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在最初的授衔方案中,元帅不止十人,除了我们熟知的十大元帅外,周总理、少奇同志、小平同志也都被拟授元帅军衔。

在众多的元帅中,还有一位领头的元帅,是为“大元帅”。而大元帅的人选,正是用兵如神的毛主席。

然而,毛主席得知自己被拟授大元帅,坚决要求辞掉这份殊荣。他甚至表示,不仅不要大元帅军衔,连勋章也不要。

辞衔之事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一致认为,毛主席当大元帅是实至名归,所以纷纷谏言,希望毛主席接受大元帅军衔。

如果毛主席都不能授大元帅军衔,还有谁能授?

彭老总、罗荣桓元帅、宋任穷上将等开国将帅决定当面劝说毛主席。

认真倾听将帅们的谏言后,毛主席依旧坚持己见。可将帅们也没放弃,仍试图说服毛主席,毛主席只好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

听到这话,将帅们顿时恍然大悟,毛主席辞帅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希望做一个好的表率,以便评衔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连毛主席斗辞掉了大元帅军衔,其他人自然不便再在授衔问题上斤斤计较,如此,授衔工作的压力势必大大减轻。

授衔工作非常繁重,为了减少授衔的工作量,同时也为了让授衔更加纯粹,毛主席又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

毛主席说:“依我看,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如此一来,那些已经离开军队的将领们,都不在授衔人选之中,参与授衔的人数大大减少,授衔工作量自然也就大大减轻。

当然,毛主席提出的这条原则,准确地说,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权威意见,并不是一条必须严格遵循的铁律。

事实上,在一千多位开国将帅中,也有一些人授衔时已经离开部队,比如陈老总,建国后任上海市长,但还是被授予元帅军衔。

除了陈老总,还有一位开国上将,他不仅授衔时已经离开军队,而且当年也没有参加长征,但毛主席还是建议授予他上将军衔,称“要么不授,要授就授上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位上将名叫阎红彦,陕西安定(今子长)人,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早年只读过半年私塾,便因无力交学费而辍学。

1920年,年仅11岁的阎红彦外出谋生,先是到陕西军阀王保民的岳父家干活,因被毒打出走,后在陕北神木、府谷一带靠打短工生活。

虽然生活贫困,但阎红彦志向远大,不甘心一辈子穷困潦倒。1924年,年仅15岁的阎红彦参军入伍,从此开启了传奇的军事生涯。

招阎红彦入伍的是李象九,受过进步思想熏陶,在李象九的影响下,阎红彦迅速成长,找到了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并于1925年入党。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当年10月,阎红彦毅然参加清涧起义。这场起义在陕北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点燃了陕北群众的革命斗志。虽然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打开了陕北的革命新天地,一发不可收拾。

起义失败后,阎红彦前往山西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工农武装,后组建红军陕甘游击队,率部挺进渭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为革命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阎红彦历来被视为陕北红军的创始人、代表人物之一。

建国后,阎红彦历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委书记、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等职。大授衔时,阎红彦正担任四川省副省长,已经远离军队。

可毛主席考虑到阎红彦是陕北红军代表人物之一,而陕北红军既没有元帅,也没有大将(徐海东大将只能算陕北红军的半个代表人物),如果还没有上将,多少有些不合适,所以建议授阎红彦上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