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是中国瓷器中最古老的颜色釉,到了清代景德镇青釉瓷器烧造达到了青瓷史上的最高峰。此时的青釉包括豆青、冬青、粉青、梅子青、蟹壳青诸种。今天样子收藏只介绍清代早期豆青釉瓷器特点。

清代豆青釉瓷器整体釉色淡雅柔和,色浅者淡若湖水,色深者绿中泛黄,釉面凝厚。

康熙豆青釉瓷器特点

康熙官窑豆青釉色匀净,呈色深浅不一,釉面滋润坚致,外底均施釉。康熙豆青釉瓷器以色泽浅淡的瓷器居多。

康熙民窑豆青釉瓷器较为常见,釉色青中闪黄,有龙泉窑翠青的味道,亦有淡青色,瓷器表面多有刻印花纹,施釉不及官窑匀净,釉面也欠油润。

雍正豆青釉瓷器特点

雍正官窑豆青釉

到了雍正一朝中国青瓷史上这种釉色瓷器达到了顶峰。雍正官窑豆青釉柔和淡雅,色淡者若湖水,色深者略泛黄,釉面凝厚。

雍正民窑亦曾烧造豆青釉瓷器,但是民窑豆青釉瓷器色泽偏灰,釉色不纯正。民窑豆青釉瓷器表面多有暗刻及模印纹饰。

乾隆时期豆青釉瓷器特点

乾隆官窑豆青釉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乾隆官窑豆青釉的色泽较深,施釉不及粉青、东青匀净。传世品较康熙少,较雍正略多。以豆青釉青花装饰器物常见,纯粹的豆青釉器物较少。

乾隆时期民窑豆青釉多泛灰,釉层较薄,施釉不匀,器物多有模印纹饰。

清代豆青釉瓷器以豆青釉为地的瓷器也非常多,比如豆青釉地粉彩瓷器,青花瓷器等,都是二次烧造而成。

乾隆款豆青釉粉彩花蝶纹高足盘瓷器高:9.4cm,口径:16.2cm,底径:8.6cm,景德镇窑器。侈口,浅弧腹,竹节状高圈足。施豆青釉。盘内外饰粉彩折枝花果及蝴蝶纹。圈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单行篆书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