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明海) 日前,大理市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暨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推进会。会上,全面总结了大理市“十三五”期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效,并对“十四五”期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会上大理市与11个县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联动协作协议书》。

会议指出,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创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推进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工作作为新时期抓发展、保稳定、促和谐,提升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以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大担当的魄力,用真干实干、实绩实效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

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围绕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及创新拓展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的新途径,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体制,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措施、量化具体目标,建立“三张”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为高质量高水平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谱写好大理市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会议强调,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开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引擎”,打造一批富有时代特征、体现地域特色的“大理样板”“大理品牌”。要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认真规划实施一批示范创建工程和项目,大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要推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依托大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优势,充分发挥古城、古镇、古村的支撑作用,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风情的特色产业,引导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蓬勃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