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浑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茶已经稳稳扎根了几千年。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寻常百姓,茶一直作为日常品饮、待客之道。

而说起茶文化,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起,那就是茶神陆羽,经典著作《茶经》传承至今。能有如此成就,其原因与他从小受寺院茶文化的熏陶密不可分,可见古代寺院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茶为什么能够融入佛门清净之地?想来也并不难解释,深山藏古寺,名山大川生态优美之地自然也适合茶树的生长。种茶、制茶、饮茶早已成为佛门弟子参禅论经的一部分。因此名寺出好茶,这话并不为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寺院蕴藏的禅茶一味。

龙井寺

原位于浙江杭州龙井村西北落晖坞内,后改称寿圣院。时至北宋,高僧辩才隐居于此,煮茶论经,治病救人。香火日渐鼎盛,辩才便率着僧人在旁边的狮峰山麓开山种茶,许多文人墨客前去拜访,品茗赋诗,苏东坡就曾用“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来赞美龙井茶。

龙井茶虽始于宋,但盛世却在清代,立于众名茶前茅。小贝想这离不开乾隆爷这位爱喝龙井的幕后推手,六下江南,四次品龙井赋茶诗。从此,龙井扶摇而上,问茶者络绎不绝。

特点:形如雀舌、色泽翠绿、豆香浓郁、鲜爽十足。

慧明寺

唐咸通二年(861),惠明和尚建寺于赤木山,寺因僧名,得名惠明寺。相传有一个畲族老翁因被恶霸欺凌无处可去,只好带着四个儿子到处流浪。慧明寺的和尚同情他们的遭遇,便让他们留在寺庙辟地种茶,惠明茶的传说由此而来。

明成化年间惠明茶被列为贡品,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故也称为“金奖慧明”。

特点:色泽翠绿、银毫显露、冲泡后一杯淡,二杯鲜,三杯甘醇,四杯韵味犹存。

径山寺

径山寺(现称径山万寿禅寺)建于唐天宝四年,香火鼎盛,规模宏大。宋嘉定年间位列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后,便名声大噪,成为“东南第一禅院”。

径山山高林深,碧水环绕,如此生态的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相传法钦禅师曾手植茶树用以供佛,数年后茶树蔓延整个山谷,僧人便采摘雨前茶,以小缶贮送,因味道鲜美又能消暑凝神,僧人坐禅时常以茶为伴,久而久之,寺内饮茶盛行,渐渐形成一种庄重的礼节,径山茶的名声也传开了。

特点:毫毛显露,色泽绿翠,清香鲜嫩,滋味鲜甘,有独特的板栗香。

结 语

寺院和茶的渊源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云谷寺的黄山毛峰、齐云山水井庵的六安瓜片、大阳乡长岭庵的霍山黄芽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寺名茶,僧人在品茗间参透佛学真理,两者渐渐融为一体,相互依存,茶禅一味,茶本就是禅!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