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城直达中心城区快速路建设

中远期快速路建设

根据正在编制的《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为加强邾城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规划通过五一南路—四环线—左岸大道(江北快速路)形成邾城与汉口中心城区衔接的快速通道。

依据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9—2024年),轨道21号线将延伸,延伸段起于后湖大道,终点至中一路,线路长3.2公里,全为地下线,设车站2座。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方案尚在编制中,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进有关工作的开展。

轨道21号线目前只到金台,从金台至邾城的主要道路为新施公路,现已开展新施公路陈墩至金台提升工程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全长13.5公里道路及景观提升,按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建设。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初稿编制,正在进行设计方案比选论证,计划2020年完成建设方案比选、项目立项、初步设计批复等前期工作,结合沿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实际情况,分段实施,启动项目开工建设;2021年项目建成。

近期快速路建设

现阶段刘大线和江北快速路东延线项目的建设情况,待2022年这两条路建成通车,刘大线—江北快速路东延线—江北快速路将形成邾城与汉口中心城区衔接的快速通道。

1、S118刘大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路线全长22.292公里,采用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5.5米的一级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2020年争取完成项目建设方案比选、用地调规、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2021年项目全线开工建设,2022年建成通车。

2.G347江北快速路东延线。G347江北快速路东延线即G347新洲段(内园滩至红岭)改建工程,已列入湖北省重点工程项目,项目路线全长22.045公里,起于已建成的江北快速路新洲段终点,(阳逻余泊大道与柴泊大道交汇处),利用阳逻柴泊大道,穿越“阳逻之心”项目群后,继续向东,在跨越倒水河后,沿涨渡湖湖区以北布线,与刘大路相交,止于与团风县交界处的举水河河堤。其中:新建段全长17.251公里,利用段全长4.794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基设计宽度33米的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现已完成项目工可和初步设计批复,施工图设计完成评审,设计单位修编后即可报审。2020年完成项目土地报批和涉水专题批复,计划完成部分主线路基、部分主线桥梁下构和预制件施工,倒水河主桥完成下构施工,争取完成工程总量30%;2021年完成工程总量的40%;2022年完成剩余工程量,建成通车。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核发项目的选址意见书,涉及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补划工作预审已报请自然资源部批复,下一步将加快建设用地报批程序推进。市交通运输局已向省交通运输厅申报该项目列入2021年交通运输部提前批次计划,拟安排补助资金7590.44万元,如无特殊情况,该补助资金将于2020年底前到位。

加快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项目建设

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起于新洲区S111汉新线,止于黄鄂高速,路线全长约34.72公里,总投资约155亿元,其中武汉段长24.07公里,长江大桥主桥长1.68公里,鄂州段长8.97公里;主桥拟采用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1.5米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接线拟采用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4米的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双柳长江大桥主桥拟采用主跨1360米的钢桁架悬索桥,主桥长1680米;全线设置7处互通(新洲区境4处、鄂州华容区境3处)。

目前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大桥通航报告交通运输部已组织专家评审会,待修改完善后正式批复;防洪报告已通过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查,待交通运输部批复通航报告后即可审批。下一步将同步启动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等工作,并尽快在省发展和改革委完成项目核准工作,为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