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光山县大苏山净居寺

徐翔升

小序

2020年12月5日(10月21日)星期六下午,我们“逍遥游”一行五人,前往仰慕已久的光山县大苏山游玩了一回。待到地方,天已向黑,我们就沐着夜色游访了山上的净居寺,苏轼居住处,山顶紫云塔。是以记之。

正文

傍晚时分,我走进这座古寺。

这时,暮霭正淹没着人间,我却觉得,我正在暮霭里显现出来,被佛祖看见。

悄然回首,我高过了那山下的人间。

这里离人间很远,却被人间包含住。

宁静如此之深,光阴如此舒缓。

拍一拍衣衫,尘土缓缓落向尘埃里去,轰然作响,又寂寂无声。

豁然觉得,我刚刚来自人间;又豁然觉得,这会儿我已经远离了人间。

殿堂,楼台,亭塔,廊庑……这里的一切都在深浓的暮色里呈着暗影,将粗砺的世界构筑成一座深静的梦幻,让人相信着它就坐落在众生的灵魂深处。

旁边的草木,足畔的砂石,全都有如这一刻的我一样的显豁,静泊其中,无限空净。

豁然觉得,心上什么时候已是一座空山。

宁静的寺院里,氤氲着郁郁的香火气息,可以想见,白天里,山下人间有多少香客,心里满装着人间的烟火,来到这座寺院,来这里祈福,许愿。

这里远离人间,这里又深在人间。

此刻,这里的神秘之静,启人一种虚寂空无之觉,洗心浴魂。

忽觉得,此心和人世一样平安。随意地走一走,或在某一块碑刻前站一站,我的鞋底落净了尘土,接壤渺远。

漫踱流连,步步皆在佛境,跫音轻传,念念生莲。

心头上一静萌发,悄然漫向天地——那广大天地,都笼在我的一念之静里。

这里一定藏着一颗天地之心,让山下的尘世如许温软。

此身在此,交由天仁地慈养育着,该是命中一种深在的福分。

一切都呈着可期可待之亲,曾经远在的东西,全都失去了它们的远。

让人觉着天地的关怀都在这里。

一只黄鼬打眼底倏忽而过,让人惊悚,又瞬间心定,暗自生出一念猜想——它自哪里来?它向哪里去?——有与无就这样瞬时完成了更迭转换。

这一切,似与我有关,又似与我无关。

这却隐约证明了某种神秘的东西,世间有些东西,在有亦在无,在无亦在有,本在有无之间。

山门外,正红尘荡荡。

那山下人间,是我刚刚的放下。

我瞬间完成了看不到尽头的流浪。

夜色里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和尚,询问其法名,告知曰“心真”。心真年轻的身影站在面前,俊颜清骨,仙姿飒爽,就觉着他拥有一颗渺远的心,有着高于尘世的真。

他就站在我的面前,近在一问一答之间,却有着一种渺不可及的远,远于我印在这座院落里的现世的脚印,远于我看见的尘世,远于我缥缈的心境。交谈中,他的神情言语里似有一苇度生的慈航,一次偶遇的晤对,便可越过现世的红尘。

与之告别转身之间,我暗暗记下这里的一角屋影,揣进这里的一声虫鸣,留待将来去松下静坐,补缀被风尘扯破了的声音。

几棵古柏,黑影森森,在永在里描画着让人怀疑的永恒。

这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了一些事情。

这里的角角落落,幽静氤氲,可以埋葬某些事情,也可以复活某些心情。比如可以熄灭草丛里一些虫子的声音,也可以将草丛里那某种神秘的沉睡唤醒。

忽然没来由地想起了月光。

心头上就霍然升起了一轮明月,这时的山下世界正没在黑夜里,深不见底。

而我,正身心无限空明。

走出山门,暗自心惊——广大天地原本是我心上的一畦深在的宁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