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寿险业面临利率下行挑战|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2021年金融业前瞻

吴敏(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2020年是保险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年份,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正处转型关键期的保险业带来更多考验,开展线下业务受阻、保费增速承压、科技布局提速......

但疫情不改“保险姓保”、“监管姓监”的基本原则。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之下,2020年全年,银保监会累计发布各类政策71项。监管政策的接连落地,让业内对于2021年保险业的发展抱有更多期待。

寿险面临利率下行挑战

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全球低利率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市场利率也呈现下行趋势,而这种趋势势必也将延续到2021年。

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保险公司无论是资产端、还是负债端都面临一定压力。从负债端来看,低利率对寿险公司的影响要大于财险公司,因为寿险的负债有一定成本,资产的收益率要在负债成本之上,才不会发生利差损风险。如何控制好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成为寿险公司将要面临的挑战。当前,4.025%是保险公司产品的预定利率,也是银保监会规定的年金保险预定利率的上限。同时,在强调“保险姓保”的大环境下,保险公司也将大力发展健康险、医疗险等保障型险种,以降低对利差的依赖。

可以预见,在低利率周期中,降低预定利率水平已是必然趋势。产品策略方面,成立时间长、市场份额领先的大型保险公司侧重价值导向,借助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的时机,调整结构,加大保障类及期缴类产品占比。而中小型保险公司因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仍将规模增长作为重点考量的因素,因此产品策略上还将主打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人身险市场仍然呈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87家人身险公司中,前五大人身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人身险市场的一半,前十大人身险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七成。同时,在业绩方面,前五大人身险公司的利润约占行业的八成,截至今年11月末,31家中小人身险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占机构数量的34%。整体而言,明年大型保险公司和中小民营公司仍呈分化趋势。但受到大型险企市场份额影响,行业整体情况仍趋于乐观,保障型产品的占比也将大幅增长。

从资产端来看,若利率下行或长期低位,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压力就会加大,如果投资收益不能覆盖负债成本,就会出现利差损。目前,国内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主要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受利率波动的影响非常大,从期限匹配角度看,固定收益市场上的长久期资产短缺,如何拉长久期,实现资产负债久期上的匹配,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要拉长久期,单靠固定收益显然不够,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成为必然选择。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更好发挥支持实体经济作用。

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认为,整体来看,明年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将会提升,但因权益类资产波动较大,尤其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下,保险公司需要避免因权益资产价格波动给利润表带来较大波动。因此,险企仍将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为主,权益类资产投资为辅。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将迎发展机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认为,新的起点无疑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18.1%,人均预期寿命达77岁。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国家层面不断强调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养老保险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政府倡导并由企业自主发展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则为“第三支柱”。但我国居民养老对第一支柱过度依赖,国家财政负担不断加重,老年人的生活也面临较大的挑战。

为了推进养老第三支柱发展,自2018年5月开始,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进行试点。但试点叫好不叫座,截至2019年底,参保人数只有4.7万人,保费收入2.45亿元。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受到业内高度关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后,监管层频吹“政策暖风”,加快发展养老第三支柱。2020年10月,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金融街论坛”上就提到,要发挥金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有效缓解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压力。他表示:“总的方针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符实产品;另一方面开展业务创新,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

近期,银保监会、证监会也明确指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年,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推动加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衔接。

在具体落地层面,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下一步将加快发展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扩大商业养老保险领域对外开放;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强化养老保险基础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人身险扩面提质时代到来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今年1-11月,人身险保费收入达3.1万亿元,占保险业的74.1%。但从渗透率来看,2019年我国寿险深度为2.3%,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3%的寿险深度仅相当于美国1985年、欧洲1992年、日本70年代的水平。

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认为,“人均GDP1万美元”是发达国家寿险业发展进入到快车道的一个标志性节点。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人身险业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进完善金融服务,促进人身保险发展,有利于更好服务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人身保险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商业人身保险已在全国达到一定覆盖面,但也存在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要适应群众对健康、养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动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突出重点优化供给,提供丰富优质的人身保险产品。

黄洪亦认为,我国人身保险市场仍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初级发展阶段最大的优势是市场潜力大。他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不断深化人身保险改革,突出重点、优化供给,提供丰富优质的产品,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乡镇地区居民规模多达10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超70%。广大乡镇农村地区还存在一定的人口红利,县域及以下的“两乡”将成为中国人身保险市场的群雄必争之地。

12月18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九年发布的《2020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指出,在产品方面,大型寿险公司向产业链突破,中小险企以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保险产品为主。经过转型升级,“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已成为各险企的共识,但不同类型险企的经营策略逐步分化。目前来看,大型金融保险集团正在向产业链突破,积极打造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圈。比如,在“大健康”“大养老”领域,大型险企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将传统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与入住养老社区相结合,打造保单实物化。中小险企未来将在探索“特色化经营、差异化竞争”的发展路径上行进,专注于细分客户群和场景,推出简单化、碎片化、高性价比的产品,打造自身的差异化特色。

车险将继续承压 非车险业务成新增长点

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研究发现,2020年,对财险行业而言,最大的“黑天鹅”不是新冠肺炎疫情,而是车险综合改革。

一直以来,车险都是众多财险公司赖以生存的“吃饭”险种,2019年我国车险承保机动车达2.6亿辆,保费收入8188亿元,占财险保费的63%。部分没有股东业务支撑的中小型公司,车险业务占比更是高达九成,为了抢占多一点市场份额,险企便利用赠送礼品、给予回扣、大打价格战等手段来维护和争抢客户,但是在“要保费”的同时,还“要合规”,于是部分险企只能以财务造假来掩盖其真实行径。针对车险市场乱象,监管也曾几次出手改革,但拼费用、打价格战等顽疾并未消失。

今年9月银保监会启动了堪称史上最大力度的车险综合改革。改革实施以来,车险经营出现重大调整。针对“降价、增保、提质”的要求,长期以来,依赖做大车险快速做大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将结束。车险综改之后,中小财险公司经营状况更加艰难,纷纷调转船头发展非车险业务,健康险、责任险、农险、工程险保费规模快速增长,但大多数业务都步了车险的后尘,出现较大幅度的承保亏损。

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认为,2021年是车险综改后的第一年,车险保费增速还会继续承压,进而拖累整个财险行业的保费费增速,而非车险业务过度依赖政策支持,市场不确定性强。与此同时,财险市场两极分化程度也将持续加剧,中小型公司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车险和非车险业务规模、效益进一步向平安、人保、太保“老三家”集中。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财险市场的冲击不容小觑,此前,银保监会下发相关意见,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提出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

目前,财险公司通过互联网进行推广的比重逐渐上升。据中保协统计,2020年上半年,与网络交易相关的退货运费险、产品质量保证险、账户损失险等互联网非车险,以及与人身保障相关的互联网医疗、健康险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