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代没有指纹技术,为什么犯人还要画押?老祖宗的智慧高超

在今天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的信息都是可以被单独的收集、排列的,作为一种对个人的生理认证条件,每个人独一无二的DNA成为了现代社会属于个人的生物密码,这其中就以指纹、瞳孔等最为代表,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生理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提供了一些便利,比如特殊的指纹锁等等。

这些事情在今天看起来并不惊奇,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在信息科技手段并不发达的古代,指纹也是中国人用来作为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在无法具体通过生物识别手段精准识别个人的古代,指纹为什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据呢?难道说在那时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通过指纹来抓捕犯罪人员的特殊办法?

答案是否定的,古人重视指纹作为办案时的重要部分,其实更多时候是出于一种认证的目的,而不是通过这种指纹来识别的目的,中国古代最早关于指纹在刑事案件中的记录被发现在战国时代,当时各国在处理案件的时候已经非常通俗的让犯人保留指纹,而保留指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犯人对自己的供词进行认证。

要知道在古代很多人都是不识字的,更不要说会写字了,但是偏偏最多的刑事案件都是发生在普通的民众身边,因此如何将这些民众的供词、证词保留下来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因此古代的司法部门逐渐衍生出一种记录员,在后来就成为了人们熟知的师爷,负责记录相关人员的供词,在完成供词的整理和书写后,剩下的就是如何让当事人认证的问题了。

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识字,因此他们的名字多是由师爷代笔,但是本人又必须要承认,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画押,就是通过摁手印的方式来让相关人等在自己的相关部分进行确认,表示自己对这份供词的内容没有异议。

因此指纹、掌印在此时就成为了这些不识字的老百姓最好的确认方式,就像今天的人在办理自己相关的事情时签字确认一样,由此可见老祖宗们的智慧之高超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