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大将军王龁刚一亮相,就博得了大家的满堂彩,很多人调侃,这不就是行走的兵马俑嘛。除此之外,百夫长以及更多秦朝士兵的出场,也让大家见识了复活的地下军团真正驰骋沙场的模样。

01剧中人与地下俑

1、高级军吏俑——双尾鹖冠

当秦军大将王龁出场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他的冠饰可爱极了,这种大红色兔子耳朵似的头饰并不是剧组瞎闹,而是正儿八经地从兵马俑高级将军俑上还原而来,叫“鹖冠”。

实际上,说它是兔子耳朵并不准确,而应该是鸡的尾巴。“鹖”,又称为褐马鸡,是一种勇猛好斗的动物。按汉《舆服志》中的说法,鹖冠在秦之前是赵武灵王用来奖赏战功卓绝之人,秦人沿袭了其用法却加以改良,才变成了将军俑头上的模样。

《舆服志》:“武冠加双鹖尾为鹖冠,羽林虎贲冠之,鹖鸡勇,斗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用焉”

而汉代流行的“以青系为绲,加双尾,竖左右,为鹖冠”样式,比之秦冠更加修长和夸张,更加注重了礼仪性和观赏性,而秦人在鹖冠造型上则更加强调了其实用性。

而兵马俑中,除了高级将军俑佩戴这种鹖冠之外,有意思的是为秦始皇驾车的一二号铜车马御者,也采用这种冠饰,这表明作为秦始皇的司机,其实还兼任着保镖的作用,这样才能为君主保驾护航,正因为任务艰巨,所以他俩的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戴上了和将军一样的鹖冠。

再说将军俑,其实这个“将军”目前来看也不太对,因为按照常规操作,自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军队数十次出征,无论带兵多少,原则上一次征战只任命一名主将和一名裨将,而且在主将和裨将之下,军中再无其他带有“将”或“将军”名号的官职出现。但是秦俑坑发掘只进展了四分之一,就已经出土了这种戴鹖冠的高级军吏俑9件。

其中7件位于步兵环绕的指挥车上,另外2名也位于相应的军阵队列之中,这样的数量和位置,说明这种俑可能只是兵马俑军阵中的区域性指挥官,与秦国军队中真正的“将军”有着很大差别,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将其称为比将军低一级的“都尉”或者更合适一些,我们暂时也用“高级军吏俑”这一泛称来称呼这类兵俑。

2、中级军吏俑——双板长冠

当吕不韦和嬴异人遭到赵军骑兵追杀的时候,百夫长李夫带领的秦军小队宛如天降神兵出现在几人面前,成功地拖延到了秦军大部队的到来。可以看到他的冠饰和大将王龁有着显著的区别,是一个用两块板拼接而成的双板长冠,中间有着一道很明显的接缝,两板之间略呈内凹的弧形。

戴这种双板长冠的,主要是中级军吏(10件),但也有少数御手也会戴此冠(2件),作为基层军官,他们在秦军战阵中主要负责具体的战术指挥。

3、下级军吏俑——单板长冠

剧中嫪毐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不仅是因为长得帅,而且他还作为御手的身份为嬴异人驾车御马。他头上戴的冠饰,便是单板长冠,这种冠形成一种前窄后宽的梯形小室,正好可以将绾起来的椎髻罩在里面。

戴这种单板长冠的,在兵马俑中一般主要为下级军吏(27件),他们作为秦军战阵中的低级军官,多数位于步兵队列之中。还有少数位于战车之上,作为车右(8件),以及剧中呈现的御手(6件),他们也会戴这种冠饰。

4、普通士兵——皮弁和介帻

除了这些军官们会戴冠饰外,大量的秦军士兵虽然不戴冠,但也会戴一些帽饰,用于保暖或者遮蔽,比起冠饰的礼仪作用而言,更具有实用的保护功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个叫做“皮弁”,一个叫做“介帻”。

“皮弁”这种小帽一般是用鹿皮制成,因为比较浅又比较平,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倒扣的钵顶在了头上,目前来看这种帽饰基本上只在秦陵兵马俑中的骑兵俑才头戴皮弁。其作用主要是为了罩住顶发,使头发不至于轻易散落,有利于骑马驰骋作战。

而“介帻”这种小帽起初只是包发的头巾,后来才演变成了帽子,在剧中我们能看到大量的秦军士兵带着这种瓜皮小帽,而且他们都梳着偏向右侧的圆锥髻,而帻的形状也基本上和发髻相贴合,从而刚好包住整个头部。

5.其他发饰——发带和褊褚

除了这些头部有冠饰或者帽饰的士兵之外,还有绝大多数士兵都是简简单单、干净利落地梳了个发髻,而为了固定头发以及简单装饰,他们一般会采用发带和褊褚(发卡)这两样小东西。

发带,基本常见于这种梳着圆锥髻的士兵上,从残留的颜色看多为朱红色,至于材质,不排除有少数士兵用丝织品做的可能,但大多数应该是用麻布做发带,毕竟价格低廉且相对硬挺一些。

褊褚,就是脑后互相交汇发辫上的那个小方块,尺寸并不固定,多在2-3厘米左右,材质似为骨制品,作为一种固定头发的东西,类似于现在发卡的作用,在其背后还连有两条细绳,将细绳穿于头发底层,然后从发辫中拉出,打成扣结,就可以将小辫子牢固的贴合在后脑。

当然,这种发卡不局限于士兵,从剧中可以看到,几乎每个秦人都会用它来固定自己脑后的小辫子。可以说从冠饰到帽饰再到发饰,秦人对于头发的认真与爱惜的态度让人惊讶,甚至还将对头发的保护,写进了秦国律法之中。

云梦睡虎地《法律答问》中就有这样的规定:

“拔人发,大可如为提?智以上为提”、“或与人都,缚而尽拔其须麋,论可殴?当完为城旦”、“士伍甲斗,拔剑发,斩人发结可论?当完为城旦。”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与人打架斗殴还是战士们的厮杀战斗,斩断别人的发髻和拔掉别人胡须眉毛,都是要被判处“城旦”之刑,所谓“城旦”就是一种要带上铁钳、剃去头发,去做修筑城墙这种劳役的刑罚。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去头发虽然不痛不痒,但却会让古人背负大不孝的心理阴影。

当然,对于秦人来说,之所以上至将军,下至小卒,都一丝不苟地打理头发,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项极为高效的军队治理手段,也是大不惧死战铁血尚武精神的体现。

相比于其他的军衔标志,高高耸起与特色鲜明的冠饰和发髻在战场上一看便知,谁该在什么位置、谁该听谁的命令,所有人都成为战争机器中那严丝合缝又运转高效的齿轮,毫不留情地碾压敌人。

此外这些冠饰、帽饰基本上只是爵级和地位的象征,装饰性多于防护性,但即便如此,一向对头发如此爱护的秦人也选择了不戴头盔(科头)进行战斗,对胜利的渴望足以超越所有危险和顾忌。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商鞅变法之后,军功爵制度的一个经典侧写。

02秦人军功爵制度

实际上,在面对春秋战国之际的大变革时,很多国家都采用了五等爵向军功爵的转变,但谁都没有秦国做的这么果断与彻底,将战场上斩获人头数量直接与军功爵位挂钩,这种“利出一孔”简单粗暴的制度极大地刺激了秦人血性与战力。

《史记·鲁仲连列传》:“秦用商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或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记功赏至万数,天下谓之上首之国”

山东之士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这恐怕也是山东六国见到秦军打仗就发怵的原因,一个个左手提人头,右手挟俘虏,眼睛里冒着如虎似狼的凶光,就盯着自己的大好头颅狂流口水,光这阵仗和气势就足以让敌军吓的腿软了。但实际上,这种疯抢人头的做法,是完全不符合军功爵制度下的秦军作战模式。

秦国一共设置了二十级爵位,这种金字塔式的二十等爵制度,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基本阶层,从底层至顶层依次为:士——大夫——卿——侯,看似只要拼命砍敌人脑壳,就能达到人生荣耀的顶点,但大多数的秦国普通士兵,却一辈子都被死死地按在了金字塔的第一层。

原因很简单,单就砍脑袋这点上,商鞅就体现了他极为“阴险”的一点,你以为战场上随便砍个敌人的脑袋就行?《商君书》里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

“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

看到了吗?限制条件是“爵首”,也就是必须是敌国有爵者的首级,至少也应该是“士”这一层级的脑袋,这个“爵首”在其他地方也会写作“甲首”,其实是一个意思,即披甲之士的首级。

通俗点讲就是,必须得是敌方的战斗序列人员(公士以上爵位才能称“卒”,有甲)才可以,至于什么“庶人”(应征的平民)、“徒隶”(刑徒与官奴婢)等非军事人员的头颅可都不算数。

怎么确保士兵不会偷奸耍滑、杀良冒充呢?除了割脑袋要露出喉结之外,《商君书》里也很细心地堵住了这个漏洞:

“以战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其县四尉,訾由丞尉。”

战争结束,或者战争中达到3次斩首记录(即所谓的劳),就必须要接受军中为立功人员所进行的战功考核(即所谓的论),睡虎地秦简中还特意提到了需要全军士兵进行辨认作证,因为“举奸者与杀敌等功,不实者以同罪反坐”这条秦律的存在,每一个士兵都堪称是人形监控器,莫要偷奸耍滑,伸手必被抓。

在公示三日,将军认为没有疑问之后,就会行文立功将士所在县去为将士授爵(即所谓的赐)。县令三天内没有为立功者受爵,也会遭到惩处。从达到考核条件、到检验核实,再到亲赴受爵,只需要短短六天而已。这也是云梦睡虎地M4出土黑夫家书中,为何急切询问家里是否收到其立功受爵报书的原因。

此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想依靠个人斩首立功受爵,是有天花板的,也就是士爵的“不更”。

实际上,在二十等爵最低的爵位“公士”之下,最初应有三级,目前只知道有一个叫“小夫”的爵位,小夫之上应还有两个爵名,现已无从可考。而所谓的“校、徒、操”则是他们职务的称号,就性质而言是军中服杂役的人员,不属于军事战斗序列。他们升爵,就需跟随集体军功一起晋升。

“爵自一级以下至小夫,命曰校、徒、操,出公爵;爵自二级以上至不更,命曰卒”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

在兵马俑中,那些梳着扁髻的俑应该就是这一级别的“小夫”,他们既没有冠饰也没有帽饰,甚至连发髻也不能梳右髻(秦人以右为尊),而且其在兵马俑坑中的位置,也是环绕于下级军吏俑周围,符合“其役事也,随而养之”的记载,应该就是跟随有爵位士兵打仗的庶子(平民)。

斩首一级可升爵为“公士”,何谓“公士”?“言有爵命,异于士卒”,也就是说虽有爵位,但是仍须服役,其身份要比军营中那些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高,当然还有随爵位而来的田、宅和奴隶一名。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

斩首二级可升爵为“上造”,何谓“上造”?“言有成命于上也”,此爵高于公士,仍须服役,待遇也更好,田宅相应增多。而公士和上造都属于步卒,可以说正是他们构成了秦军作战的庞大主体。

一级“公士”,反映在兵马俑中,那些不穿铠甲、仅着布衣、无冠无头巾、梳着偏右锥髻的弩兵应该就属于这一爵位。给轻装步兵配备的基本只有弓弩,说明其在完成射击任务后,通常是不参加近身作战的。而这个立射俑的姿势,也符合《吴越春秋》记载的做法,即:“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

二级“上造”,反映在《大秦赋》中,那些身着盔甲、并且头上戴红色或黑色麻布以及带有“巾帻”(“帻,古者卑贱执事不冠者所服也”)的士兵,应该就属于这一等级的爵位。这些重装步兵,除了弓弩之外,还配备了戈、矛、戟、铍等长柄兵器,承担主要的近身作战任务。

斩首三级可升爵为“簪袅”,斩首四级可升爵为“不更”,这两个爵位则都和车马有关。就其职务而言,簪袅担任战车上的御手,负责居中驾驭战车。在《大秦赋》中,一开始作为御手的嫪毐,他当时的爵位应该就是三级“簪袅”,因为御手的特殊作用,其其防护比较严密,手上有护手甲,颈部有盆领(即颈甲),胫缚护腿。身甲、盆领和护腿三者合称三属之甲,属于重装备。

“袅,以组带马也。”段玉裁注“《百官志》注曰:“秦爵二十等…三曰簪袅,御驷马者””

而“不更”爵,正如其名,到了这一爵位,就可以享受免除更役的特权。这一爵位同为车士三人之一,主要担任“车右”,负责战车右侧的进攻和防御工作,手持戈、矛等长柄兵器。兵马俑出土的“车右”,正是其真实写照,他左手扶车,右手呈现持一杆长柄兵器状。

而到了四级“不更”爵位以上,就是五级“大夫”爵,还是属于三车士之一,在军中担任“车左”。从兵马俑出土情况来看,不论是车左还是车右,都手持戈矛等格斗用的长兵器以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不像后来车右拿长兵、车左负责远射的作战划分。

而到了五级“大夫”爵,实际上就已经不再属于士兵,而算是军官了,而对于军官升爵,秦法规定:“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这与《睡虎地秦简·效律》中所规定的“故大夫斩首者,迁(斩首)”传达出的意思是一致的,即作为基层军官,就不能只争个人斩首之功,你的任务是带领整个团队走向胜利,只有当指挥的军队大量斩首之后,才能计功受爵。

举个例子,此时的五级“大夫”爵,其实已经是军中管理50人的屯长,再往上就是管理100人的百夫长,其爵位对应六级的“官大夫”,而《大秦赋》中出现的李夫率领的就是这样一支百人小队。那么,如果他们想要升爵的话,必须满足什么样的晋升条件?

五十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

可以看到,屯长和百夫长都是需要计算团队KPI的,只有当斩首数量超过33颗以上,才能完成晋升。至于比百夫长更高的将领,要求也更高,如果是攻城战,需要斩首8000以上,如果是野战,则需要斩首2000以上。而完成团队任务之后,上至统兵大将,下至后勤杂役都能晋爵。

”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以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二千,则盈论;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

看起来砍一颗敌军人头获爵似乎不难,但是这还没算己方战损的事,因为按照秦国律法,庞大的军阵会被分解为万人阵、千人队、百人队以及什伍小队作为战场厮杀的单位,而每一个小团体都有自己的指标,以五人小队为例,每伍若有一人阵亡,那么就必须得拿一个敌军人头来补上。

“其战也,五人来簿为伍,一人羽而轻其四人,能”

孙诒让认为,这里的“羽”当做死,而“轻”应为“刭”(断头),也就是说同伍之中,一人死事,其他人不能救援,就会受到刑罚,这里的能即“耐”刑,所以很多时候秦军作战首先要想的是如何保全自己小团队,进而才能求得斩首之功。而爵位越高,随之而来的是敌军的人头折算率也越来越低。

所以,剧中出现的大将王龁,此时也不过是10级的“左庶长”爵,而号称“人屠”的武安君白起,虽然一开始就是10级“左庶长”,但是不知打了多少胜仗、砍了多少头颅才得以升到了19级关内侯。一方面,是爵升起来不容易,另一方面是爵降得特别快,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爵位泛滥的问题。

“其狱法,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

除了犯了事可以拿爵位来豁免之外,所谓爵位虽然是世袭的,但却是“降等”世袭的,也就是说会一辈儿不如一辈而。拿武安君白起说,别看他爵位几乎满级(19级),但是如果世袭的话,他儿子可以袭封公乘(8级),孙子可以袭封官大夫(6级),曾孙可以袭封不更(4级),玄孙可以袭封上造(2级),到了第六代的时候,就成为仕伍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军功爵虽然只对平民开放到“大夫”爵,但的确有效的激发了普通士兵作战的积极性,毕竟一颗人头到手,就能立马转化为地位、财富、田宅,至于向上晋级成为军官,那就不仅仅是运气的事,还需要你有指挥作战的能力 ,这种积淀不属于绝对大多数人,但至少希望的大饼还在。

03小规模秦军战阵

在明白了军功爵制度下,秦人真正的作战状态后,在《大秦赋》中也呈现了极为精彩的秦军百人队和赵国骑兵在野外遭遇并战斗的场面。我们以此为例,来简单分析一下秦军战阵。

很多人之前觉得秦国砍人头得爵位太过于简单,但实际上两军交战,并不同于街头斗殴,人多势众下手狠就能撸人头。阵法就是最基础的作战形式,而之所以列阵,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各兵种之间的优势,每一个士兵都有自己的位置,再不被冲散的前提下,基本都是团队作战。

在空旷的荒野中面对赵国骑兵的时候,秦国百夫长李夫第一时间命令士兵结阵,很多人认为这是“鱼鳞阵”,但其实更像是“鹤翼阵”,因为前者属于进攻阵型,而后者则是防御阵型,在轻步兵面对骑兵的时候,尤其是还有秦公子异人需要保护的情况下,他是不可能冒险采取进攻阵型的。

而“鹤翼阵”,即多用于野战中的防守一方,利用盾兵和长矛兵组成阵前防御,最大程度发挥己方弓弩手的作用,而大将则居于阵型展开的两翼之后,便于受到保护以及观察指挥。面对秦军百人队的防御阵型,赵国轻骑兵则采用了环形骑射阵,即并不正面冲阵,而是绕着秦军防御阵型两侧进行环形骑射,充分发挥轻骑长弓的优势,减少自身损失。

而在双方完成一轮较量之后,很明显秦军伤亡惨重,为了更好地保护逃亡的秦公子三人组,于是百夫长一声令下,采取了变阵将队伍分成了8个小圈阵,将重要人物保护于其中。

而赵国骑兵首领赵坚见此大喜过望,他知道这可能就是秦军最后的挣扎了,于是直接率领骑兵从秦军战阵中间凿穿,再从两边迂回集结,等待下一轮冲锋,就可以活捉嬴异人。

很显然,旷野中骑兵对于轻步兵的攻击无异于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可以看到在一轮冲杀之后,秦军战阵的士兵能站立者所剩无几,但即便如此在百夫长一声令下,掩护伤者、迅速变阵,他们还是做得沉默而有序,沉稳而有力,依旧将秦公子三人保护于其中。只是夕阳下的这一幕多少有点悲凉。

所幸,最终王龁大军及时赶到,让赵军骑兵部队悻然而归。从这场野外遭遇战中,秦军悍不畏战与灵活机变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展示了秦军百人小规模作战的一些细节,很是难能可贵。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或许并不能代表大规模军团作战的情况。

比如,在秦俑兵马俑坑军阵中,一号坑矩形军阵的前锋、侧翼以及后卫部队装备的武器,全部是弩,其中间杂少量长柄兵器。说明,秦军步兵武器之冠当推秦弩。比较符合古代兵书中“强弩在前,铍戈在后”以及“弓弩为表,戟盾为里”的说法,这就和剧中展现的有所区别了。

总的来说,《大秦赋》在还原历史细节方面已经做得相当不错,足以说三声彩彩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