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话辑逸(上)

陈出新/文

正传

“正传”:府谷人说话时,对于对方的表达言之有理,事务安排顺当,一般会赞许地说:“这敢是正传哇。”意思是,终于做对了一回。

此正传一词,正而八经取自先秦经典,以及《史记》中的为贤者彰目的正传,有別于列传,歪传,或传奇猎奇等。更不同于鲁迅先生之“阿Q正传”,此正传是鲁老的幽默诙谐之作。

府谷话处处蕴藉着中华文韵,用姬宝顺先生的话讲,府谷人的表达,原来尽是些文言。

“群”,府谷话里有一句:“他苟的正跑呀,围上些人来,把他给群(读去声)住了。”意思是干了坏事,让人发现后被围起来,想跑也跑不了了。

对于这个“群”字如何写,多少年来,一直困扰我和周边的府谷人。最近,读一本明朝小说,讲一个仆人,为主人经营生意。一天,主人突然挂了,这货趁乱收拾了金银细软,一大早溜出主家偏门,跑了。在等待城门开启时,正遇巡捕路过。捕头发现这人面熟,又见其行色慌张,肩上包裹殷实,就上前盘问。三下五初二,仆人見行迹败露,想跑。这时,四下里的人围上来,纷纷谴责其不轨,他一下被群在里边。

“群”,在府谷人的口头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表达。由此可见,所谓府谷方言,其实是关汉卿,罗贯中们的书面用语的延续而已。

揭墓

府谷话中有一句叫“揭墓”,意思是揭露,揭发。当然更多地是指:张三的爷爷瘗埋的金银元宝,让李四他大给暗着挖走了叫“揭墓”。也就是说肥了李四他大,由于双方都是暗中操作,到底真假如何,旁人只是猜测。有时这种猜测会代代延续,引发更多的人上山越涧去“揭墓”。

“揭墓”源于墓。中国文化中有“事死如事生”的顽固理念,所以,几千年的丧葬制度一直是在定身份竞财富中进行,上至皇家,下到富室,他们在营生的同时,也在营死。生前多贵,死后也必然金银满棺椁。由此也孕育出了一种特殊行当“揭墓”,即盗墓者。而且,这一行当随着时代的演进,专业程度永远让正规“考古”的专家教授们望尘莫及。可以这么说,近半个世纪以来,所有“考古重大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功绩应归功于“揭墓者”,无论古今中外。

“揭墓”是一种古老行业,由于一直生活在夜幕之中,不为大众所知,故而充满着神秘和阴森。但是,它却常常被稗官、文人所注意,时时出现在稗史,传奇和笔记小说中。最近所谓当代文学者,那些头眩光环的名家,其作品绝对抵不过一本叫《盗墓笔记》的阅读量。不过,目前风靡读者阶层的《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先生其起家即以一部考古著作《法门寺》闻名,就其《南渡北归》的归旨,实质也属“揭墓”一类。可以想见,“揭墓”类文学已由原先单纯的表事上升为一种文体,并且大有臻臻日上的趋势。

府谷话中的“揭墓”既是实指,更多时是引申:揭露,揭发,发外财等等。

毑家

毑家:府谷人做事计,坐席安桌子,首先得让舅家人正席入座,然后依序而行令。作为事务总领,让娘舅家大小亲戚有心结,漏下说辞那可是件丟人的事。说小,要给娘家人跪礼,赔情道歉。说大,娘家人中出头打阵的就要翻桌子扣碗,脸红难看让主家间出丑亮相,成为几辈人的难堪。这中间常出现在总领口中的一个关键词,即“老毑家”,就是将舅家来的客人统以“毑家”称呼。

毑,亦姐也,亦母。《广雅 释亲》:“毑,母也。”《集韵 马韵》:“姐,《说文》:‘蜀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古作毑。”中国最早羌人把母叫姐,《正字通 毋部》:“毑,羌人呼母。”意思是母亲那一系。所以,娘家人自然就称“毑”家间。

弥长间

府谷上一辈人中也即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的一直,他们说到过去的物事,口头常挂一个词叫“弥长间”。“弥长间如何”,“弥长间什么都要论个理”,“弥长间这东西应该摆放在这里才对”,“弥长间这件事就不可能发生,一切变得都没样儿了”。

我因为生在新中国的第十年冬天,打从听长辈说这个词开始,我就琢磨这个“弥长间”的意思能懂,但是,“弥”字该如何写?是“米常”?因为那会的“农业社”常饿肚子吃得差不说,还只是个半肚肚。故而老人们说“弥长间”是否专指有米吃的年代叫“米常间”。苦思冥想几十年之后,在了解了汉字的构造及演变中继的顽强性之后,才顿悟“弥长间”的古老与文雅。“弥长间”就是“历久弥长”,表“过去”之意的不折不扣,用当时的习惯说法即“旧社会”是也。

关于这“弥”是“瓕”的替代或简体字。义即《说文》:“瓕,弛弓也。”本义是放松弓弦。又有长久义,《小尔雅 广诂》:“弥,久也。”蔡姞簋:“弥厥生灵终。”(长寿善终)墙盘、齐镈均有“弥生”,义为长生、长寿。另外,“弥”又让我想到信佛之人口头禅“阿弥陀佛”。其实,“阿弥陀佛”之义即为西方信众说到主“God”时,一般在主的前边总会加一些类似“伟大的,仁慈的,超强的,无可战胜的”等等赞颂的词,所谓“阿弥陀佛”无非是说:伟大的,永恒的“陀佛”或“佛陀”。

“弥长间”表达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留恋,无论情感还是说辞都是温馨可意的文雅与礼乐。可惜的是,存在于府谷人中大量这样的一些内涵十足又古韵悠长的日用口语,正以惊人的速度在默然地隐身急退,消失于未来的语言图画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