意味着影片可以到国际上参赛,也可以顺利上映。

但如今还是这样吗?

不是了。

尽管早在去年初,《一秒钟》就拿到了龙标。

可在随后的柏林电影节上,却因“技术原因”被紧急召回,也由此掀起了一阵撤档潮。

最近的金鸡奖,原本作为开幕片的它,又因“技术原因”被《流浪地球》换掉。

可见,“龙标”并不好使,好使的终究是“人”。

正应了那副对联: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如今还要加上一句:先说行,再不行,怎么都行。

而横批不变:不服不行。

02

再看这两次撤换,也颇值得玩味。

先是从国外撤回来,接着是取消金鸡奖的开幕片资格。

背后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拍这种题材,就是自找没趣。

去国外?

休想。

在国内,也别想有官方背书。

看在国师的面子上,也老实配合删改了,那就额外开恩,准许上映。

但你得识趣。

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于是才有了首映式上的一幕。

观众问道,“张九声好不容易逃出来,为什么不直接去见女儿,而是要到胶片里去找?”

台上的张艺谋和张译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应。

倒是主持人抢过了话头:“有些话,主创们不方便说,我来说。可以告诉大家,片中的女儿为了争先进,其实已经死了。但很遗憾,主创们没法把它拍进去。”

没错,这就是那个“技术原因”。

女儿不能死。

尤其不能因为争先进而死。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那么请带上这个重要的设定去看。

相信你一定能看出更深重的悲情。

(下文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03

说回电影本身。

《一秒钟》如何?

一句话概括:它是张艺谋近20年来最好的电影。

看过它,你会明白,人在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时,可以祭出何等真挚的情感。

它首先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

记录了一个电影时代,也记录了一群爱电影的人。

影片用大量篇幅展示两件事。

一是电影的放映过程。

从胶片如何被安置在放映机上,到放映机开始转动,发出“哒哒哒”的响声,再到一束光投射于远处的幕布,人们在光影明灭中欢笑、唏嘘。

那是独属于电影的仪式感。

幕布拉开,众人欢呼,全然忘了外面的世界。

二是胶片修复的全过程。

今天已经很难想象那样的情景了。

只为看上一场电影,人们集体行动,拿出各家的工具,把拧成麻花的胶片摊开,一条条挂在绳上,用水清洗,毛巾轻擦,再用扇子挥出徐徐的风,慢慢吹干。

看着看着,你会被感动。

你会突然相信,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电影竟是如此重要。

看电影是压抑时代的人们唯一可以集体逃离的机会。

他们要一起做这场两个月才能做一次的梦,以此来抵御难捱的时光。

《一秒钟》是写给电影的情书。

这话不错。

身为一个爱电影的人,我从中获得宗教般的满足。

但另一方面,我也清楚地看到,在这封情书的背后同时沾染着浓浓的血泪。

它们被小心地隐藏起来,需要有心人拂去表面的温柔,才能抵达。

04

《一秒钟》的台词很少,动作极多。也是因为有些话不便明说。

当然,也无需明说。

只要细看人物的动作、动机,就能明白,那“欲言又止”的部分究竟藏着什么。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千里迢迢只为见女儿一面。

这位父亲叫张九声。

他因和造反派的头头打架,被判劳改。

转眼六年过去,偶然听说女儿出现在新闻短片中,于是他从农场逃跑,一路穿过沙漠,追寻着下一个放映地点。

这一路充满艰辛。

最难的还不是肉体上的痛苦,不是忍饥受渴,而是人为的阻力。

这种阻力,来自两个人。

一是刘闺女,她屡次想偷走胶片。

一是范电影,他手握真相,随时可能揭发他。

表面看,确实如此。

但如果细细分析这两个人的潜在心理,就会发现,真正的阻力并不来自他们,而来自于肃杀的时代氛围。

先说刘闺女,她为什么要偷胶片?

直接理由是弟弟弄坏了灯罩,她要用胶片做个新的还给人家。于是她翻山越岭,一心要盗走胶片。

表面看,这也挺合理。

但细想想,发现不对劲。

一个灯罩而已,至于这样大费周章吗?

直到影片后来,当我们看到一群男孩子围上来讨要灯罩,对刘闺女言语辱骂、拳打脚踢的时候,我们才终于明白了她的处境。

这个灯罩对她来说,如此重要。

不为其他,只为四个字:免于恐惧

免于恐惧,对今天的人来说,不算什么。

但对当时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奢侈。

因为在一个彻底失序的年代里,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

大家都过得提心吊胆。

于是害怕变身为暴力,四处蔓延。

在那些男孩身上,你可以看到这种暴力的原始形态,那是“小将”做派的鲜活样本。

一个灯罩,确实不算什么。

但它却足以成为施暴的理由,成为泄愤的口实。

不止如此,在另一个情节里,我们还看到这种暴力如何从街头延烧至各家的床头。

张九声为了找回丢失的胶片,冲到刘闺女家,翻箱倒柜。

而那时的刘弟弟在一旁哭声大作。

那一幕,像极了“抄家”时的场面。

而这个年幼的孩子显然被吓坏了,他或许不是第一次经历,又或许,那些“小将们”早已经来过。

正是以上种种,令刘闺女深陷不安。

所以她不惜铤而走险,也要拿到胶片。

我们再说范电影。

在范电影身上,你能看到很多彼此矛盾的性格:趾高气昂又胆小怕事,善良敦厚又圆滑世故。

何以如此?

都是拜时代所赐。

作为过来人,他太明白这个时代的善变了。

那些今天还高高在上的人,明天就可能被踩在脚下。

所以他练就了审时度势的本领,能屈能伸,进退自如。

在那样一个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身为放映员的他,享受着某种特权。

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范电影”,分明在说:没有他,就没有电影可看。

他的骄傲,来自于此。

同时他也知道,他的暂时安全,同样来自于此。

所以他要拼命保住“放映员”的位置,因为他清楚自己一旦落马,曾经的耀武扬威将瞬间化为他人的冷眼相看。

于是我们看到,为保住饭碗,他使出了卑鄙的手段。

一为“甩锅”,一为“举报”。

前者发生在胶片被他儿子拉的驴车损坏时,范电影眼珠一转,说道:“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今天放不成电影了。”

就在众人失落时,他话锋一转,以救世主的姿态宣称:“要是想看,我也有办法。但是大家必须答应我一件事,就是我们统一口径,胶片损坏的责任要由送片员杨河承担。”

众人立马欢呼称“好”!

那一幕,喜剧效果十足,但细琢磨又惊心动魄。

它实际点出了“群体运动”的底层逻辑:只要树立敌人,煽动情绪,就能颠倒黑白。

范电影显然深谙此道。

这也是那个时代教会他的事。

而最终,他“举报”了张九声,也就不足为奇。

理由还是同一个:保全自己。

在向保卫科交人时,他说:“您看我举报有功,能不能跟组织反映一下,不要换掉我这个放映员?”

那时你会看到,在他满脸堆笑的面具背后,藏着怎样的惶恐。

范电影并非恶人。

他也为张九声鸣不平,也为父女情打动,他甚至冒着风险,剪下带有女儿影像的胶片送给张九声留念。

但没办法,在最关键的选择上他必须要谨慎,因为这个时代根本没给他其他的选项。

面对随时可能倾覆的危险,他只有不断加大自保的筹码,才能求片刻心安。

由此我们回看张九声面前的阻力,就会明白,那并不是两个普通人的阻挠,而是一个荒唐的时代酿造的磨难。

刘闺女没错,范电影也没有错。

正如免于恐惧,免于迫害,只是普通人的基本诉求。

同样,见女儿一面,更是人之常情。

而可叹的是,《一秒钟》的悲剧,正是在这三种基本诉求的彼此绞杀中达成的。

荒唐吧,又合理。

因为若时代变质了,每个人的生活都将不可避免地烂下去。

05

到这里,还没完。

更荒唐的事情还在后面。

张九声被判劳教那年,女儿只有8岁。

为了摆脱父亲坏名声的影响,女儿事事要争先进,和大人一起到粮店扛面袋,不想却因意外而死。

张九声从农场逃跑,去见女儿最后一面。

可他看到的是什么呢?

在那段编号为22的新闻简报中,记录了女儿最后的影像。

仅有短短的一秒。

只见画面中,女儿笑着,接过重重的面袋,扛在了瘦弱的肩上。

你能体会这背后的悲情吗?

一位父亲,只能在夺去女儿生命的画面中怀念女儿。

张九声说:“一秒钟,太短了。”

是的。

在只有英雄的儿女才值得记录的年代,普通人的儿女又有谁真的在意?

于是,故事来到结局。

女儿的胶片随风而逝,消失于茫茫大漠。

终究,连那一秒,也留不住。

但我又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绝望。

一秒钟很短。

当我写下它的时候,它已经过去了。

可一秒钟也可以很长。

当它定格在胶片上时,它就能流向永恒。

这不就是电影的意义吗?

记录那些不该忘的、不能忘的,说出那些不能说的、又非说不可的。

或许我们此刻都在那片沙漠里。

但我相信,那珍贵的一秒钟,正在某处闪着光,等着我们。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