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大冬天一时兴起,临幸了一个宫女,生了一个皇子,引发了争斗几十年的万历朝“国本之争”和明末党争。后来围绕这个孩子,先后又生出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明末三大案”。这个孩子的儿子崇祯帝,最后吊死在了煤山老歪脖子树上。

“宫女的孩子朱常洛——明末乱象的中心人物”

万历皇帝十九岁那年是万历九年,这年冬天十一二月份之间的一天早晨,年轻的万历皇帝去慈宁宫给自己的亲生母亲慈圣宣文皇太后请安,万历无意中看到一个宫女,大冬天的也不嫌冷,一时兴起,把这个宫女给临幸了。

对于临时起意临幸宫女这类事,万历皇帝大概干多了,也没在意,谁知道万历皇帝大婚四年,守着皇后嫔妃都没生个儿子出来,这个宫女却怀上了龙子。

对于临幸宫女导致她有身孕这件事,万历皇帝是不承认的,但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却高兴的不得了,他早就盼着要孙子了。万历皇帝十六岁大婚,三四年之间,皇后未生下一男半女,只有妃子生下过皇女,但是一直没有皇子。所以李太后非常重视。

万历皇帝也没想到那个王姓宫女一次就怀上了,一开始抵死不承认。于是李太后命人拿出《内廷起居注》,上边清清楚楚记载了万历某月某日临幸了该宫女。《起居注》是皇宫记载皇帝日常吃喝拉撒和言行的账簿,特别是皇帝哪天临幸了哪个妃嫔,尤其记得清清楚楚,因为这关系到皇家的传承,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有可能就在这一页页纸里。面对《起居注》的记载,万历不得不承认孩子是他的。

但是万历皇帝还是不太愿意接受这个孩子,觉得这个孩子的生母是个地位低下的宫女。这下李太后不高兴了,说自己原来也是以宫女的身份进入裕王府,得到先帝宠幸,才生了你出来。我的儿子能当皇帝,这个王氏宫女的为什么不可以?万历皇帝无可奈何,只能接受。

一晃半年多过去了,到了第二年,万历十年的八月份,这个王氏宫女临盆,诞下一个男婴,这个孩子就是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后成为太子,万历皇帝驾崩以后,朱常洛继承皇位,是为明光宗泰昌帝。可惜,泰昌帝当皇帝后一个月,就因纵情那个乐而重病不治驾崩,史称“一月皇帝”。

这个王姓宫女母以子贵,也被万历皇帝封为恭妃,史称“王恭妃”。

就是这个宫女生的孩子朱常洛,成为明末乱象的源头。

“持续十五年的万历朝国本之争”

这个孩子朱常洛出生后,万历皇帝并不喜欢他,更加对他的母亲王恭妃不假颜色,万历此时喜欢的是一个郑氏妃子,还加封为皇贵妃。

在朱常洛出生三年后,万历十四年,郑贵妃又给万历生了一个儿子,他们原来生过一个,出生当天就夭折了,所以这个刚出去的孩子,按照齿序是皇三子,名叫朱常洵。

万历皇帝因为宠爱郑贵妃,对皇三子朱常洵也异常疼爱,于是大臣之中有人觉得皇长子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在朱常洵出生的第二年,首辅申时行就上奏要求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皇帝以自己还年轻皇子还太小为由拒绝了。

其实,很多大臣心里都明白,郑皇贵妃也在运作要万历皇帝立他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万历皇帝也正有此意,甚至万历皇帝和郑贵妃还曾在床第之间起过山盟海誓,要立郑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

然而大臣们坚持“无嫡立长”,跟万历皇帝进行了长达十五年的争论,这就是国本之争,也叫争国本。所谓国本,就是皇储,皇位继承人,这是古代国家延续的根本,储君不立,乱容易生。

由于争国本的大臣,很多都是东林党和齐、楚、浙等朝廷党派的人,这件事又继续引发了明朝末年的党争,直到魏忠贤得势以后,灭齐楚浙等党,打压东林党,崇祯初年,明朝党争才算告一段落。

“围绕泰昌帝展开的明末三大案:即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梃击案——国本之争的余绪

国本之争,最后以万历帝妥协告终。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皇帝经不住大臣如雪花般的奏疏涌向大内,再加上李太后也支持皇长子朱常洛,万历皇帝终于下诏,立朱常洛为太子。然而,同时,万历皇帝又封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这为后来发生的梃击案埋下隐患。

皇三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成年以后却不就藩,大臣们屡次上书万历皇帝催促,万历皇帝却找各种理由推脱,明眼人看得出来,郑贵妃对皇储之位并不死心,太子之位还不百分之百的稳固。直到万历四十二年,福王就藩,大臣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谁知道,第二年就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而且直接剑指太子。

万历四十三年,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突然闯入太子东宫,见人就打,幸好没打到朱常洛。然后此人被抓住,大臣们一审之下,发现张差背后的人是郑贵妃宫里的太监和郑贵妃的弟弟。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人情汹汹,都觉得郑贵妃是真正的幕后指使,要求彻查,奏疏又雪花般涌进了皇宫大内万历的面前。

此时,万历皇帝已经二十几年没有上朝召见群臣了,他想庇护郑贵妃,不得已之下,只好出来召见臣子,同时,他命郑贵妃去求太子宽恕,太子朱常洛也想明哲保身,最终,这件事没有彻查,只杀了张差和那两个太监,给愤怒的大臣们一个交代。

“红丸案——一月皇帝吃大臣进献的红丸而死”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万历皇帝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由于他在位只有一个月,生前没有年号,因为新皇帝继位,一般第二年才改元。他死后,大臣们一商量,给了他一个泰昌的年号,史称他为泰昌帝。

由于梃击案中,时为太子的泰昌帝朱常洛没有追究郑贵妃,而且文武百官一直坚定的支持太子,所以太子地位很稳固了,郑贵妃对朱常洛态度大为改变,开始奉承献媚太子。

朱常洛刚继位,郑贵妃就送给他八名美人,以供他那个乐,朱常洛自然欣然接受,跟这几个美人共赴云雨。要知道,泰昌帝朱常洛他爹万历帝刚驾崩,还在举国守孝中,郑贵妃固然是逢君之恶,朱常洛也是大大的不孝。

就这样,本来身体就不好的朱常洛,不到四十岁就病入膏肓了。

朱常洛身体不好,曾经让内侍崔文升给他看病,结果崔文升医术是个二把刀,给朱常洛下了几味虎狼之药,一天连泻三四十次,再加上他不禁那个乐,很快就病入膏肓了。

病中的泰昌帝朱常洛也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接连召集内阁首辅方从哲和皇子朱由校进宫安排后事,甚至谈到了寿木和陵地。

当然,此时的泰昌帝还没完全死心,想寻求最后一搏,找偏方和仙药,首辅方从哲说鸿胪寺中丞李可灼说自己有仙方要进献,泰昌帝说他想试试。于是李可灼被招进宫,献上自己制的红色的仙药丸。泰昌帝刚服用以后,感觉还不错,精力有所恢复,不停的夸奖李可灼,命李可灼再进献一粒。

谁知道,吃了这种红丸,第二天早晨,泰昌帝就驾崩了。

泰昌帝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一日继位,九月一日驾崩,正好在位三十天,史称一月皇帝。

移宫案——泰昌帝死了还不心净

明朝皇宫,有个乾清宫,是特别重要的宫殿,是皇权的象征,只有皇帝皇后才有资格在里面居住,移宫案都是围绕着乾清宫进行的。移宫案前后共有两件。

万历皇帝本来有一个皇后王皇后,她于万历四十八年驾崩,她死以后,乾清宫空出,郑贵妃毫不客气,住了进去,仗着万历皇帝宠爱,赖着不走,自然是想当皇后。

万历皇帝七月中旬驾崩,太子朱常洛要在八月一日才正式继位,中间空出了半个月时间,所以朱常洛还没搬进乾清宫。

这时大臣里有个叫周嘉谟的,派人传话给郑贵妃,让她赶紧搬出去,否则后果自负,郑贵妃赶紧搬出去了,这就是第一次移宫案。

郑贵妃早已经开始巴结太子朱常洛,朱常洛有个宠妃,叫李选侍,朱常洛继位后搬进乾清宫,李选侍也跟着搬了进去,郑贵妃就跟李选侍搞好关系,盼望着以后李选侍当皇后,她当皇太后。这个李选侍有可能是她献给朱常洛的八个美人之一。

李选侍看朱常洛病入膏肓,便为自己的后来做打算,他看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将来八成要继承皇位,于是就抓紧朱由校,天天把朱由校带在身边,就好似皇长子是她亲生的一般。此时,朱常洛的王妃早已经去世,皇后之位还空悬,李选侍自然是打着皇后的主意,以后泰昌帝驾崩,她就是皇太后。

泰昌帝朱常洛当了三十天皇帝就驾崩了,皇长子朱由校继位为帝。这个朱由校呢,就是后来的天启帝明熹宗。

泰昌帝驾崩后,有个言官杨涟,是六科给事中的兵科给事中,是顾命大臣,官不大,胆子很大,上书要求李选侍不要再呆在乾清宫,杨涟说,你又不是皇后太后,凭什么还住在里面。前面说过,李选侍跟郑贵妃关系不错,她也学郑贵妃,赖在乾清宫不走。

而且李选侍还曾经派太监阻拦大臣进乾清宫朝拜泰昌帝的遗体。群臣立刻蜂蛹进乾清宫,要求见皇储朱由校。结果内监们说李选侍把皇储给藏起来了,没在泰昌帝灵位前哭爹,大臣们顿时人情汹汹。

此时,司礼监大太监王安找到李选侍,劝说李选侍,你把皇储藏起来也没用,皇储继位,还需要大臣的支持。李选侍无奈,只能交出朱由校,大臣们立刻把朱由校尊为太子,转移到太子东宫慈庆宫,以把他跟李选侍分开。

当然,李选侍此时还赖在乾清宫,而且多次派人去慈庆宫,要求把太子朱由校送进乾清宫,大臣们都反对,连朱由校也反对,因为李选侍对朱由校并不好,整天对他拉拉扯扯,他也害怕,毕竟他也是个十六岁的孩子。当然,反对最激烈的是东林党的人。

接着,群臣们商量太子继位的日子,日子定好后,他们又商量,在此之前,一定要把李选侍从乾清宫弄出去。

于是大家开始上书,奏疏又雪花般涌进了太子东宫慈庆宫,都是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宫的。为首的便是东林党核心人物左光斗。

左光斗奏疏里说:“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尊居正宫,而殿下乃退处慈庆,不得守几筵,行大礼,名分谓何?。。。及今不早断决,将借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当然,李选侍也没闲着,她也在跟手下谋划对策,她的手下为首的叫李进忠,此人正是后来阉党乱政的魁首魏忠贤。李进忠给李选侍出的主意是,大臣的奏疏先送到乾清宫。而且李进忠还说左光斗把李选侍比做篡唐立周的武则天,应该把左光斗杀了。后来魏忠贤和东林党的恩怨也是肇始于此,特别是魏忠贤千方百计把杨涟给弄死了。

当然,李选侍没什么权力,这些主意都不顶用,于是李选侍只能拖,就是耍无赖,就是不走,看你们能把老娘怎么着?

大臣们看李选侍这么无赖,于是都跑到乾清宫大门口,大声嚷嚷,要求李选侍赶紧滚出去。不久以后,李选侍被迫搬出了乾清宫,移驾仁寿宫。

明朝的大臣很虎的,有事没事跑到皇宫里就大叫大骂,惹急了,还会在皇宫杀个把人。当年土木之变传到北京,留守的文武百官群情激愤,跑到皇宫,活活把王振的一个同党打死在宫殿里了。当然,移宫案内里还发生了很多枝节,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这就是明朝有名的移宫案,泰昌帝死了没几天的事儿。

泰昌帝一生从生到死,生出来这么多事,可谓命途多舛,在明朝所有皇帝里都算罕见,可见明朝气数已尽。几十年后,他的儿子崇祯帝,终于吊死在老歪脖子树上,明朝灭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