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千千万,可真正走心,反映大家关注的话题,能深入打动人心的好纪录片却是少之又少。

中国人喜欢美食,喜欢喝酒。为什么反映美食文化的纪录片一个接着一个,有关酒文化的纪录片却一个没有呢?

不用担心,最近有一部纪录片火热上映,名叫《醉美中国》,从片名不难看出这是一部与酒有关的纪录片。

《醉美中国》作为第一部反映酒文化的纪录片,以人文情怀娓娓道来,揭开了中国人喝酒的神秘历史,深入浅出讲述酒的制作工艺以及千百年形成的酒文化。

以酒说人生,酿酒和生活一样同样需要仪式感,用厚重的情感承载着五千年的酒文化。

任何影视作品归根结底是视觉盛宴,也是文化的输出。正如《醉美中国》一样,把酒作为了主题,每一集讲述一个故事。

说的是古越龙山、舍得、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品牌酒的制作过程,但行云流水的画面背后,更讲述了千百年来与酒有关发生的感人故事。

好酒要细品,每一口都有丰富层次感,而好的故事也同样如此,有历史,有情怀,更有家国天下。

酒的起源

中国人喜欢酒,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发现野果自然发酵可以酿成一种美味饮品。

在古人看来,酒是上天的馈赠,而国家大事无非两件,一是祭祀,二是战争。这种能够让人进入微醺的液体,可以直通神灵,无疑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最佳祭品。同时为了祈求战争胜利,美酒也是最好的庆功品。

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最早留下名号的酿酒师叫做仪狄。在《战国策》中进一步说明: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由此可见,虽然仪狄并非酒的发明者,但改良了制酒工艺,将糯米发酵加工,形成“醪糟”,其外观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做主食,而产生的清亮汁液就成了酒。

这种工艺至今在民间仍然广泛使用,被称为米酒,过滤二次发酵后,色泽偏黄,又被称为黄酒。

因为味道醇甜,酒精度数低,米酒深受妇孺喜爱。说句题外话,小编当年就曾喝这种米酒醉了一天一夜,可见后劲也是相当惊人的。

酒的酿造方法

中国人喜欢酒,千百年从未停止对美酒的追求,不停改良制曲酿酒的工艺技术,就为了喝到更醇香的美酒。

在《醉美中国》中,就提到古人酿酒的方法。

根据遗留下来的汉代的画像石还原酿酒情形。酿酒是一项艰辛枯燥的工作。

首先酿酒师要采集天然植物制作成曲块,然后放置一年之后方才使用,在具体酿酒时,一人要不停加柴烧饭,控制米饭生熟程度,然后将曲汁过滤到米饭中去,均匀搅拌等待发酵。

经过漫长的发酵过程,美酒终于诞生,但这只是完成了一半工序。还要把酒液倒入绢袋之中过滤,而后才能装入酒瓶中供人享用。

在《醉美中国》中,生动了还原了整个酿酒的过程,从祭神、到浸米蒸饭、落缸搭窝、乃至开耙发酵,完整地呈现出来。

酿酒师如数家珍,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将历史与传统融入每一滴酒水,让大家对酿酒有更深度的认知。

酒不仅是饮品,更是国魂

人生无非生老病死,从出生开始,人们就和酒结下渊源,以酒庆贺新生,以酒寄托哀思,以酒挥洒豪气,以酒承载文化。

每一滴酒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段酒话都演绎着人世间的恩怨情仇。

从酒桌座次到行酒令,从喝酒习俗到说酒话,《醉美中国》讲述的是酒,更探讨了酒和人的关系,以中国特有的“道法自然”的人文理念,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内核,打破了以往遥不可及的固壁隔阂,让更多人在酒中品出酒文化的韵味。

《醉美中国》不仅是对酿酒工艺作出的深入探索,更是对酒历史、酒文化的深度探讨。在垂涎欲滴的同时,思考什么才是中国传统文化。

爱酒的朋友不妨看看这本书《图解酒经》,这里有你想知道的酒文化,强烈推荐阅读。不过最后要提醒一句“微醺胜买醉,好酒莫贪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