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江大河李光洁王凯对戏,精确到台词时态,他们的话外音你听懂没

《大江大河2》保持了第一部的高水准,豆瓣开分就破了9,且高开高走,曾经攀上过9.4,基本算得上是封神了。

《大江大河2》细节真是太到位了,频繁出镜的绿皮火车,院子里停着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以及办公室的台灯摆件,一秒把观众拉进回忆里。有网友留言说,看到宋运辉给程开颜买的大衣,她的妈妈马上给她科普,那是当年最风靡的日本大衣。

除了饱满的年代气息,巧妙的剧情设计,丰满的人物塑造,《大江大河2》剧组严谨到连台词最终呈现出的的时态感都不放过。很多网友都在讨论李光洁和王凯对手戏,称赞两人之间是演技派的对决,每一句台词听着都是那么服帖,知道为什么吗?

有一个花絮,导演李雪在指导两人演网球场的那段戏。为了表现出是刚打过球的兴奋状态,李光洁在开拍前真的先打了一会儿网球,大汗淋漓,脸上的汗珠一直清晰可见,这样一来整个状态不用"演"了。

走位对戏时,王凯说"打桩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句台词时,李雪马上指出,语调不对,语调应该是未来时,不是过去时,要求王凯调整的语气。

为了表示路小第对宋运辉的话题不感兴趣了,李光洁在离开座位时,特意设计了一个脱下外衣的动作,表达"送客"的意思,不用说话,一个背影就传达出让宋运辉闭嘴的意思。

接下来,路小第宣布东海厂的任命,提到李司开会去了,委托他宣布任命时,请注意这时的逻辑重音在"我",那个有些傲慢有些不服气路司长一下就立住了。

接着路小第要求宋运辉尽快回金州,催促他下午就去订票时也是一样,重音在"下午"上,平静的语气中,将他对宋运辉的不满情绪传达出来,也传达给了观众。

前两集里李光洁和王凯之间冲突很激烈,但并没有咆哮大吼,摔门拍桌子,一点都不炸裂,却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在近乎平静简单的台词里就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得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大江大河2》剧情发展到现在,每个角色说的话、做的事、吵的架,都不是无的放矢,都在为角色的出身、背景、性格和利益背书,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件事是无缘无故的。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剧本出色、导演把握得到位,但想想很多剧里演员连台词都背不下来的情况下,大江大河的导演敢这么要求演员,也是因为碰了这么好的演员,好演员才能实现导演的要求。

以李光洁为例,他曾在采访过多次说过自己不太喜欢"演技炸裂"这个词,在他的眼中,演员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技术,而是创造。

大二的时候拍张黎导演的《走向共和》,进组后的3个月,每天读剧组发的7本书,写人物小传,每天去请扮演慈禧的吕中,扶着她去食堂吃饭,体会光绪那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戏拍了六个月,李光洁剧本和写的心得堆起来有一尺厚。

后来的采访中,他总结说,演技不是单独存在的,演技的好坏是和对生活的理解成正比的,也正是有了这份对生活的理解,投射在角色里,一个语气、一个手势,一个微表情,举手投足间就创造出一个让观众信服的路小第,让观众读懂了他台词背后的潜台词,这样的剧看着才过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