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满意是铜川殡葬人最大的追求

——记铜川市殡葬管理处“为民、利民、惠民”二、三事

初冬的铜川大地,依旧一片繁忙景象。

11月26日至29日,由《公益时报》社中国殡葬编辑部组织认定的全国优秀殡葬服务机构表彰会在铜川召开,铜川市殡葬管理处、铜川市城市公益性公墓等24个全国殡葬服务机构被认定为“优秀殡葬服务机构”,受到大会表彰。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专程到铜川市殡葬管理处参观、学习,对该处的管理和服务给予高度赞扬。

“我们把‘为民、利民、惠民’作为殡葬人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写在纸上,贴在会议室的墙上,要求每名员工牢记在心,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切工作都围绕这六个字去开展,去落实,真正让老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铜川市殡葬管理处主任程达勇在接受采访时,一开始就说了这样一段使人受到不少启迪和敬佩不已的话。

1968年兴建、1970年正式投入使用的铜川市殡葬管理处(铜川市殡仪馆),由于地理位置受限,扩建困难,硬件设施跟不上,但是,铜川市殡葬管理处和兄弟单位不拼硬件拼软件,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压低减免收费标准上出实招,他们曾被国家民政部和陕西省民政厅分别评为“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省殡葬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切为民着想

铜川市殡葬管理处干部职工牢记“人民至上”宗旨,一切工作都从为民着想出发。为让百姓办事方便,他们坚持每月一次的业务回访制度,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当了解到百姓来殡仪馆后不知道先干啥、后再干啥、对消费价格不太清楚时,他们就打印了业务流程单,发给来办事的丧属,同时,规定凡是最先接待丧属的员工,属于本科室业务时认真办理,不属于时热情引导到相关业务科室。针对百姓消费不明白的问题,推出了消费明白卡,每项经过物价部门审核的服务、用品价格均要经过丧属签字确认才能生效,消除了百姓的误解。

为让百姓办事方便,他们承诺接遗体车每天24小时随叫随到,市内一小时到达,公墓安葬7日内完成,碑文一周到位。物价部门批准上门给逝者穿衣服一次收费300元,他们上门给逝者穿衣服一次只收费100元。

从2018年起,市殡葬管理处连续三年坚持每年免费提供100个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墓穴,在为百姓办好事的同时,积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文明节俭治丧新风尚。

不忘利民初心

铜川市委、市政府对殡葬改革工作十分重视,2019年出台了政府文件,对《铜川市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办法》做出了调整:困难群众的殡葬救助标准由1000元提高至2600元;流浪乞讨人员、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证明允许火化的无名尸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需要救助的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由区县民政局审批),按实际发生殡葬费用救助;城乡低保对象、按照国家现行规定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的重点优抚对象(由区县民政局审批),纳入殡葬救助范围;同时,对节地生态安葬人员也进行殡葬补助,骨灰自愿安放公益性公墓的全体公民,骨灰安葬在城市公益性公墓的,双穴补助1000元、单穴补助500元;骨灰安葬在农村公益性公墓的(必须是本村村民),双穴补助1000元,单穴补助500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减轻了困难群众的丧葬负担。

近三年,已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45人,发放殡葬救助资金240505元。

他们在公墓价格上也让利于民。2013年城市公益性公墓开始销售时就按保本原则,160个公墓中,公益性公墓就有140个。现在,成本1.3万的一个公墓售价只有9000元,今年开始安葬在城市公益性公墓的合葬的丧属可领1000元补助,单葬可领取500元的补助,亲民的公墓价格,让百姓丧葬负担进一步降低。

践行惠民承诺

过去殡葬用品价格高,百姓一直有意见。2012年的一天,他们在回访丧属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殡葬管理处主任程达勇经过缜密思考后,决定建一个质优价廉的平价殡葬用品小超市,他指派副主任王攀到西安一些殡葬用品厂家和批发市场考察后,很快建起了殡葬用品小超市。小超市内老衣、骨灰盒、花圈等殡葬用品应有尽有,全部明码标价,价格比市面低三分之一,有的甚至低一半,骨灰盒基本上按出厂价销售。铜川市木材公司一位姓张的退休职工说:“我前一个月帮朋友家办理丧事,在殡仪馆买的老衣、骨灰盒等,质量好,价格还很便宜”。

过去每到清明等节日,群众到墓地祭祀都用烧纸,既不文明,又容易引起火灾,还给环境带来影响。铜川市殡葬管理处为引导群众文明祭祀、绿色低碳祭祀和安全祭祀,从2018年起,从办公费用中挤出资金,买来鲜花,开展了鲜花换烧纸活动,给进入墓区祭祀的每个人免费送一支手捧花,仅手捧花每年就要送出2万余支。近三年,累计为群众免费提供了9万余支鲜花用于祭祀活动。

铜川市殡葬管理处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点点滴滴为百姓着想,事事处处为百姓让利,在群众中树起了铜川殡葬人的良好形象,用实际行动和辛勤付出为党旗增了光添了彩。(席选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