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描写了众多对痴迷科举的读书人,他们虔诚地热爱能够光宗耀祖的八卦文,也只会做能给他们带来荣华富贵的八股文。在八股文的蛊惑下,很多人不通人情世故,不懂生活稼穑,日子过得窘迫逼仄,让人可悲可笑可叹可悯。除了汲汲于功名的士人之外,《儒林外史》中还有一位奇葩的“八股才女”鲁小姐。

鲁小姐是翰林院鲁编修的女儿,从小在醉心八股文的父亲的教育引领下,这位有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女,不喜欢吟诗作赋,偏偏最爱读《四书》、《五经》,八股文章做得“理真法老,花团锦簇”,让父亲又赞叹又遗憾。赞叹的是女儿的八股文写得太好了,若是去考科举,多少进士状元都考到手了;遗憾的是,鲁小姐不是男儿,那个时代不给女孩任何机会。

鲁小姐聪明绝顶,不仅八股文写得好,作诗也不差。她甚至会让自己的两个贴身侍女采苹和双红读书,闲来无事,“也教她们诌几句诗,以为笑话”。鲁小姐长到16岁,父亲鲁编修看中了风流潇洒的世家公子蘧駪夫——他是前南昌太守的孙子,人称蘧公孙。鲁编修只有鲁小姐一个女儿,不忍远嫁,将蘧公孙招赘为婿。

鲁小姐原本以为这位门当户对的夫君必然是八股高手,很快就会金榜题名,夫贵妻荣。不料结婚后才发现,这蘧公孙却是个“雅人”,他只喜欢吟诗作赋,一心想做名士,对于科举做官毫无兴趣,反而认为痴迷八股举业的鲁小姐太俗气了。

丈夫如此不上进,让鲁小姐十分郁闷。她改变不了丈夫,那个时候又没法离婚,她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4岁时,鲁小姐便开始让他读《四书》和八股文,每天亲自辅导。时常当天的书背不熟,鲁小姐“就要督责他念到天亮”,一夜都不让睡觉,也实在是个严厉的“虎妈”。

这样的鲁小姐,大概让厌恶科举的作者很不喜欢,连个名字都没有给她取(对比另一个会作诗的才女沈琼枝,是明显的厚此薄彼),也没给她更多的故事。然而在别人的故事,在不经意间,作者却写出了这位八股才女的人间烟火气,不仅知书达理、世事洞明,更善解人意,懂得每一个普通人平凡甚至隐秘的愿望。

鲁小姐成婚时,蘧公孙是“入赘”的。蘧家只拿出五百两银子,整个婚礼的操办都是鲁家承担的。原本蘧公孙应该留在鲁家,但他们成婚不到一年,蘧公孙的祖父便病重去世,蘧家无人主持家务,希望鲁小姐能够随夫来嘉兴(鲁小姐娘家在湖州)。鲁夫人不愿意,凭什么啊?但鲁小姐却“明于大义”,说服了母亲,带着全副嫁妆来到嘉兴夫家,

“上侍孀姑,下理家政,井井有条,亲戚无不称羡,”

八股才女并不只会写八股文,更懂得体谅亲人善待亲人。她还有着非凡的管理才能,将蘧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上下和睦。这样的女子,要是有机会出来工作,一定会是一个优秀能干的职场精英吧?

蘧公孙一心想当名士,可结交的一些“名士”却一个比一个不堪。加上与鲁小姐在一起耳濡目染,渐渐也对八股文不再排斥。一天他在街上闲逛,结识了以编撰八股文选为生马二先生,彼此相谈甚欢,便请他来家吃饭。他对妻子说,这马二先生是专门编撰科举教材的,想要留他吃饭。鲁小姐很高兴,“欣然”为之准备了虽然说不上丰盛却绝对实惠的午餐:

“一碗炖鸭,一碗煮鸡,一尾鱼,一大碗煨的稀烂的猪肉。”

鲁小姐出身于书香清贵之家,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服饰肴馔都是精致的。曾经在她的婚礼上,不仅有燕窝随便上,便是小吃点心也很讲究:

“一盘猪肉心的烧麦,一盘鹅油白糖馅的蒸饺,热烘烘摆在面前;又是一大深碗索粉八宝攒汤。”

这样的书香才女、世家主妇,却深知一个清苦书生的隐秘愿望。她为马二先生准备的午餐一点不精致讲究,都是世俗的鸡鸭鱼肉,肥腻而充满诱惑。如此,让爱吃肉的马二先生大喜过望,当即放下矜持,一口气吃了四碗饭,将一大碗烂肉吃得干干净净。

“里面听见,又添出一碗,(马二先生)连汤都吃完了。”

鲁小姐一直在关注客人,见到客人吃得如此尽兴,当即善解人意地又添了一碗饭,让马二先生“连汤都吃完了。”这实惠的便饭让少有机会开荤的马二先生吃得无比开心满足,与蘧公孙的友情更加深了许多。不久,“枕箱案”发,马二先生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92两银子,为蘧公孙平了一场“杀头充军”的官司,背后一定有对这顿饭的感念,是对鲁小姐善良体谅的回报。

僵化的八股文固然禁锢思维摧残心灵,然而却也是因人而异。鲁小姐出身名门却没有丝毫傲气,熟读八股却不见一点迂腐,她的身上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可亲可暖,可爱可敬。

鲁小姐实在是《儒林外史》中的上上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