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央视新闻评论了网红李子柒红遍全球一事,基本盖章了李子柒的“文化输出”功劳。

李子柒是微博知名美食博主,大家都叫她“东方美食生活家”,不仅在国内网路知名度极高,在外网上也有700万粉丝,在视频连英文翻译都没有的情况下,广受好评,获赞一片。

李子柒的人生,在大家看来应该是应该说是极富传奇色彩的。

14岁辍学前往城市打拼,漂泊8年,啃过一段时间的馒头,也睡过公园长椅,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农村老家:奶奶生了重病的那一刻,她忽然意识到,穷不可怕,“子欲养而亲不待”最可怕。

于是,她毅然回到家乡,过起了乡村生活,请将自己的日常拍摄下来,通过剪辑发布到网上。

这样自然、亲切、别开生面的乡村生活让她在一种城市、小资网红中脱颖而出,在国内外都粉丝众多,虽然一直伴着争议与误解,但具体官媒的发言无疑是在为她正言。

其实莫愁对这些争议就只有一个态度:

乡村生活肯定不如视频中那么美好,但是视频中确实是真是的乡村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这无可厚非。

但有这样的争议,背后有个最重要的原因: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打拼,他们其实并不愿意承认乡村生活有这么美好(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那么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

我们该不该回老家发展?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无论是回,亦或是不回,都无关对错。

但无论选择哪一个,享受了好处,便要承担坏处。

如果选择回老家:

那么你可以常陪在父母亲人身边,生活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在人生的很多选择上,都可以有家里人的帮忙选择。

但坏处就是,如果你有事业心,那么小城市可能满足不了你的野心;而且离父母越近,父母对你生活的参与度越高,你就越觉得不自由。

“你什么时候结婚?”

“差不多得了,别那么挑!不然谁看得上你?”

“你可别辞职,都30了,辞职也没有好工作了!”

“这么大了还买玩具?这么大了还喜欢看动画片?”

“看不惯我带孩子?你都是我养大的!”

……

诸如此类,经历过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压抑与痛苦。

如果选择前往大城市:

那么你可以有更广阔的职业,更大的包容度,你可以“离经叛道”、也可以“离群索居”,没有人胡乱指责别人的人生。

但事业压力也会比较大,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做一条生活上的咸鱼,但事业上稍慢一步就被别人撇下了,拿什么养活自己?

物价一年一年地涨,房价永远不可企及,手头那点工资依然少得可怜……

回到那个问题,我们究竟该不该回老家?

莫愁觉得,其实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去大城市看一看,你只有见识过了不同的生活,才能问自己:你,选择哪一个?

那么,你们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