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农村不同于城市,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封闭的圈子。圈子里最为人乐道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邻里情!对于每一个村民来说,家庭中难免会遇到“白事”或者“红事”,由于礼仪程序复杂,需要人手也更多,因此,自古以来,农村红白事少不了“执客”与“忙客”。

不过,相比农民办红事,忙客需要主家人登门去请不同,农民办白事,忙客不请自到,这也是不成文的规定!当然,在逝者为大的观念下,农民办白事,也是为了缅怀以及告别,村民自发前来帮忙,一方面是为自己,另一方面也是送别曾经的挚友以及乡亲!

在农村,倘若说还有多少传统习俗传承下来,或许也只有办白事的各项程序了,在农村办白事礼仪程序复杂,规矩也比较多,比如说,“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然而,最近几年,不少地区的农村,在办白事上出现了很多大跌眼镜的现象,尤其是这3种“荒诞”的行为愈演愈烈,对此不少农村年轻人表示,这些陋习也该管管了!

笨重又昂贵的棺椁再次被追捧,表面孝顺现象泛滥

俗说说“五十望人,六十望棺”,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入土为安,在生前要为自己准备身后事,往往要积攒下自己的“棺材本”,为的也是体面的离开!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葬改为火葬后,过去多年,在很多农村,老人过世也就只用骨灰盒下葬!

然而,近几年,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多,表面孝顺现象再次增多,一些老人生前无人床前尽孝,死后子女却要博取孝顺的名声,也不满足于现行风气,而是花大价钱去买笨重又昂贵的棺椁。这种“生前不孝,死后乱叫”的现象,显然是对移风易俗,核心价值观的挑战,是不可取的“伪孝”行为,也该有人管管了!

农村办白事,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现象该管管

说完不少地区农村办白事的“伪孝”现象,不少地区,白事上还存在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在过去,办白事比较简单,也很纯粹,就是为逝者做最后的告别,虽然也会请厨,但是,一般都是从简!

然而,最近几年,不少地区,农村办白事成了另一种的炫富,不仅,烟酒花销更多,各式各样的饭菜,也让参加葬礼成为了一种“主家炫富”的聚会,失去了原有的风气,也助长了不良习气,这也让附近的村民感到不适应,毕竟,农村办白事也有攀比现象,这一下子提高了档次,自然要增加村民的负担了!

农民办白事最为“荒诞”的行为,请来了歌舞团,劲舞助兴辣眼睛!

在很多地方的农村,随着移风易俗的推进,过去游走在乡村的唢呐班也没了踪迹,替代为音响!这的确,也降低了村民的负担,减少了朋情的花销,没有了唢呐钱,大家还是很满意的!

然而,这几年,不少地区农民办白事,美其名曰“喜丧”,要花大价钱去城里请歌舞团前来表演助兴,这一个个光鲜亮丽的女子,情歌唱起来,热舞跳起来,惹得不少村民捂眼睛,不敢直视!

可是,葬礼是一项肃穆的仪式,是一种对逝者的追思与悼念,这种现象显然不合时宜,也破坏了葬礼肃穆寂静的氛围,真的好吗?

最后:

农村办白事,需要传承的是体现孝道的优质文化,而非乌烟瘴气的不良习气!对于这些陋习,也该有人管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