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元旦節,孩子們的興趣班沒有停課;又正逢期末要複習考試,所以假期倒是比平日裏作業量還要多出許多。

下午13:30就有大寶的數學課,可是到了13:00,他還有兩道作業題沒有做出來。大寶手忙腳亂的衝過來問我,正巧我在陪小寶睡得迷迷糊糊,自然對他這種類似奧數的題目,有些茫然。

圖片源自網絡

大寶急衝衝的建議說:“要不,我們去查查萬能的網絡吧!”

我直覺的反對,問他:“如果這兩道題做不出來,你會有怎樣的懲罰嗎?”

大寶搖搖頭:“沒有懲罰,只是作業沒有寫出來,很丟臉啊!”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拒絕了他去尋找網絡答案。

大寶頓時有些焦躁,氣哼哼的說:“其實,我們班裏好多同學都是這樣寫作業的。爲什麼我不可以?到時候就我自己沒有寫出來,你說難受不難受!”

看他一副心浮氣躁的樣子,我知道我再說什麼道理都沒有用。所以只是沉聲告訴他,“我認爲即便是沒有寫出來,也不丟臉。誰的作業都不是完全都能夠作對的,但是依靠網絡,看似寫對了,不過是給自己和老師造成錯覺,最終還是不會。自欺欺人罷了。”

圖片源自網絡

大寶沒說話,陰沉着小臉兒開始收拾書包。

在他出發之前,我又說:“下次你早一點兒寫作業,給自己多留一些時間來處理不會的題,這樣我會考慮讓你查閱一下答案,不過你寫過之後,還需要給我講一講,幫我掃掃盲。”

大寶不服氣的叨叨:“自己不會飛,卻非要讓自己下的蛋飛!”

我又氣又好笑:真的是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動輒開始懟天懟地懟父母,還習慣用一些網絡上的小段子來氣人。

不過,但凡是孩子有脾氣,我一般都會讓自己絕對冷靜,否則還真的要針尖對麥芒,青春期對更年期,吵得兩敗俱傷,何苦,何必?

圖片源自網絡

說實話,作爲這代孩子的家長,真的不容易。

如今的時代正是信息大爆炸的時期,網絡能量的巨大是有目共睹的。作爲家長能夠查閱到的東西,孩子也能夠在同一時期甚至是更早就已經知道;道理往往知道的比家長還要多;而對新事物的敏銳度和接受度還要比家長迅捷太多。

若是過去孩子到了高中,隨着自己知識量和社會性的增長,纔會開始對父母的權威產生質疑;那麼現在的孩子,到了小學的中高年級,就已經不知不覺中在各種知識通過各種途徑的充盈下,開始產生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社會觀,開始對父母的知識、見識、閱歷產生最爲質樸的質疑。

所以,家長的難,就難在要與時俱進,還要隨時保持站在孩子的前方。

孩子們正處在這樣一個信息迭更又自我辨識度不高的成長期,家長難免會跟在後面心惶惶、心慌慌。

圖片源自網絡

【在我心中,“拍照識題”是一把雙刃劍】

回到“拍照識題”這個話題上來。

一直以來我都認爲“拍照識題”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得當,自然而然方便快捷的能夠解決孩子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若是使用不得當,那麼就會成爲孩子懶惰的一種工具,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快速完成作業,何樂而不爲?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換種說法就是,人性中本就有惰性,在惰性可以得到足夠發揮的時候,有幾人願意繼續拼搏呢?成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所以,這個“工具”的使用,在孩子尚小、還沒有建立足夠自律的時候,更有賴於家長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圖片源自網絡

【家長會不知不覺中,在“拍照識題”中推波助瀾】

甚至,有時候家長會在孩子用“拍照識題”的過程中起到推波助瀾的反作用。

比如有些家長盲目的追求孩子作業的好與快,只求時間與效率,還會給孩子以許願,做完作業之後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可以隨心所欲。

可以說家長的願望是好的,甚至孩子展現的結果也是好的,卻在中間的過程疏於溝通和管理,於是孩子輕而易舉的就鑽了空子,使用“拍照識題”一類的工具,快速地完成作業,並且交給家長檢查的時候也都是正確無誤的。

圖片源自網絡

甚至有些家長在爲孩子檢查作業的時候,也是使用同樣的工具。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可以直接使用“工具”來做題。

這是皆大歡喜,家長高興,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時間可以盡情玩遊戲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這一切就像五彩斑斕的泡泡,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卻難逃夢滅一瞬間的黯然。

可惜,很多孩子看不到這麼遠,也不願想那麼久的未來,得過且過,享受當下,纔是他們的人生準則。

圖片源自網絡

【“拍照識題”中,家長有效的引導和適當的監督很關鍵】

所以,好的方法和工具並非不可以用,家長也不是萬能的,在知識更新換代如此之快的年代,只喫“老本”是不夠的。

但是如何使用,以及如何引導孩子使用,把“雙刃劍”中不利於孩子的那個利刃包裹上,把有利的利刃發揮最大作用,纔是最爲關鍵的問題。

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查詢,然後引導孩子,給孩子一個解題思路,或者讓孩子重新做題,而不是直接照搬的抄襲。

比如家長檢查作業的時候,不要僅僅追求結果的正確如否,而是有意識的引導孩子,看孩子解題的過程,還可以讓孩子給自己講題,來判斷孩子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

圖片源自網絡

其實對於新生事物,作爲家長沒有必要一棒子打死,直觀用自己的經驗來直接判斷“好與壞”,這樣只會增加親子間的矛盾,因爲這是兩代人或者不同時代人的觀念問題,會隨着時間的變化而不斷地變化,誰沒有青春年少過?

所以家長能夠辨識的看待問題,吸收精華,棄其糟粕,才能夠給孩子最好“言傳身教”的影響。

圖片源自網絡

另外,家長對於孩子,不必急於求成,也沒有必要盲目的要求所謂的“全對”。

作業本就是查漏補缺的一個過程,通過作業,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纔可以準確的判斷出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能夠有的放矢的幫助孩子有所提升。

所以,家長對待孩子作業的態度,更應該是放鬆的、和藹的。孩子作業不會,自己能解決就幫助孩子解決,若是沒有方法,只是焦躁的反覆重複或者火冒三丈,只會“欲速不達”,不如轉頭和孩子的老師或者專傢俬下溝通一下,尋找正確的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