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步营造深夜小面

-------------------------------------------

编著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克官先生利用香港这个对外窗口,在香港的文汇报上连载介绍了100位中国漫画家。用他的话说:“只写在世并仍从事创作者、只写对之有所了解者”。

鉴于当时的国情,一般人没有阅读港澳地区报纸的渠道;即使被介绍的漫画家本人也无法看到文汇报上的文章。所以这件事在国内漫画界不仅鲜为人知,社会上也几乎无人知晓。

三十年后的今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现将这份尘封已久的连载内容用本微信公众号对外予以发布,这在国内确属首次。

如今,这组香港文汇报的原始文献,已完整地收藏在山东省威海博物馆。

--------------------------------------------

1990.04.06香港《文汇报》吴兴宏画兴正浓

也许因吴兴宏太爱美术了,几十年来一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学习美术技法知识和从事的创作。他先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职工美术班学习,之后选择了漫画为主攻目标。由于他长期辛勤追求,如今已是受人注意的漫画家了。

吴兴宏已年过半百。打从1958年起就参加了北京市职工漫画小组,一坚持就是30多年。这位“老积极”,现在担任了小组的负责人,带动着一批北京职工漫画积极分子。

正像大多数业余作者一样,吴兴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寻找着自己的艺术语言。同行们注意到,近两三年来他的漫画呈现出一种新面貌。我问他是受了什么神灵的指点?他笑而不答,只说,宁可少画一点,也要尽力画好一点。是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许正是进步与成功的诀窍吧?

吴兴宏漫画的题材广泛,其中反映北京市民生活的占有相当部分,例如《人到晚年》《在老干部活动站里》。对社会的不良风气也常有尖锐的批评,像《纹身》《精神枷锁》《选票》,都是近期的佳作。看来,他的画兴正浓,当会不断获得好收成(图01)

图011990.04.06香港《文汇报漫画城周刊133》毕克官文章《中国漫画家介绍吴兴宏画兴正浓》

1990.04.27香港《文汇报》偏爱幽默画的吴祖望

说来有趣,中国大陆很长一段时间少见纯粹的幽默漫画,开放改革之风一吹,不仅幽默画多了,而且出现了专于此道的漫画家,吴祖望即为其一。

吴祖望是怎么想的?他认为自己“难以做到对现实讽刺的中肯、犀利、一针见血”,而画幽默画,却“不太受现实的拘束,可以放肆地画去。”这也许是他专画幽默画的一个原因。在接触中,偏爱幽默画的老吴,言谈举止并不幽默,但短短几年时间却画出三百余幅幽默漫画,原来其幽默感是深藏腹中的。

吴祖望早年学哲学,后来,从事舞台美术、展览工作和编辑工作。画漫画只是八十年代才开始。吴祖望一再叮嘱大家,千万别说他是漫画“新秀”,因为他已年过六十,自感已是“老朽”了。“新秀”也罢,“老朽”也罢,人们注意的是他不断有作品问世,经常给工作忙碌的读者提供一点笑料,并让人通过笑声受到一些生活启示。生活中有幽默,人们爱看幽默画,自认“老朽”的吴祖望是足可大画一阵子的(图02)

图021990.04.27香港《文汇报漫画城周刊135》毕克官文章《中国漫画家介绍偏爱幽默画的吴祖望》

1990.05.11香港《文汇报》山城马丁与漫画

中国地方报纸上的漫画专栏,有几个办得颇活跃,重庆晚报的《穿山甲》即为其一。这个专栏不仅是四川本地漫画作者的园地,也吸引了一些外地作者。尤其,该专栏漫画信息灵通,成为中国漫画界及时互通信息的媒介。专栏的主编者为马丁。他是四川省的一位老漫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马丁原名汪子超,原籍安徽。小时家境贫穷,很早失学,十二岁即当童工。由于喜爱绘画,坚持自学。先是自习山水花鸟,后来爱上漫画,一画三十余年。抗战时期重庆一度是漫画作者的集散地,但抗战胜利后趋于消沉。马丁是五十年代后当地屈指可数的作者之一。“文革”之后,他热心于漫画的组织活动,负责领导重庆和四川漫画学会的工作。最近,他又担任了大型刊物《开放》杂志漫画专栏“漫画大千”的主编。干劲可谓十足。在他和同道们的努力下,重庆漫画活动又热闹起来了。

马丁漫画的风格偏于装饰一派。取材比较广泛。作品多次参加出国展览。《自动化餐厅》《“戒烟”火柴》《全家皆师》等都受到社会的好评(图03)

图031990.05.11香港《文汇报漫画城周刊138》毕克官文章《中国漫画家介绍山城马丁与漫画》

1990.05.25香港《文汇报》沧州有个赵文彬

古代的河北沧州,是充军发配的地方,那荒凉情景可想而知。如今的沧州,一片繁华景象,赵文彬就生活在这里。

赵文彬其人风趣,和熟朋友聊起来,话匣子一开滔滔不绝。碰上什么晚会,他的节目用不着准备。人们说,这位天津艺术学院的毕业生,选中在学校没学过的漫画专业,算是选对了。赵文彬1979年开始漫画创作,十年光景,成绩已颇可观。《荣与辱》被评为建国40周年美展的优秀作品,不是偶然的。他漫画的题材广泛,以针砭时弊为主。赵文彬自己会说:“对漫画总有相见恨晚之感,起步晚了,所以学习、弥补、追赶将伴随我的后半生。”当前,他精力旺盛,正处于艺术的探索过程中。有时,见他寥廖几笔地写照,如《你脸上有黑》《协作》;有时则见他精雕细绘,如《荣与辱》《万绿丛中》《美与丑》等。依我个人之见,后一类似乎更能显出他的特色。

赵文彬生于1940年,河北省人。毕业后做过一段舞台美术工作,后任报纸的美术编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任沧州画院副院长(图04)

图041990.05.25香港《文汇报漫画城周刊140》毕克官文章《中国漫画家介绍沧州有个赵文彬》

文章续载

瓦屋庄村毕克官美术馆地理坐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