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大秦赋》,原本号称《大秦帝国》系列的终结篇,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驾着五彩祥云登场,一亮相就得到了9分的高分,但随着剧情逐步展开,口碑也渐渐崩了,已经从《大秦赋》变成了《大情妇》,感情的情,妇女的妇,还有观众反应,以为自己是在看嫪毐传。评分也一路下滑,现在已经只有6.5了。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秦国。

秦朝二世而亡,所以对秦朝的评价历来不高,暴秦几乎是历史上的定论,也是主要的负面典型。从晚清以来,这种情况开始有所变化,一直有人在给秦始皇翻案,给秦朝的政治、法律翻案。

比如章太炎就在《秦政记》里为秦始皇翻案,说秦始皇是“独贵”,虽然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但秦始皇之下,每个人都适用同样的规则,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而且,秦始皇用人也是蒙恬之类这种功臣之家的人,或者是小吏起家的李斯这种。

相比之下,汉武帝则任用私人,不是外戚就是嬖幸小人,无论卫青霍去病还是贰师将军李广利,都是外戚,宿将程不识、李广等人因为上面无人,则受到抑制,李广难封更是成为著名的典故。秦始皇也没有留下随意杀人的记录,而汉朝多次起大狱,株连甚广。所以,章太炎认为,秦始皇要比汉武帝公平得多,秦朝的政治要比汉朝得宽仁。

章太炎本就有扬法抑儒的倾向,但如果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他这种倾向不难理解。他在这里所宣扬的也主要是平等、公平,把秦始皇当作一个注重平等、公正的典型来表彰,针对的也主要是晚清时期的专制局面,实际上等于在鼓吹革命。之后他这一脉对秦始皇的评论,也基本上都在这个框架之内,所以都对秦始皇和法家评价比较高。

此外,鼓吹秦始皇和法家,一般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鼓吹强国。因为在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处在被列强欺负凌辱的境地,基层社会体系崩溃,所以许多人希望能有一位秦始皇一样的人,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无论是在国内面对地主和资本家,还是对外的时候面对列强,都能够强大一些,不要再像晚清一样软弱可欺。

也就是说,章太炎对秦始皇和法家的评价,本身是特殊时期的产物,重要的是读懂章太炎在鼓吹什么,而不应该用他的评价来做证据,证明秦法、秦政多么多么伟大。秦始皇确实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郡县制国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在统一之后,他犯了许多错误。

后来有人说,“百代都行秦政法”,这当然没错。但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秦政法,指的是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汉朝确实继承了下来,比如行政、监督和军事“三权分立”,也是秦朝开创的制度。但引发秦朝崩溃的,不是秦朝的制度和法律,而是在统一之后的政策。后来批评秦朝,也主要是批评秦朝的政策,也就是秦政。

就以现在保留下来的秦始皇统一之后实施的大工程来说,北击匈奴三十万人,南征百越前后两次七十万人,修骊山陵七十万人,修阿旁宫上百万人,加上修长城,修秦直道等等,征发劳役三四百万人,而当时经历了战国时期的频繁战乱,统一之后的总人口也就只有两三千万,要抽调如此之多的劳役,去搞这么多大工程,老百姓的劳役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在当时,每个服役的老百姓都必须自备粮食、服装,前往指定的地区,并且是在统一之后的全国范围内大范围、长距离的运动,对普通家庭来说,这个负担相当沉重。在当时的条件下,光是从楚国出发,步行走到长城沿线,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的吃穿就足以让一个家庭破产。因为这是纯消费,没有产出,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需要几个劳动力才能供养这样一个劳役。

这还不算如此大规模的征发劳役导致的劳动力流失,对生产带来的影响。本来,战国时期战乱频仍,老百姓死亡枕藉,尤其是赵国、楚国等经历了长期战争的,都非常需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让老百姓喘一口气,那么正常来说,在秦始皇统一之后,就需要顺应人心,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劳役,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与民休息。

秦始皇的做法却完全相反。如果说北击匈奴是为了国家安全,修直道是为了改善全国交通,那么南征百越和修骊山陵、修阿房宫就没有什么必要了,至少并不是那么着急,必须要在几年之内就要做完,完全可以缓一缓。尤其是修阿房宫和骊山陵,都是可以暂缓的事,或者不用投入那么大的人力,把进度放慢一些,也可以让老百姓喘一口气。

正因为秦始皇完全没有考虑到老百姓休养生息的要求,反而不断的开建大工程,并且用秦法严格约束和限制、处罚老百姓,才导致统一之后,秦朝的官府和老百姓始终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当秦始皇死后,如果不采取措施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秦朝的崩溃就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事。

这也是秦朝二世而亡给后世历代皇帝的重要教训,无论是汉朝还是宋朝,以及后来的明朝,在大规模战乱结束之后,都会先“清静无为”一段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劳役,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恢复生产,恢复人口,然后逐步根据需要进行一些大规模的建设,也就可以“以时间换空间”,通过拉长时间来减轻短期内的老百姓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秦朝之后,隋朝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从东汉晚期天下大乱开始,到隋朝统一,中间经历了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和战乱。隋朝统一之后,隋文帝时期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在各方面进行建设,但是在隋炀帝继位之后,就大规模征发兵役和劳役,一边东征高丽,一边修建大运河。虽然大运河对后来的南北交通、经济联系有很大贡献,但在当时就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朝也迅速崩溃。

当然,因为这些年来出土的简帛等材料,有些说法已经逐步被推翻了,比如所谓的陈胜吴广失期当斩,就被睡虎地秦简推翻了,修骊山陵等问题也被质疑。但无论如何,秦在统一之后,没有及时调整之前的政策,没有回应老百姓的要求,都是严重的失误。

除了无视老百姓的需要之外,在一些战略性的问题上,秦国统一之后也存在不少问题。

废封建、置郡县,这被普遍认为是秦朝的创举,但实际上并不是。按照相关史籍的记载,最早设置县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而不是秦国。在进入战国时期之后,除了楚国,各国也普遍进行了郡县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封建与郡县并存的状态。秦国统一之后,将这些郡县统一由在咸阳的帝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在秦国统一之前,各国中央政府需要管辖的,实际上只相当于秦统一之后的四五个郡,少的只有两三个郡,中央政府是能够做到的,而秦统一之后,中央政府还是原来秦国的中央政府,需要管理的郡,一开始是三十六个,后来不断扩张,增加到了五十个。

秦汉时期的中央政府,主要由三大主体机构组成,也就是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和太尉府。到汉武帝初期,丞相府的工作人员大约四百多人,御史大夫府二百多人,太尉府二百多人,加上其它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央政府机构,总共也就一千人出头。

汉承秦制,汉武帝初期的中央政府只有这个规模,那么秦朝统一之后的规模不会比这个大太多。以这么小的政府规模,却要管理如此庞大的帝国,版图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显然超出了这个政府的管理能力。

所以,在秦国崩溃之后,郡县制也随之崩溃,六国贵族纷纷各自建国,恢复了郡县制,历史开始倒车。经过楚汉相争,到汉朝重新统一全国的时候,除了少数几个异姓王封国之外,其它的封国都是皇室宗亲。而且,当时的分封制不是后来那种有名无实的分封,而是既有土地,也有人民,有自己的军队,甚至可以自己铸币,是货真价实的独立王国。

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国之乱,战国时期齐楚一带的诸侯起兵叛乱。一开始,对于完全打败七国联军,汉朝中央政府也没有把握,可见此时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能力仍然无法完全压制各地诸侯。一直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将各诸侯国不断逐级分封,每个封国只有大约一个县的规模,才完全失去了对抗中央的能力,逐步形成了后来“寓封建于郡县之中”的局面。

秦始皇统一之后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修直道。现在通过考古发掘发现的秦直道,只剩下了很少的几条,但按照秦始皇的规划,秦直道并不是很少的几条,而是要在全国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交通网络,以便商旅往来、人马同行、物资流通。当然,更加重要的功能是军事力量投送。可以说,这个交通网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铁网络。

但一直到秦始皇驾崩,这个交通体系也没有修完,只修成了很少的几条。因此,在面对突发的叛乱和区域性危机的时候,秦朝的中央政府无力进行有效应对。在陈胜吴广起义发生之后,叛乱迅速蔓延到了关东各国,而秦国却无力迅速组织和运输兵力,进行镇压,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军队可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运输能力低下,快速反应能力不足。

秦国的都城也同样是个很大的问题。统一之后,虽然秦国的中央政府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政府,但这个中央政府仍然在关中,也就是咸阳,是在全国的西北角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关东各国发生叛乱,秦国的根本之地仍然可以保全,大不了闭关自守,仍然不失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但反过来说,也是因为这种地理上的局限,无论是哪里发生突发危机,因为交通不便,中央也无力及时做出反应。

因此,周朝虽然也起家于关中,周公在东征管蔡之后,却要营建雒邑,准备迁都到关东。在之后的历代王朝,如果定都关中,实际上都将洛阳作为副都城经营,将一部分首都功能放在洛阳,就是因为洛阳居天下之中,到各地的交通更为便利。也有人认为,秦始皇修阿房宫,其实就是一个建都计划,但没有来得及完成,他就驾崩了。

既然汉承秦制,那么为什么秦朝二世而亡,而汉朝却没有快速崩溃呢?甚至在出现了七国之乱的局面下,仍然能平息叛乱,恢复稳定呢?这就是因为,在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已经50年了,秦始皇想做而没有来得及做完的事,汉朝已经做完了大部分。

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函谷关以东各国故地全部杀死秦国派来的官员,迎回原来的贵族。这就是说,经过秦始皇的十年努力,秦国能够实际控制的领土也仍然是关中,并没有增加多少。而在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今天京广线以西地区都没有参加叛乱,仍然听命于长安的汉朝中央。这就说明,这时候汉朝中央的实际控制能力已经到达了函谷关以东的一部分地区,而且十分稳固。

秦始皇真正想做的事,也就是北击匈奴,南服百越,彻底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这些事情都是在汉武帝时期才真正完成的。当汉武帝完成秦始皇的政治设想的时候,汉朝已经建立一百年了。

那么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汉朝用了一百年才做完的事,秦始皇梦想在十年之内做完,这当然既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也超出了当时的秦国政府的管理能力,只能用十分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强制执行,从而导致秦国统一之后二世而亡。

我们用电脑、手机的时候都知道,如果同时打开的程序太多,超过了CPU的负载能力,就会导致系统崩溃,突然死机。秦统一之后,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同时打开了太多程序。当CPU还是秦始皇和李斯的时候,还可以维持运转,当CPU变成山寨版的秦始皇和李斯,也就是秦二世和赵高的时候,就太脆弱了,“戍卒叫,函谷举”,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庞大的帝国顷刻崩溃。

也就是说,即便方向是正确的,也要采用正确的方法,量力而行,才能真正实现预订的目标。如果以为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实施,秦朝和隋朝两个既伟大又短命的朝代已经告诉了我们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