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体育旅游发展路径:基础与案例》学术讲座于2020年12月2日晚上7点在华中师范大学10号楼南楼城环学院406会议室顺利开展。

此次讲座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美方主管( assistant dean)、美国体育学院休闲管理系董二为教授主讲,我院龚箭常务副院长主持,旅游管理、人文地理、MTM等专业的众多学生到场聆听。讲座开始之前,龚箭常务副院长对董二为教授的学术背景以及相关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图1 龚箭常务副院长主持讲座

董二为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主题报告。首先,他主要介绍了体育旅游的前世今生。从“什么是体育旅游”这一问题切入后,他介绍了“sports tourism”和 “sport tourism”这两个概念及其区别,以及体育旅游概念的5大维度,即sport as motivation for travel、space、time、participant experience和economic motivation。接着,董教授讲述了欧美体育旅游和中国体育旅游的区别,欧美体育旅游是休闲功能下的旅游体验,而中国体育旅游是经济效益下的旅游体验。他还引用了Standeven和DeKnop对体育旅游的定义“体育旅游是指有必要离开家和工作所在地随意地或者有组织地参与以商业或者非商业目的的主动或被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所有形式”,向大家阐明了体育旅游是什么。

图2 董二为教授讲座现场

其次,董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檀香山马拉松案例。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檀香山马拉松模式主要是以人和地方为中心,在赛前开展会展、各种休闲和旅游活动,在赛期不设严格的关门制度并鼓励多种形式参与,在赛后开展各种休闲和旅游活动,以体育为载体,尽大可能挖掘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使三者最大化结合起来。

最后,董教授主要探讨了疫情下的体育旅游和中国路径。他指出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借鉴古玩投资的经验,要着眼长远,切不可急功近利。随后,他对在疫情下低危险活动、中低危险活动、中危险活动、中高危险活动以及高危险活动进行了划分。董教授还讲述了美国体育旅游和中国体育旅游中各类体育活动受疫情影响的不同程度。最后他认为疫情下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如果能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进,将大有发展。

图3 师生认真聆听讲座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分别就体育旅游的定义与分类、疫情对户外休闲活动的影响、冒险旅游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路径、疫情常态化后滑雪旅游企业的生存路径以及如何在体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兼顾经济效益和体育的原真性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提问,董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与交流,学术氛围热切。最后,龚箭常务副院长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点评,至此,《国际视野下体育旅游发展路径:基础与案例》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图4 学生向主讲人提问

END

编辑:朱玉玉

责任编辑:陈静月

审核:龚箭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