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生所有的疑惑几乎可以全部浓缩成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那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呢?我自己尝尝你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被这个问题所困惑。

有的人渴求着改变,因为会有一个新的开始;有的人寻求着安定,因为就想这样安安静静地过完余生。

有一位63岁的老奶奶,她一直过着一成不变,单一无趣的生活,她每天准时起床,准时用餐,用特定的清洁剂清洗家里,保证家里的一切整理一尘不染,厨房的工具要按顺序摆好,水杯要用杯垫等等,甚至她按照记录好的清单一一干活,以保证她的日子万无一失。因为她相信,只要什么都不变,生活就能永远持续下去。

然而,人生怎么可能用一纸清单来规划呢?

在书籍《清单人生》中,就记录了63岁的老奶奶布里特-玛丽,如何从这样单一、无趣的生活发生转变,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后又如何应对的生活的?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1981年出生于瑞典赫尔辛堡,以撰写博客和专栏起家。处女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在全球创下惊人销量记录后,第二部小说《外婆的道歉信》再掀阅读狂潮,巴克曼因此当选瑞典年度作家;中文版问世仅6个月就销售超过50万册,令他在中国读者中收获极高人气。

巴克曼的作品语言妙趣横生,并且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日常中的细节,通过小动作和微表情让每个角色都活起来。

01她的清单式生活

布里特-玛丽她常常会做一个备忘录,备忘录上记满了她要做的事情,她就靠着这份清单记录过了一天又一天。这是一个患有洁癖外加强迫症的女人,对世界形成了固定的看法,无人能够改变她。

任何时候都要维持着看起来很得体的体面。就连血留在地板上,都会觉得太丢人,也不准眼泪滴到地板上,那样会留下印子,会被认为是不礼貌。

她不希望改变,不愿意出远门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她的理想就是待在家里,过一成不变的日子,自己给自己铺床,自己用小苏打清理床铺。

她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比如早上六点还不打开厨房的灯,她会认为别人以为她会睡懒觉;如果回答别人她不讨厌红酒,她会认为别人就此认为她是个酒鬼。

你瞧,她有这么多的毛病。总是为别人而活。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刻板、固执、患有洁癖甚至强迫症。

我遇到过,这真的很难让人接受。因为你怎么做,他都不会满意,能挑出刺来,记得那段时间,洗衣、做饭,几乎所有的家务我全包了,结果最后他却说我懒、不够好......

02突如其来的意外,生活的转变

可是有一天,这个63岁的老太婆没有了丈夫肯特(丈夫外遇离婚),她不得不出去找工作,离开她熟悉的生活,第一次为自己而活,来到博格小镇。

这样一个破落的小城,一群近似野蛮无礼的人,一个酒气熏天不得不在一起工作的残疾女人,一群热爱足球整天脏兮兮的小足球迷,生活就像那个突如其来的足球一样,当头棒喝之后就强迫她去面对眼前的一切。

从此,生活再也不是只有丈夫,一群孩子、一个坐着轮椅的女人、一个瞎子又懂足球的女人、一只老鼠走进了她的世界。

这一切充满未知的挑战,一切充满不可思议,一切就这么发生了,生活就在她不愿意改变的情况彻底改变了,在失控中获得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期待。

所有的婚姻都有不好的一面,因为所有人都有弱点。她还是会常常想念肯特,常常会拿遇到的人和肯特去做对比,她会想念肯特的一些习惯,以及她和肯特生活在一起的自己。有些时候,继续生活下去还是比较容易的,你甚至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

玛丽的一生尽显为别人而活的风格。原来她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她,是因为在她童年时候姐姐早逝,被一场车祸带走了生命,父母心痛为什么活下来不是姐姐而是她,一个家庭开始破碎了,从小面对着冷漠的父母,孤零零一个人,长大后嫁给一个大男人主义的丈夫……所有的因素的叠加,造就如今的她。

生活在姐姐的阴影下,渴望得到妈妈的认可,她希望肯特能够看到因为她而变得干净明亮的房间,他们从来都没有说过感谢她,他们总是选择了忽略。

在博格,她仅仅做了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她使娱乐城变得干净,改变了大家的一些恶习,接受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极力用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那里的人,改变大家对这个落魄的小镇的看法,使整个小镇都看起来变得积极向上起来。

这是她的功劳,然而她对大家对她的认可感到震惊,人们能够看到她的努力和付出,虽然她总是一本正经的不以为然,但心里的一阵阵窃喜,唤醒了她对生命的认知。她终于开始关注到一个终极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03关注内心、审视自我

玛丽在博格生活的这段经历,它不是一段插曲,而是突然摆在玛丽面前的一个关于生活的难题。她精疲力竭的从原来的生活来到这里,竭尽所能的去面对,或许就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生所有的疑问都可以浓缩成为有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这一个看起来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它关乎时间,关乎每一个人对它不同的理解。“我年纪大了,不适合去巴黎了。"

“巴黎年纪多大?”面对这个问题,玛丽开始关注到自己的内心,开始审视自我。在博格的每一天,她都在与自己对话,无论是给一只老鼠准备餐饭,还是与别人对话,还是默默地回忆过往生活,她其实是在与自己进行对话,在寻找自己。

最后,外遇的丈夫肯特返回来寻找玛丽,朴实的斯文在默默地献着他的倾心,玛丽该做何选择?

她既没有回到丈夫的身边,也没有接受斯文的倾心,而是正视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梦想,抛开一切为自己活一次。

布里特-玛丽,六十三岁,独自驾驶,载着足够多的汽油,出发去了她梦想的地方——巴黎。

如何生活,取决于你的心态,而非年龄。有生之年,有勇气抛开世俗的眼光,能够努力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那真是一件幸运的事。

人生中最艰难的事,恐怕就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然而,那又如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