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前线客户端

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国家速滑馆的建设、运营工作。作为国家速滑馆项目建设的牵头组织部门,国家速滑馆工程管理部承担着整个项目的管理、组织、协调、推进等工作。自2018年4月起,由6名工程管理部党员组成的国家速滑馆第四党支部,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像一颗 铆钉牢牢定在速滑馆工地上,克服工期紧、专业复杂、技术任务重等困难,求突破、谋创新,高质量地推进国家速滑馆的建设。

11月16日,记者来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国家速滑馆。3360块外幕墙玻璃衬托着22条“丝带”,犹如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与错落有致的树丛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极具艺术美感的画卷。经过1500多名建设者的精细施工,国家速滑馆以其独特新颖的造型惊艳亮相。 “2020年7月1日,速滑馆冰面制冰工作正式启动,党旗便在工地上高高飘扬。”站在正在施工的速滑馆二层看台,第四党支部书记王建林指着场地中间的位置告诉记者。

施工现场筑堡垒

“这次接到的任务,是我从业20年来从没遇到过的挑战。”王建林告诉记者。作为冬奥标志性场馆的国家速滑馆,有着一系列的之最、之首:世界最大跨度正交双向单层马鞍形屋顶索网、冬奥会速度滑冰场馆中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环保制冰技术、采用全国首例弧形预制看台板,有近百个专业复杂的技术任务。如何高效、准确地完成这些任务呢?

“工作要做好,党建是法宝。”按照公司党委提出的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抓好安全、质量和进度的要求,王建林带领党支部确定了夯实“一个基础”、贯彻“三查两清”的党建工作思路。

夯实“一个基础”,即夯实政治基础。党支部制订了全面的学习方案,形成了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学习党的理论和业务技能,通过学习有效提升支部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实战能力;“走出去”,到其他体育场馆参观,既进行党建交流,又学习技术建馆经验。“请进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来项目部讲解、交流,解决工程难题。

速滑馆建设中涉及130公里、大约8500道不锈钢管焊口的焊接,对焊接质量、技术要求非常高。不锈钢管焊接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工程的进度。2020年7月22日,党支部邀请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焊接领域专家朱钰安,围绕不锈钢管焊接工艺、质量控制点、焊接工人培训考核、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的管控等进行了充分交流。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提升了支部的战斗力。

贯彻“三查两清”,即在工程建设中,查进度、查安全、查场馆功能实现进展,坚持每日问题要清除、明日任务要清楚。

负责记录每日问题消项管理工作的赵炳陶拿出一摞厚厚的记录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每日所做事项、未完成事项、未完成原因、下一步工作计划。正是坚持每日细致、认真地进行问题消项管理,项目部按期保质实现了六个重大节点目标,并达成了“六个零”和“四个杜绝”的安全目标。

勇于担当树旗帜

“我们生逢伟大时代,能够建设伟大工程,就得扛起责任、担起风险。”这是支部党员李久林常常思考的问题。

李久林是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同时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建设的总工程师,是名副其实的“双奥总工”。如何在速滑馆建设中提高国产化程度,彰显中国智慧,是他一直思考的课题。

作为业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在国内工程建设中应用的高钒密闭索长期依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供货时间不可控的情况下,在来自不同方面各种质疑声的压力下,李久林拿出了当年攻克“鸟巢” 国产Q460钢材时的气魄,坚持推动高端材料国产 化,从原钢选择到Z型钢丝拉丝,再到索体成型全过程进行研究,敢为人先的担当和永不放弃的执着探索使国产高钒密闭索在国内大型场馆中成功首次应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国内高端材料行业再一次实现“并跑”。

“世界冬奥会速滑馆中最大的一块冰”是对速滑馆冰场的形象赞誉。一般速滑馆只有400米的跑道是冰面,而国家速滑馆是全冰面设计,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这不仅是一块所有冰上运动都能开展的冰面,还是一块低碳冰面。因为这里采用了二氧化碳临界直接制冷系统制冰,能够减少相当于3900辆汽车的二氧化碳年度排放量。”党员陈煜介绍,因为制冰面积之大尚属于首例,没有可以借鉴的施工标准、验收标准,这成为党支部面临的难题。

国家速滑馆内景

国家速滑馆工程地下结构封顶仪式

王建林(前排右一)组织参建各方检查屋面样板施工情况

党支部在工地开展活动

按照规定,制冰排管平面的安装水平误差必须低于千分之一,传统的量尺、水平仪等检测方式无法满足1.2万平方米的冰面测量。为了实现高效、高精度的检测,陈煜与其他项目成员集思广益、调动各方资源,最终联合武汉大学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检测。为了保证能够及时对不合格管线进行调整,陈煜和项目人员长时间“泡”在工地,边施工边进行检测,及时进行调整。

“胸怀奥运心,再上新征途。”这是负责计划管理与现场协调的赵炳陶在自己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中说到的一句话。“我要把经历过的所有成功工程建设的经验,都用在‘冰丝带’ 。”202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让党旗在工地上飘扬。”第四支部党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 抢工期、赶进度、凝心聚力保目标,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创造了完成11层冰面施工的“冬奥速度”。

作者: 徐玲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