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农村,人们做饭取暖主要是烧柴火,特别是到了冬季的时候,村里人都会准备很多柴火用来过冬,所以很多农家小院里都是堆满了柴火。但是农村有句俗语叫做:“穷柴火,富水缸”,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穷柴火

在一些靠近大山的农村,柴火也是院子里最常见的东西,每到立冬之后,地里也就没有什么农活了,这时候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上山砍柴。以前村里人砍柴的时候,都会找一个比较陡峭的山崖,然后把山崖上面的小树枝砍掉很多,最后用一根长铁丝绑起来,直接从山崖上把柴火推下来,之后再绑成小捆背回家,这样砍柴不但省力气而且很快。

对于穷人家来说,柴火不仅可以烧火做饭,而且到了冬季的时候,取暖也主要是用柴火。在农村最常见的就是那种土炕,土炕里面是空的,前面连接着灶台,后面就是烟囱。在灶台做饭的时候,烟通过土炕再由烟囱冒出去,这样土炕就被烧热了。

所以冬季做饭是很费柴火的,不仅要烧水做饭,还要把土炕烧热。没事的时候,一家人都会坐在土炕上面取暖。不过现在农村也有了一种取暖的火炉,也是通过柴火燃烧取暖的,但是这种火炉更费柴火,一天下来都需要十几斤柴火。

因此冬季的农村小院都摆放着很多柴火,这样也会让人以为摆放着柴火的小院里住的都是穷人。其实以前的富人家也是烧柴火的,只不过富人家房子多,还有专门的柴房,就是用来摆放柴火的。所以富人家的柴火一般不会摆放在院子里,只是人们看不见而已。

而且富人家冬季取暖都是用木炭,把木炭放到火盆里点燃后,整个房间就有了温度。穷人家的房子大多都漏风,就算摆个火盆也没什么温度,再加上木炭也需要花钱。所以在人们印象中,柴火就成了穷人的标志之一,于是就有了“穷柴火”的说法。

富水缸

在以前的富人家都会摆放几个大水缸,里面总是装满了水。以前人认为房子就应该是后有靠,前有照,最好前面还要有水,实在没有水的话,就放几口大水缸来代替了。比如以前的紫禁城就有三百多个大水缸,如今只剩下十八个了。

这些水缸的作用有很多,首先是解决吃水问题,以前根本没有自来水,无论穷人家还是富人家,都是去河边挑水吃,而水缸就成了家里储水的容器。其实在普通老百姓家里也有水缸,但是普通人家里的水缸都比较小,而且都是放在家里的灶台边上的,所有外人很难见到。

富人家由于人多,需要的水也多,所以就会准备几口大水缸,放到家里很占位置,也只能放在外面了。其实这些水缸不仅解决了平时吃饭用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用来救火的。万一家里着火,水缸里的水就派上用场了,所以富人家都会准备几口大水缸,这也成了富人家的标志之一,于是就有了“富水缸”的说法。

穷柴火,富水缸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穷人家的院子里柴火多,富人家的院子里有水缸,虽然穷人家也有水缸,但放在了房子里面没人能看见,而富人家也有柴火,但都放在柴房,就像穷人家的水缸一样,别人也很难看见。

如果把柴火比作穷,把水缸比作富,就好像是穷人家的穷是暴露在外面的,一眼就能看见,但穷人家也有开心的事情,只不过别人看不见。富人家也有艰难的时候,但富人家的艰难是藏在柴房里面的,所以别人只能看见富人家的富,或许这就是思维方式不一样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