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揭晓,来自房山区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高二(3)班的团员学生王薪晔凭借“红绿灯辅助灯带”、“助力房山张坊磨盘柿产业发展之双用途电动高空采摘器”、“干湿分离厨余垃圾桶”等一系列优秀科技创新作品,成功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特别是“干湿分离厨余垃圾桶”科创作品已经在房山区拱辰街道绿地花都苑投入使用。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以来,房山团区委、区委教育工委广泛动员学生团员回村、社区报到参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工作。王薪晔发明的“干湿分离厨余垃圾桶”就是在参与桶前值守时想出的“小创意”,她也凭借这个创意荣获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记者在房山区绿地花都苑社区看到,王薪晔的设计发明已经在社区投入使用。记者看到,“干湿分离厨余垃圾桶”在底部1/3处设计了漏网,将水渍和油污过滤,实现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同时在垃圾桶底部加装了一个小抽屉,以便于更好的回收水渍和油污。

在“磨盘柿之乡”房山区张坊镇,也是由王薪晔设计的多功能采摘器,既节省体力,也提高采摘效率,大获当地果农欢迎,被广泛使用,还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三届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活动中摘得桂冠。

据了解,房山团区委、区委教育工委以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团教合作,在多所学校建立了优优创客工作室、机器人教室、科技创新室、3D设计室、加工中心、科学探索实验室、绿色能源实验室、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等多部科技创新专用教室。这些专用教室的建成,可以使大量的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创新,既能激发学生科技兴趣,更能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学生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与北理工、北师大等高校合作开发创新实践课程,通过专家讲解、实践操作等环节,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近年来,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团、队组织中,组织国家、市区级科技竞赛40多项,科普专家讲座50余场,受众学生达10万人次。

“十四五”时期,房山团区委、区委教育工委将进一步深化团教合作,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全面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统筹各方资源,建立实践基地,科学构建全学段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师资配备与培养,深入实施青少年积极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搭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平台,统筹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资源服务水平,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动员、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全社会关注的科教融合新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