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在罗山脚下,散落着一处处废弃的土坯房、院墙、羊圈等,枯黄的野草与残破的农家院落相得益彰,可带给艺术工作者无限的创作灵感。

这里就是红寺堡区移民旧址,曾经居住着7000多户人家。搬迁至红寺堡灌区后,他们曾经的生活遗迹被完整保留下来,并被开辟为多个移民旧址保护区。见证变迁的沧桑历史被凝固在眼前的黄土夯墙之上和窑洞之中,断壁残垣在风吹日晒中诉说着往事。

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如今,来自宁南八县的23万贫困移民,彻底摆脱祖祖辈辈“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稳步实现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全面奔小康的三次历史性转变,广大移民迈向不愁吃、不愁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新生活。

搬得出、稳得住,关键还要能融入。如何融?红寺堡人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着。

近年来,红寺堡区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上下足功夫,努力打造构建城乡社会治理“一张网”,狠抓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推进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五治”融合发展的“135”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着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柳泉乡柳泉村共有980户4860人,被划分为11个网格。村民谢仁义服务着第6网格里的110多户群众。

12月初,谢仁义入户走访时得知村民周文明打工时受伤。家里的“顶梁柱”躺下了,一家人的收入就要打折扣。谢仁义立即将这一情况反映给村“两委”班子,考虑到周文明家的实际情况,村里决定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3000元予以救助。柳泉村党支部书记王强说:“网格化管理能让村里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赢得主动权,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红寺堡区建立村(社区)、组(小区)、小组(楼栋)三级888个网格,平均每个网格有50户至100户群众,实现全区64个行政村和25个居民小区、沿街商铺全覆盖。同时,各部门将涉及社会治理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矛盾纠纷等24大类57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实现一格多能、组团服务。

红寺堡镇玉池村综治中心成立了治安防范义务巡逻队,每天傍晚义务巡逻村内村外,已坚持两年多时间。12月14日傍晚,巡逻队巡至村民于春贵大门前,发现一农用车超宽占道,存在道路安全隐患。巡逻队与车主联系,最终将该车辆挪至院内,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红寺堡区实现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全覆盖,建立各级综治中心78个,推动矛盾纠纷自下而上逐级过滤、有效化解,确保基层治理“耳聪目明”。

红寺堡镇弘德村紧紧围绕党建这一核心,构建肉牛养殖、劳务输出、脱贫先锋、环境整治、市场治理、移风易俗、矛盾化解、护林防火八个党小组,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五治”建设。

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还担任村里的肉牛养殖党小组组长,他联合邻村成立肉牛养殖联合社,目前,肉牛存栏近3000头,带领520户群众发“牛财”,户均分红1万元。移风易俗党小组副组长郑环环带领20多名村民组建广场舞舞蹈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35’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有力推行,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基层治理成效,我区已连续3年被自治区命名为平安县(区),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红寺堡区委书记丁建成说。

不仅如此,在长期实践中,红寺堡区还探索出“55124”村级事务治理模式,并在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今年4月,新庄集乡南源村村民王继鹏在外务工时受伤,家里没了经济来源。不久后,在村里召开的低保评议会上,经30多名村民代表研究通过,王继鹏一家获得两个低保名额。“村里的事都是村民做主,大伙儿成了村里的‘主人翁’。”王继鹏说,他们一家从甘肃省庄浪县搬迁到红寺堡已有11年,基本没回过老家,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记者 贾丽 谷刚)

来源:吴忠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