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联欢

图:来自网络

“火树银花不夜天”吟咏着这形象而美丽的诗句,新年狂欢的那些年少时光,便萦绕在记忆的屏幕,常常穿越时光隧道,触景生情。

现实生活中,每当在一阵砰啪的响声里,观赏夜幕上那些绚烂多彩的烟花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走进我们那自制简陋“烟花”的年少时光。

在我们的年少时光里,农村还没有“烟花”一词,只有用“花筒”“刺花”一说。“花筒”和“刺花”在我们今天日益富裕的日子里,早已被淘汰。

因此,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听说过,但绝对没有真切的体验,也很难想到其制作过程,更无法理解那种简陋的“烟火”对我们是一种怎样的诱惑和向往。

“少年心事当拿云”,热爱与迷恋就会产生惊人的动力。正像今天的少年迷恋手机和游戏,沉醉网络不知归路,我们的年少时光里迷恋自己制作一些玩具,冬天我们喜欢做两件事,一是做“转拉牛”(陀螺);另一件事就是做“花筒”过新年。

做“花筒”工序很复杂,并且非常费力耗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几乎要忙活一个冬天。

第一道工序是制作“花筒”,就是能装火药的外壳。找一块老式的青色砖头,大概比现在常用的红砖要厚2厘米,把砖头做成长方形,如果追求美观,最好做成正方形。

然后,在砖头的中心画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圆,然后,用坏了的剪子、小刀,甚至铁钉,慢慢地在画好的圆中挖凿。那时候生活条件差,一般家庭连一把铁锤也没有,更不用说凿子了。

当时,凭借这些简陋的工具,挖好一个“花筒”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程。我们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商议好轮流作业,人闲工具不闲着,一入腊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几乎把所有的节假日和上学的课余时间,都用在这件事上了。

工具简陋,速度之慢,简直就是蚂蚁啃骨头,一点点,一块块,贵在坚持,直至把整块砖头几乎要凿穿后,剩下很薄的一层,翻过来,在那个圆洞中心,钻一个豆粒大小的孔,“花筒”的外壳就做成了。

年少时光是疯狂的,少年的任性是可怕的,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的痴迷是难以理喻的,什么枯燥乏味,什么耗时费力,什么外界阻力,统统都无法阻止他们的沉迷与执着,几个人的持久战,持之以恒,一往无前,一般都会在腊月二十前把“花筒”做完。年少的狂热便在凛冽的寒风中慢慢释放,心中贮满欣然与期待。

做花筒”的同时,第二道工序早已展开,大家分头去准备制作“火药”的硝。“硝”,当时在农村,大人孩子都知道它的用途:能做火药。最近我请教一位化学老师才明白“硝”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能够制造炸药。

今天“硝”对我们成了非常陌生的东西,去年愚伯的自留地发表了一篇写农村“扫硝”行当消逝的文章,很多网友都不知道“扫硝”这一行业,更不知道“硝”的用途。

然而,那时候“扫硝”很挣钱,因为做“爆竹”“提留筋”(一种燃放刺火花的春节供小朋友玩耍的东西)都要用“硝”。大人“扫硝”挣钱,小孩子刮硝做“土烟花”,是当时最流行的事情。

时过境迁,现在我们很难见到“硝”了。原因在于生长“硝”的环境没有了。那时候农村大多是几十年的老房子,基本是下层有半米或一米的砖基础,上面是用土坯做成,在岁月的风化中,渐渐产生了硝。

在那些房子底层的砖上,冬天便密布着一层白色的东西,刮下来,像化肥,像白糖,像雪粒,这就是我们做烟花需要的重要物资“硝”。乡村里那些年岁久远的老房子砖与土坯之间常常被“扫硝”人扫出一道深窝。可是,砖上的白色的“硝”大人是没有功夫收集的。

于是,砖上那些白色的粉末,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这白色的“硝”,用玻璃渣小心翼翼地刮下来,下面用破碗叉接住,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们天天收集,晒干后以备配制火药。

有了“硝”,配制火药还必须有木炭,我们在帮助大人烧火做饭时,便留心把木材燃烧后的黑色的余烬,一点点收起来。有了“硝”和木炭,然后,把两种东西细细碾碎,按照一定的比例,兑好,放“花筒”的火药就配置好了。

经过漫长的准备,熬过焦躁地等待,在零星的鞭炮声中,新年姗姗走来。我们迎着新年激动地奔跑。“放花筒了!”我们欢呼雀跃。

小伙伴中心灵手巧的,便把花筒倒放,先在里面铺上一层纸,装上事先配制好的火药,分层撒一些粗盐,慢慢压实在,最后用一张厚一点的硬纸封闭好,然后,把花筒翻过来,在那个豆粒大小的孔中,安上引信“通常用鞭炮的捻子”。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燃放了,随着火柴的刺啦一声,引信便像红色的小虫,迅速爬起来,一眨眼,引燃了花筒内的火药,只听“噗呲”一声,火树银花喷薄而出。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望着喷涌向上的火花,听着噼啪作响的声音,苍天做屏幕,大地做舞台,我们心潮澎湃,载歌载舞,那是年少时光里童心童趣的狂欢,那是经历过劳作和付出后的欣慰,那是我们那一代人欢度新年的独特剪影。

实在不敢想,尔后我们经历了一个神奇的社会变革,生活水平提升的速度出人意料,那些老房子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拔地而起的是林立的高楼。那里还能去找“硝”啊!即使今天“土硝”遍地,谁还稀罕?今天的孩子们恐怕没有愿意费力耗时制造“土烟花”的吧?可是,没有对比,就难以发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是多么的幸福。

然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知道,那些自制的“花筒”能不能申请物质文化遗产,可放“花筒”过新年的年少时光,我们那一代人却难以忘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