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止一次在论坛贴吧上看到有人说“朝鲜人的生活还不错”、“不如移民朝鲜”、“国民幸福指数高”、“没有竞争压力”……诸如此类的观点。支持这些论调的理由大致如下:朝鲜普通家庭平均月薪100欧元,足可养家糊口;虽然物资贫乏,但朝鲜人不用为生活而苦恼,国家节日多、人人踊跃参加;国民幸福指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另外,朝鲜各地的城镇消费水平低,就连首都平壤也不例外;再加朝鲜人不爱离婚,以及全民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分配住房,退休之后还有养老金,年轻人也不用为就业发愁——全民实行工作分配制……乍一看,这些“诱人”的理由,一定让人飘飘欲仙,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在大家最直观的印象里,朝鲜一直是个经济非常落后的国家。或许在亚洲各国中,只有老挝“有实力”和朝鲜拼抢“区域经济垫底国”的头把交椅。此行辽宁、吉林自驾游,我们只是从丹东市出发,到通化市的临江,全程一直沿着中朝两国的界江——鸭绿江西岸而行,看到许多朝鲜边民的日常状态,几乎可以说“窥一斑而见全豹”了。一趟自驾游走下来,已对朝鲜感触颇深。

先说旅游。虽然从中朝两国的边境口岸地区(如辽宁丹东、吉林图们、珲春等)报名参加朝鲜边境的“一日游”或“四日游”,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并不需要签证(需要边防通行证),甚至可以深入到平壤观光一把。但由朝鲜当地向导带领的游览行程,你能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朝鲜,而是朝鲜人想向你展现的那个朝鲜。所以相对来说,我们以自驾游的方式沿着鸭绿江参观朝鲜边境,或许能更真切地观察到朝鲜边民的真实状态。

以前听过一则关于朝鲜的故事,坊间传说“一袋大米换来了一位漂亮的朝鲜媳妇”,这事是真的吗?我分别的在辽宁丹东、吉林集安和临江等三个地方向当地人求证此事。现在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个传言在四五十年前确实发生过。那时候的朝鲜人民食不果腹,为了能吃饱饭确实有人嫁来了这边。尽管那时的中国也不富裕,但嫁过来以后起码能吃饱穿暖,能和自己的中国老公一起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不过,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而且只是个别现象。如今的朝鲜依然不富裕,但却不至于吃不上大米饭。如今随着中朝双方对边境管理越来越严格,那些不合法、不正规的“跨国婚姻”“交易婚姻”已不存在了;曾经发生过“越境事件”的地段也都被监控探头所覆盖,偷越国境的情况没有了,更不要说“交换”了。所以现在再看“大米换媳妇”这种事情,就是天方夜谭。

朝鲜真的如传说中那么穷吗?通过我们沿鸭绿江一路溯江而行的观察和实地感受来说,如今的朝鲜确实仍然非常落后,有点像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的中国。整个辽宁和吉林中朝边境自驾游过程中,我们只看到了一辆蓝色农用卡车,这也是五天自驾游过程中唯一看到的朝鲜现代化交通工具,更多的时候只能看到鸭绿江对岸那些步行和和骑自行车的朝鲜人。

在集安市和临江市的鸭绿江畔,有浅滩的地方,我们能近距离的观察到江对面的朝鲜人,他们很多人衣着简单寒酸,甚至一些孩子的衣服上还打着补丁。朝鲜人的“免费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政策确实不错,但穿衣吃饭并不是免费的。

这几天,我们总能看到在鸭绿江里钓鱼和洗衣服的朝鲜人。特别是那些洗衣服的朝鲜妇女。她们在河里洗衣并不用肥皂和洗衣粉,只是单纯地用最原始的棒槌来捶打衣服,洗衣粉和肥皂可能在朝鲜也不是免费配给的物资。

另外,朝鲜边民所住的房屋和宿舍楼房多数也比较老旧,而且就像克隆出来的一样缺少美感,所以看似“房屋免费配给”的好政策,其实也有尴尬的一面——居者没有选择权,房子没有个性装饰,没有产权,不能继承。总体来说,我们此次沿江而行,所看到的朝鲜边民的生活状态,依然还处在“贫困”级别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