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897字 | 阅读需4分钟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中国国家历史”按:

永不返程的快速K2020列车,即将到站。一往无前的高速G2021列车,又马上出站……

值此历史节点,“中国国家历史”公众号从本年度梳理出10个热词,以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在这个被网络定义的时代里,我们遴选出的年度十大热词,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直指问题的核心,反映这个时代共同的歌与哭,也表达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失落及梦想……

其实,我们都是创造者……物质的、精神的。既是文字的使用者,也是热词的发明者。本年度中,还有哪些一个或几个)热词击中了你最柔软的内心,让你为之一振、一惊、一哭、一笑……欢迎您来文末留言,亮出和分享您使用与发明的、属于您的年度热词。

留言须是原创,谢绝其它网络业已流行的热词。

 “中国国家历史”公众号将组织评选,最佳的五名留言,将获得公众号的赠书。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词”不同。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盘点这多事之秋的年度,能给世界留下深刻烙印的网络热词主要有以下十个:

1. COVID-19

2019冠状病毒病成了自1918年流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大流行病,对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人道和经济损失。这个词汇由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月11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简报会上首次宣布:“我们现在将这种疾病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即2019冠状病毒病)。我说一下拼法:COVID-19。”


2. pandemic

11月30日,美国韦氏词典发布了2020年度词汇“大流行(pandemic)”。韦氏词典公告表示,“有时候,一个单词定义了一个时代,在这个特殊又极其困难的年份,当我们检查分析数据来确定年度词汇时,这个单词立马浮现在眼前。”

 

据统计,今年以来,“大流行”(pandemic)一词的使用量增加了超过57000%。由于处在疫情封锁中,很多人选择了远程办公,这种工作习惯的改变直接体现在了词汇的使用上。自3月以来,“远程”和“远程地”两个词汇使用频率的增长都超过了300%。


3. R值

新冠疫情让流行病学术语进入大众日常语汇。一些外国当权者最喜欢谈论R值,而不解释为何有如此多的超额死亡人数。R值(R number)(名词)R指繁殖(reprodction),一种传染病的R值,代表每个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时通常传染给多少个其他人。


4. Zoom

是当下的一种文化现象,像Google、Wechat和QQ一样,Zoom现在不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还成为了参加在线视频会议的代名词。

美国一家在抗击COVID-19疫情中获益的科技公司,于2011年在硅谷创立了Zoom视频通信。这家视频会议软件提供商Zoom的创始人兼CEO 是美籍华裔企业家袁征,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 2006年获得斯坦福大学MBA学位。一年前,袁征的身家还不到40亿美元,如今袁征的身家已达180亿美元。从首相到牧师,再到流行明星——每个人都在“zooming”,也就是参加在线视频会议。


5. Black Lives Matter

缩写为“BLM”,意为“黑命贵”。 5月25日晚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名白人警察,用膝盖跪压在一名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脖子上,并将其反扣在地,此动作至少持续了7分钟。弗洛伊德不断地哀求:“求你了,我不能呼吸了。”几分钟后,弗洛伊德陷入昏迷,救护车随即赶来将该男子送往医院,不久便被宣告不治身亡。

随后“BLM”成为凝聚民众的口号之一,此案触发了全美一场声势浩大的“黑命贵”运动,其焦点已经不再限于“黑人遭警察虐杀”,已扩展到警察暴力、种族歧视、社会不公等一些长久存在的社会问题,引发美国社会各界对文化和历史的反思。今年美国的“BLM”活动规模达到美国历史之最。最近德国语言协会公布2020年度十大热词榜,“黑命贵”位列其中。


6. 凡尔赛文学

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所谓“凡尔赛文学”,是指欲扬先抑、明贬实褒、看似抱怨实则炫耀的文字,通过委婉表达抱怨或不满的方式,不经意间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

7. 耗子尾汁

这个梗出自于太极拳掌门人马保国之口:“年轻人不讲武德,欺侮我六十九岁的老同志,耗子尾汁。”“耗子尾汁”意思是“好自为之”。


8. 后浪

五四青年节前夕,B站邀请了著名演员何冰寄语年轻一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青年不想被代表,不想被定义,不需要代表。 后浪之意即:谁能定义当代年轻人?


9. 尾款人

尾款人通宵抢货,不到2小时,天猫上就有100个品牌成交额超1亿。尾款人疯狂抢货不是因为有钱,他们认为现在不买以后更贵,拼单凑满减、提前付定金都是为了省钱。尾款人和打工人,几乎是同一批年轻人。打工人的内核是苦中作乐,而尾款人则是买中带泪。

10. 打工人

职场人的共鸣。“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仿佛一夜之间,无论蓝领白领,还是明星网红,都在自称打工人。“生活中有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 “打工人”是一种黑色幽默,也是成年人在职场竞争和生活重担双重压力下的强烈共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