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水稻侧深施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基金项目:化肥减量增效项目(2019 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

侯正仿

1 水稻侧深施肥的特点与优点

水稻常规施肥方式是在泡田前施入肥料、翻耕、蓄水,泡田后放水整地,而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时加装施肥装置,将肥料一次性准确、定量施于秧苗一侧一定深度的土壤中。与常规施肥相比,水稻侧深施肥减少了泡田前施入底肥的农机(人工)作业1次,并且侧深施肥选用的缓控释肥料,可减少1次追施缓苗肥的作业成本,有效地减少了肥料的挥发和流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肥料用量比常规施肥减少10%以上,可减轻因施肥造成的稻田污染。

据调查,水稻侧深施肥与传统施肥相比,秧苗返青快,施肥总量少,增产30 kg·667 m-2以上,增产5%左右。按稻谷2.5元·kg-1计算,增产增收75元·667 m-2,同时每667 m2节省底肥4 kg和尿素2.5 kg,减少用工1个,共节约成本60元。总计节支增收135元·667 m-2以上。

2 水稻侧深施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要点

2.1 选择优良水稻品种与健壮秧苗

应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籽粒大小要均匀一致,颗粒饱满,种子发芽率90%以上。天津地区可选用“津原89”,“津原U99”,“津育粳22”和“天隆优619”等优良品种。水稻育秧建议采取基质育秧技术。在三叶一心期,选择植株健壮,株高13~15 cm,盘根紧实的秧苗进行插秧。

2.2 选择适宜肥料

水稻侧深施肥的肥料品种以缓控释肥料为宜,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氮素养分缓释期在水田状态下保持2个月左右(建议不含硝态氮),氮磷钾肥料配比为22∶16∶10或24∶16∶8或24∶12∶10等。可适当增加锌肥和硅肥的施用。

2.3 插秧施肥机械

水稻插秧施肥机械应能够实现插秧与施肥同步进行。推荐机型:洋马乘坐式插秧机VP6系列、久保田高速SPV-6CMD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等。也可利用原有插秧机改装,通过加装桦刀、平地滚和肥料箱等实现插秧与侧深施肥同步。

2.4 插秧施肥

2.4.1 整地 带水整地,田面要平整,沉降不能过度,否则开沟施肥后泥浆不能正常合拢。插秧后上护苗水,否则未合拢处裸露的肥料容易漂浮顺水流失,造成脱肥长势不均。

2.4.2 泥浆沉淀 整地后,稻田泥浆沉降时间为7 d以上,软硬适度。最佳沉淀标准是食指入田面2 cm深度划沟,周围沉淀徐徐合拢。泥浆过软易推苗,过硬则行走阻力大。

2.4.3 插秧 插秧往复行走及插秧后圈边要结合紧密,尽量插满插严。插秧机要匀速前进作业,避免过快、过急。

2.4.4 施肥 插秧时应将肥料施于秧苗行间根侧5 cm、深度5 cm处。勤查施肥量,确保实际施肥量与设计施肥量吻合,减少施肥误差;勤查施肥口,严防杂物堵塞。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建议施肥量为35~40 kg·667 m-2。

2.5 田间管理

2.5.1 水肥管理 水稻采取侧深施肥后,可减少1次追施缓苗肥。而后根据秧苗长势,可分2~3次追施尿素10~15 kg·667 m-2。水稻缓苗期水层保持3~5 cm,分蘖期水层保持10~15 cm。当总茎数达到有效穗数的80%时,落干晾田7 d左右控制无效分蘖,穗分化期至抽穗期水层深度10 cm,灌浆至成熟期间歇灌溉,每3~4 d浇水1次,收获前10 d停水。

2.5.2 病虫草害防治 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摇蚊、稻潜叶蝇、稻水象甲、稻飞虱和田间杂草可采取化学农药防治;二化螟可采取性诱剂、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防治,条纹枯病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预防。

2.6 收 获

水稻成熟后,10月下旬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