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印象中,赵高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有人说他葬送了大秦帝国,使秦始皇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二世而亡。

其实这是对赵高的偏见,赵高之所以冒死拥立秦二世胡亥为帝,实乃出于人之本性――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无关人的好坏。有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处于那种场景,你也会像赵高那样。

说实话,胡亥能登基为帝实乃李斯一手促成的,秦朝灭亡这笔帐不能算在赵高头上,赵高背着造成秦朝灭亡的黑锅已经3000年了,人们冤枉了赵高。要知道当时赵高只是一个中府车令,远不及丞相李斯位高权重,李斯如果不自私,当时杀赵高易如反掌。

在人们认知中赵高是个太监,其实这是影视剧的误导。

历史上赵高长得高大魁梧,完全没有太监的猥琐样,我们都知道太监是不能生育的,史料记载赵高有一个女儿和女婿,女儿没有留下姓名,他的女婿叫阎乐,掌管着咸阳城的大权。

赵高在23岁时进宫做了侍卫,能够当皇帝的侍卫长得猥琐肯定不行。实际上赵高长得高高大大身手敏捷,秦始皇很喜欢,于是就让他负责出行备马套车。

由于赵高手脚麻利不偷懒蹭滑,到后来秦始皇提拔他为中府车令(相当于交通部长),从此赵高就成了秦始皇的心腹之人。

随后秦始皇发现赵高的书法和刑律知识很丰富,于是就让赵高做了小儿子胡亥的老师,赵高尽心尽力教育胡亥,至于胡亥学不学赵高也左右不了。

转眼多年过去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5次东巡途中,突患暴病而死,临终前遗嘱赵高和丞相李斯:“立长公子扶苏为帝”。

赵高出于师生之情就劝李斯矫昭立胡亥,大家请注意,当时赵高没权利修改诏书,只有丞相李斯能办到。如果你是胡亥的老师你也会拥立自己的学生。赵高提议立胡亥是出于人之本能,胡亥能否当上皇帝是由李斯决定的,赵高只是尽本能提议罢了,。

接下来是李斯出于保住丞相之位才改了诏书。换言之,李斯没好处他也不会甘冒杀头的风险改诏书。李斯寻思扶苏称帝后就会组织自己的圈子,就会让心腹之人蒙括出任丞相,毕竟李斯不如蒙括在扶苏面前吃香。

随后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李斯和赵高出于本性改变了历史,李斯改诏书立胡亥为帝,赐扶苏自裁。

从根本来说胡亥称帝李斯功劳最大,从情理来说胡亥和赵高最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胡亥重用赵高实乃情理之中。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李斯和赵高政见不同,李斯也不允许赵高压他一头,二人明争暗斗,最后胡亥听从老师的话腰斩了李斯。

也就是说杀李斯的是皇帝,作为丞相的李斯,赵高没能力杀他。从另一角度来说,李斯矫昭早就该死了。

至于秦国的灭亡,实在是胡亥不作为造成的,和赵高关系不大。如果胡亥务正业也就没有赵高什么事了,秦国又怎么能灭亡呢?

这就好比商朝灭亡怪罪妲己一样,说妲己红颜祸水,历朝历代亡国之君总会找理由,自己不务正业却怪别人,拉不出屎怨茅坑!

我不是为赵高开脱责任,造成亡秦的局面,胡亥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胡亥不作不死,出于失望赵高发动政变杀了胡亥。

按照人们印象推理,赵高肯定会称帝,毕竟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赵高没有这样做,他按照礼仪选择了扶苏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子婴,这一举动恰恰说明赵高是有底线的人。

讲真秦始皇的儿孙众多,他完全可以选择一个三岁的小孩称帝,这样更容易掌控。可赵高偏偏选择了子婴,也许是赵高吸取了立胡亥的教训,绝不能再立一个昏庸无能之人。赵高看中子婴的是聪明好学,像他父亲扶苏一样宽厚仁慈。

然则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子婴不领情,误解赵高让自己当傀儡皇帝,这让赵高出乎意料。

子婴不按常理出牌,他完全可以答应下来当皇帝,等以后羽翼丰满再除掉赵高也不迟。

不知子婴那根弦搭错了,出其不意斩杀了赵高,以至于造成了内讧。

子婴杀赵高称帝不出三个月就被项羽杀了。

现在回想这些事,感觉是天理昭昭世道轮回,谁又能逃出宿命?秦始皇耗尽心力灭了六国,赵高曾是秦始皇灭的赵国人,赵高杀了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在赵国人眼中,赵高就是一位大英雄,是他报了灭赵之仇。

子婴杀了赵高,也算报了杀父之仇。

项羽杀了子婴,这就应了楚国灭亡时项燕发的毒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看来上天从来没放过谁!

文/秉烛读夏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