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不合群的人?

在一群人的聚会闲聊时,沉默不爱说话,显得笨拙或冷漠;比起一群人聚会,他们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被迫参加集体活动后,一定会需要一个独处时间来恢复能量;没有太大的社交恐惧,但更享受独处的时光......

“闷”“孤僻”“不合群”“社恐”“傲慢”“不爱说话”是很多人给他们贴的标签,但这并不能完全定义他们

不合群的人常常被别人低估,认为他们不能取得什么大的成就,大家的焦点都会不自觉落在那些能说会道,懂得自我展示的人身上。

但这个社会,能爬到顶峰的是少数人,而这些“少数人”,也必然拥有不合群的特质。

在这社会,你能获得人脉资源,从来不是你因为和不合群,而是因为你拥有能够得到别人认可的价值。

这几类人,看似不合群,但其实很优秀,遇到了值得深交。

1.知道自己要什么,目标感清晰的人

想起大学时,班上一个不合群的女生。

平时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在大家打游戏、看剧、逛街打卡的时候,她在学习。

在大家想着逃课,出去玩的时候,她大学没有缺过一次课。

更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她从入校以来,每天的作息安排自律得可怕。

雷打不动地六点起床,出去跑一圈步,然后去图书馆学习,日常上课,晚上睡觉前,看一小时专业相关的书。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大四,当大家在为找工作、实习苦恼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一名保研生。

在大家混着大学生活,对未来没有规划的时候,她早已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自己的目标上

比起一群迷茫没有方向的同学,显然她更加清醒。

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目标一直坚持努力着。

2.有自己原则,自律性极强的人

这里,说说我的老板,30出头就做到了总监的位置,全公司上下都听他的,他的眼界、资源、野心、财富都比我大。

有一次我问他的心腹:“杉哥,咱老板成功最大的秘诀是什么?”他笑了笑说:“就两个字,自律。

这话确实不假,我跟了他2年,每天我到的公司的时候,他已经坐在办公室位置上了,从未缺席,而且,我也没见过他在公司娱乐过哪怕一分钟,并且,在我们中午的休息时候,他基本上都在电脑桌前度过,也许是享受着一个人的独处,也许是在反思工作。

有自己的原则,自律性强,办事效率高,让人觉得没有什么事可以难住他。

3.看似不合群,但总能”成事“的人

湖南女生周雅,以前在电视台做记者,进入单位后,顺理成章的做了宣传工作。

平时做做动态信息,但领导要求总是高,时不时要周雅做个专题报道,一起做事的同事面对这种情况老是抱怨,“头疼,不知道写这么多有什么用。”

但周雅却是一如既往的认真,用心采访、用心拍摄、用心梳理文字。在大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她总是能够找到方法,写出一篇篇感人的报道。

工作之余她也自己写作,可以说,写作已经渐渐成为了她的习惯。理所应当,她的作品也在报刊上时不时发表。

周雅的不合群,反而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为理想奋斗的样子,总是很美

你看,不合群的人,也有吸引人的地方。

余华曾在一本书中写过:

“我不再装模做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意以耻辱为代价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年龄越大,我们会觉得时间越宝贵,与其去维持泛泛的社交,不如做实实在在做对自己有益的事。

而等你拥有高价值的时候,就不是你找人,而是人找你了。价值高的人,人缘总是极好的

有这3种特质的人,如果遇到,记得深交。#职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