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有這樣的熱評:

拆2中劉德華角色說是爲了救人,但其實只是想拆彈。做文職不一樣是在幕後爲救人奉獻?卻選擇在無法前往一線的時候反而去成爲一個恐怖分子轉而殺人。影片又“靈機一動”將計就計讓他誤以爲自己是個好人,最終“幡然悔悟”做回好人,犧牲自己阻止了一個完全由自己導演的災難(還炸燬了大橋,和環境污染)。最後大家還潸然淚下,彷彿對他歌功頌德。請問我是沒有看懂這部電影嗎?全場我都沒有共情感,看得無比尷尬

同時也有主持正義的網友出面反駁:

建議你換一個角度看,我覺得我和你觀影有一個區別感受作爲前提,就是我記得影片中主角並沒有表現出對救人特別執着熱衷的一面,所以我的理解從來就沒覺得主角是因爲無法在一線救人而走上歧途。結合最後女主角的回憶,男主角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自豪地告訴她“我是拆彈專家”,所以我理解是他對這份工作以及這個職務本身的熱愛。對於救人更多是他對工作的認真嚴謹態度和他對自己職業的認同感,以及體現他原來的善良。

還有一點我認爲他感到不能接受的地方是,他斷了腿之後他其實是惶恐的,他一直急切地想歸隊,以及那種不正常的樂觀,急切地訓練,都是因爲他感覺到了“被拋棄”的可能。記得他和搭檔喝酒的時候問他“他們會像你一樣求我嗎?”,然後他和搭檔放聲大笑,這裏“求”這個字和當時氛圍真的很妙啊,就是他一邊惴惴不安,一邊拔高自己的希望。

後來的偏激也合情合理,他失去了腿,失去了熱愛的工作,但是之前的樂觀下埋藏的惶恐,以及對自己能力的信心造成了已經被無限拔高的期望又碎裂,再者領導的言辭“不要浪費大家時間”這種話其實很傷人,且是對他能力不評估直接就否定他的價值。且一個優秀的拆彈專家,兢兢業業工作,但是殘疾了,被換崗位,同時自己的搭檔還晉升了,他和搭檔開玩笑說“我一直怕你超過我”,到了這時候這種落差感是巨大的。(如果無法理解就想想你是公司優秀員工,晉升機會最大,但某天你因爲某些心理疾病你領導要把你調到其他崗位,哪怕你努力克服了疾病的困難,求領導給你機會,但是他說你只是在浪費大家時間精力。)身邊人開始覺得他有病,他無法從女友朋友身上得到理解安慰,哪怕他們都盡力了,但是他在這種情況下只會更加痛苦。接下來女友說讓他看心理醫生,以及當時他的狀態說明了他心理健康存在問題了。一個由於現實落差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從而走極端的人很奇怪嗎?

接下來談救贖部分,起源於失憶。這個點很重要,因爲失憶後不記得以前的痛苦怨憤,所有的不公正待遇痛苦的遭遇僅僅只是從別人嘴裏聽說。他更多的是迷茫,他笑中帶淚地和女主說“就連我愛你我都分不清是真是假”。但是他之前依然選擇接近女主,是因爲他失憶後沒有什麼判斷選擇的依據,更多隻能順從感覺。當然電影中也有鋪墊,失憶可能會導致變一個人,女主植入記憶之類的。而且他一直是搖擺找不到歸屬的,回到復生會後發現女主騙他,他摘下手錶,看到昔日同事被虐殺,他說他依然會心痛,會痛苦所以又帶回了手表。他的轉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電影也不可能像小說電視劇花大量筆墨去刻畫去加深觀衆映像,但是也做足了鋪墊了。

你可以發現在他被警察抓之後,他哪怕搶了槍也一個人都沒殺,點燃粉塵逃離追捕前他向天花板開槍讓所有人都出去。所以你理解的“性本惡”我覺得不是很合理,他是因爲心理問題轉惡,失憶後,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他不記得了,那麼這個善惡就開始搖擺不定。更多的是失憶後他想找到自己的歸屬,他也是迷茫且漂浮不定的,就看正邪誰更能爭取到他的立場罷了。最後他也告訴搭檔“我回不了頭了,你知道我什麼意思的”,他的搭檔也明白,沒有多勸。沒人歌頌他是英雄,沒人因爲他做了一件好事就大肆讚美他,女主在辦公室說的兩個字很合理【贖罪】。

事實上他也不止做了一件好事,至少他以前做了很多件。只能說人性是複雜的,不要簡單以對錯衡量一切,感性的東西不像1+1=2這麼絕對肯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