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尔站在德里城至高处,斜阳西下,德里城色调鲜艳浓郁,每个人的身后都拖着道长长的暗影,打过“老虎”巴布尔身上的那道,长长、无敌、落寞。

卡兰和他带领的那队人已经欢快的渡过了印度河,离阿富汗驻扎地更近了!卡兰留下的告别诗还清晰刻在墙壁之上:如果我能安然无恙的渡过印度河,即使涂黑我的脸,我也不愿再看到印度的土地。

印度土地的生活的确是中亚人的难以忍受!没有美丽的花园,也没人修渠引水,居民的长相也不漂亮,并且有着许多难以接受的习俗,气候也非常糟糕。

“放纵欢乐吧,不够意思的家伙们,愿其中有我!”转回头,整个德里城都臣服于“老虎”脚下。

人类史上产生过很多征服者,他们或是征服,或是战争,或是传播文明,或是促进交流,最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帖木儿、拿破仑、秦始皇、凯撒大帝、查理曼大帝、居鲁士大帝。

巴布尔,母亲是成吉思汗嫡系后裔,父亲是突厥化的乞颜.巴尔拉斯部蒙古人帖木儿的后代,身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的后代,恢复强大帖木儿帝国是后裔子孙的神圣梦想。

少年父亡,1494年继承王位。多年不断征战,辗转并失利于中亚,巴布尔自诉:“这就象在棋盘上一样,在格子之间移来移去。”

不得已的创业印度却有如神助,在征战中巴布尔学习敌人的军事布局、敌人的先进武器,训练自己的队伍,掌握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大半个印度半岛,推翻了德里苏丹国。

公元1526年,莫卧儿王朝建立,直到公元1858年亡于英国,享国331年。

中亚人眼中的印度的饮食太过简单,甚至富有苦行色彩的(从虔诚的婆罗门食谱中,就可以发现这种传统)。传统印度宗教推崇素食,豆类和牛奶是信徒们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一些教派甚至禁止食用洋葱和大蒜,穆斯林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喜欢与爱,喜欢是淡淡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或许有一天喜欢会变成深爱,时间的沉淀还不够,巴布尔喜欢印度的鱼,却更怀念中亚的葡萄、甜瓜和面饼。烤肉、酸奶、奶豆腐这些出现在印度宫廷之中。

终其一生,巴布尔最喜欢呆的地方一直不是德里,他要求自己身后安葬在喀布尔,那里很像故里,有他亲自经营的花园,巴布尔引以为荣:”橘子变黄时最为美丽,此园的选址真是无与伦比!“

巴布尔在喀布尔游玩的细密画

16世纪大航海时代,印度香料被运走的同时,外来者也将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茄、木瓜、菠萝、腰果和辣椒传到了印度,红黄粉的时代正式开启。

帖木儿帝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莫卧儿王朝早期的统治帝王也是多在军营中度过,军营就是移动的首都,军营的各处移动,南亚各地的美食也逐渐融入传统之中。

时间是最好的融剂,帝二代——巴布尔的继承者胡马雍,很适应印度的饮食,但是他却不具备管理才能,因战败寄居波斯王朝篱下长达十年之久。

在波斯宫廷的漫长岁月里,胡马雍成为了波斯美食的拥趸者,而他的波斯妻子哈米达.巴奴.别加姆王后却沉迷印度美食,在胡马雍同他波斯王后的共同推动下,莫卧儿宫廷饮食变得复杂而丰盛。抓饭(biryani)、香草烤鸡、肉丸(Kofta)、坦都炉烤羊肉以及坚果、藏红花......。

胡马雍的波斯王后

印度餐中,永远吃不厌的是他们的“印度香饭”(Biryani)了,有鸡肉有羊肉,我只选羊肉。其做法是先将羊肉加香料炖得软熟,混入印度长条香米(Basmanti),放进一个陶钵中,然后用面包封着钵口,再放进烤炉中焗出来。吃时把面包揭开,掏出香喷喷的饭来。有此一味,满足矣。——蔡澜寻味世界系列

胡马雍回归印度后不久就因意外身亡,继承者是对莫卧儿帝国有再造之功(也可比作印度康熙)的阿克巴。

阿克巴

阿克巴雅好艺术,追求养生,推崇素食,很少吃肉,虽然皇帝的一餐有40种以上的菜肴,但他还是偏爱biryani、halwa(一种甜食,流行于从希腊至印度的广大区域)以及查帕蒂饼(Chapati)。

饮食的健康、均衡、和谐,都是阿克巴遍寻专家去专注完善的烹饪环节,厨师的地位也大获提高,中亚、波斯、印度(尤其是拉贾斯坦地区,阿克巴的皇后Jodha Bai来自拉贾斯坦)进一步融合,莫卧儿宫廷的美食格局再次深刻改变。

阿克巴认为炊具对食物营养有重要的影响,用铜或镀锡的锅子煮饭有助于放松身体,缓解消化不良,而用金制锅子煮饭则有助于防止黄疸……

阿克巴的继任者——贾汉吉尔,偏爱宁静的自然,他经常离开城市,访问风景优美的克什米尔及帝国北部的旁遮普,来自这两地的美食也逐渐进入了莫卧儿的宫廷菜谱。

到了莫卧儿王朝沙贾汗时期,除了著名的泰姬陵,沙贾汗还完成了德里红堡、沙利玛花园的修建、扩建了德里城,建造了大量宫殿、清真寺,莫卧儿帝国的文化臻于极盛。

沙贾汗热衷香料,发现德里的水让人不适,令烹饪中加入了更多的盐、辣椒、孜然和香菜用来消毒。

皇帝在宴会上挥霍无度,更多的宴会,更多的菜肴......抓饭被传播到了印度南部海得拉巴,莫卧儿风格饮食传播到全印度。

沙贾汗同他的继承者奥朗则布,将莫卧儿的统治推至极盛(莫卧儿王朝1690年的财政收入据说相当于同时期路易十四法国的10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当时莫卧儿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满清),也把帝国带入崩溃的边缘。

奥朗则布是勤勉而残忍的统治者(印度雍正帝!?)也是虔诚的穆斯林,他对美食、宫殿不感兴趣,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很快随风而逝。

帝国虽殇,漫长时间里形成的饮食传统深深的烙印在印度的土地上,对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以及孟加拉地方菜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莫卧儿菜制作耗时,口味浓郁,注重保持甜味、咸味、辣味的平衡。除了使用传统的印度香料外,他们还会加入奶油、酸奶、坚果,以及石榴、杏子、李子等酸甜口味的辅料,以增强菜肴的风味,加入金箔、银箔,让菜肴变得更加美观。

莫卧儿带给印度的浓艳丰盛。譬如biriyanis,是米饭,咖喱肉或蔬菜,坚果和干果的“芬芳马赛克”,分层并烘烤,直到风味和质地结合。

制作并不棘手的biriyani,只是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经验就是不能着急立即获得丰富的回报,调整好节奏,依次添加一种成分,缓慢的煎炸,让风味不断增加,会发现这就是一道可以自行组装的美好食物,甚至你还会有富裕的时间与客人一起享用餐前饮料,这也是印度美食荣光的真正秘诀。

莫卧尔331年的帝国统治历史,中亚、波斯、印度烹饪传统的相互交融,外来者以及后继的来客们给这片大陆带来了新的宗教,新的文化,新的饮食融合。

不论爱与不爱,印度饮食独树一帜,别具魅力!

~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文字原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