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丹東小夥拼多多賣草莓年銷1000萬元,帶動70多戶農戶收入翻番

天氣漸冷,丹東草莓近期開始大規模上市。作爲拼多多丹東草莓商家之一,26歲的董希望最近非常忙碌,“經常處理訂單和回覆客戶到夜裏兩三點,隔天一早還得趕往倉庫盯打包、發貨”。

今年是董希望經營拼多多店鋪的第二年。“年初受疫情影響,草莓生意很不好做,但是之後形勢好轉,再加上平臺助推,入冬以來我們的訂單量不斷攀升,預計店鋪今年的銷售額將超過1000萬元。”董希望表示。

▲天氣漸冷,丹東草莓大規模上市。農戶正在大棚裏摘草莓,早上摘下的草莓會先運往董希望的倉庫網點,經分揀、打包後於當天下午發往全國各地。草莓從摘下到發貨,最快只要5個小時。(小卓 攝)

隨着生意越做越大,董希望還與自己的姐夫成立了合作社,並在產區建立了一套草莓種植、採摘、分揀、包裝體系,通過包銷兜底、溢價收購等方式,帶動當地七十多戶農戶收入翻番。

此前,拼多多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髮”,對董希望這樣的商家提供專人對接、資源傾斜、活動扶持等綜合舉措,在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銷售的同時,也在通過幫扶新農人,持續完善平臺原產地直髮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強化產地建設,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助推鄉村振興。

電單車“起步”,看好草莓電商銷售

董希望生長在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一個單親家庭,從小便十分獨立。爲了減輕家裏的負擔,他在讀大專期間四處兼職,掙錢補貼家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電商。

▲董希望正在打印店鋪的物流訂單。通過丹東草莓,他迅速打開了電商市場。(小卓 攝)

“當時很多網店招聘在線客服,工作時間比較靈活,我就去試了試。”董希望說,“做了之後我發現網絡購物非常神奇,商家通過一根網線就可以對接全國的消費者,這個市場潛力太大了。”

憑藉兼職獲得的經驗,以及對市場發展的判斷,董希望畢業後正式開啓了自己的電商生涯。他從個人店鋪做起,先後銷售過板栗、南果梨等地方特色水果,“每天訂單量大概在150來單,我會騎着電單車去快遞站點發貨,很辛苦也很充實”。

但是,當他把家鄉特產丹東草莓上架店鋪後,小小的電單車很快便承載不了急速上漲的訂單量。丹東草莓是遼寧省丹東市的知名產品,享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於1999年從日本引進,因此又叫“丹東99草莓”,其外形美觀、色澤亮麗,口感香甜濃郁,個頭幾乎是一般草莓品種的兩倍,嘗過的消費者無不讚不絕口。

▲丹東草莓外形美觀、色澤亮麗,單果重量可達30至40克,個頭幾乎是一般草莓品種的兩倍。(小卓攝)

董希望意識到機會來了。他迅速調整運營策略,改“多平臺運營”爲“專做拼多多”。“那時候拼多多草莓的訂單量自然增長很快,我們又具有產地和成本優勢,每天都能吸引來很多新增客戶。”董希望表示。

不僅如此,他還在去年把拼多多個人店鋪升級成了旗艦店,並命名爲“三十九度獻鮮”。北緯39°是丹東東港的緯度,董希望決心通過自己的店鋪,把更多來自家鄉的好貨水果推向全國各地。

原產地直髮,優化農產品供應鏈

有了穩定的店鋪和充足的訂單,董希望的草莓生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壯大,創業初期的收貨渠道、打包方式和發貨流程已完全無法滿足新增的供貨要求,他迫切地需要補充人手、擴建產線。

▲通過引進的機械化流水線和真空包裝等設備,董希望店鋪的訂單處理效率大幅提升,並逐步在產地形成一套完整的草莓種植、採摘、分揀、包裝、發貨體系。(小卓 攝)

“店鋪出現‘爆單’的情況越來越多,當務之急是快速消化售出的訂單。”董希望說,“一方面我要尋找更多優質的貨源,另一方面還得加緊物色新的打包、發貨地點,增加更多的生產線,這樣才能保障草莓的持續供應。”

在董希望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的姐夫孫慶彬伸出了援手。孫慶彬之前主做生鮮線下市場,曾拉着丹東草莓跑過遼寧各大水果批發市場和連鎖超市。“起初我以爲他那邊就小打小鬧,後來我才發現,他拼多多店鋪的銷量頂我十幾倍。”孫慶彬回憶道。

在姐夫的幫助下,董希望很快便擴建了一個近千平米的倉庫,並引進了機械化流水線和真空包裝等設備,發貨則全部採用順豐空運,保證運輸質量。一系列操作的改善,使得店鋪訂單處理效率大幅提升,就連順豐工作人員也開始在倉庫駐點辦公。

此外,董希望還與姐夫成立了合作社,通過與草莓種植戶簽訂長期合作協議,提前保障了產品的穩定供應。“我們制定了嚴格的收購標準,從草莓個頭、品種,到色澤、重量,都有一定的門檻要求。同時,我們的收購價也會比市場收購價平均每斤高1元左右。”董希望說。

▲董希望(右)與姐夫孫慶彬成立果蔬專業合作社,通過包銷兜底、溢價收購等方式,帶動農戶共同致富。(小卓 攝)

就這樣,圍繞拼多多店鋪源源不斷的訂單需求,董希望在原產地逐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草莓種植、採摘、分揀、包裝、發貨體系,帶動當地七十多戶農戶收入翻番。通過這套體系,董希望實現了丹東草莓當天採摘、當天發貨,產品從採摘到發貨,最快只要5個小時,極大地縮短了農產品供應鏈條。

依靠對電商運營的獨到理解,以及對產品品質的嚴格把控,董希望如今已成爲拼多多丹東草莓的頭部商家之一。“我們店鋪目前平均每天能銷售6000斤草莓,跨年活動或銷售高峯時能達到10000斤。”董希望表示。

電商平臺助推,丹東草莓走出加速度

近年來,隨着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電商渠道的推波助瀾,丹東草莓呈現出加速發展態勢。丹東東港農業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草莓種植面積17.3萬畝,預計產量可達27萬噸,鮮果產值將達54億元;全市擁有合作社324家,行業從業人員10萬餘人。無數個“董希望”實現了從“自己騎車發件”到“快遞駐點服務”的轉變。

▲在丹東東港的田地裏,草莓種植大棚隨處可見。丹東東港農業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草莓種植面積17.3萬畝,預計產量可達27萬噸,鮮果產值將達54億元。(小卓 攝)

丹東草莓的走俏,不僅增加了種植戶的收入,促進下游包裝、塑材等產業發展,同時也有效利用了農產區的閒散勞動力,帶動更大範圍的農戶增收。

今年53歲的潘瑩瑩是董希望倉庫網點的打包工人之一,家就住在丹東東港孤山鎮上。潘瑩瑩平時會幫家裏乾點農活,但一到草莓大量上市的季節,她就會去給周圍商家做事。“一般從早上9點做到晚上,按小時或者按件給錢,一年能掙三四萬,幾乎佔到全家收入的三分之一。”潘瑩瑩說。

此前,爲了深入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銷售,拼多多推出了農產品“原產地直髮”,對類似董希望這樣帶動作用大、輻射範圍廣的新農人商家提供多項專屬助力舉措,希望進一步完善平臺原產地直髮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農戶正在通過簡易支架,把摘好的草莓運出大棚。此前,爲推動地方農產品銷售,拼多多推出了農產品“原產地直髮”,希望通過資源傾斜、活動扶持等舉措,幫助更多新農人返鄉創業,強化產地建設,助推鄉村振興。(小卓 攝)

截至目前,董希望的店鋪已有丹東草莓、鞍山南果梨等多款產品享受拼多多“百億補貼”,並擁有專人對接服務。在活動報名、資源優惠等方面,董希望也成爲拼多多優先考慮的對象。

回望一路成長的經歷,董希望常說的詞是“幸運”。“店鋪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想象。”董希望表示,“我已經叫了大學時期的好朋友回來幫我,現在也正在找地方,考慮再建一個更大的倉庫,上架更多的水果生鮮。2021年,我給店鋪定了個小目標,銷售額到5000萬元。”

搭乘着電商這趟快車,董希望正悄然改變着自己和其他很多人的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