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网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对新基建的范围进行界定,指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明确了新基建的范畴。众所周知,5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成为新基建的重要代表。

以此为契机,我们认为“新基建”作为国家战略和行动路径,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机遇的重现。新基建是产业新形态和新趋势的催化剂,尤其是在无人驾驶方面,伴随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的出现,无人驾驶的浪潮被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无人驾驶也从此前的单车智能,延伸至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因此5G无人小巴应运而生。面对新基建大环境下无人驾驶企业的影响,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兼CEO于骞给出了一个“将无人驾驶带进现实”的答案。

轻舟智航Robo-Bus

中国Robobus领跑者,智能仿真加速无人驾驶带进现实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追赶前沿、不断创新,是摆在时代面前的重要课题。 什么样的企业和产品更适合成为“领跑者”?必然是技术全球领先、拥有独特业界视角、可快速商业落地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

作为一个始创于硅谷的全华人团队,轻舟智航在2019年回国成立之时就被烙印下科技明星的标签,这家公司的四位联合创始人悉数出自全球公认自动驾驶领域排名第一的 Waymo 团队。不负众望,轻舟智航走出了一条区别于传统自动驾驶产业的独特技术路径:轻舟的定位是聚焦自动驾驶的核心软件,打造能够应对城市复杂环境的无人驾驶方案。面向城市开放道路的无人小巴 Robobus,是其落地的第一个产品。以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为核心能力,借助可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将工程师时间转化为机器时间,形成一个“自动化规模生产的工厂”,让无人小巴的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动学习,从而规避诸多自动驾驶实际应用的边界化难题。

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难题在于产品的虚拟化程度仍然匮乏,道路测试上解决的问题远远不足现实道路所遇到的难题,例如恶劣天气、多变的路面环境、来自于其他司机不同的驾驶习惯等,当这一类问题摆在传统自动驾驶面前时,诸多解决方案仍处在“假设”的层面,但是轻舟智航要做的,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常态化突破。

轻舟智航的四位联合创始人均来自 Waymo,可以说是掌握了最前沿 Robotaxi 的核心技术。Robobus与Robotaxi一样是应用于公开道路,并且轻舟的Robobus正在开展多地部署,仿真测试的应用更加重要。利用仿真来辅助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今天在行业内也已成共识。不少公司都在投入开发自己的仿真器,也有像微软一类的大公司将一些仿真器开源出来。

回顾 Waymo 的经验也可以看到,仿真测试相比于真实路测有极高的扩展性。2019 年 6 月,Waymo 对外公布完成 1000 万英里路测时,其在仿真环境下累计的测试里程已经超过 100 亿英里。也就是在同等规模的时间投入下,Waymo 的仿真、路测比做到了 1000 倍。但是真正利用仿真撬动有价值的大规模测试,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汪堃告诉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仿真系统要能够高度精确地还原车辆在真实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只有做到高度精确还原,车辆在路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在仿真环境中复现,而在仿真环境中测试通过的算法在真实环境下也才能跑通。

做到高度精确还原并不容易。2016 年,汪堃就加入了 Waymo 的仿真团队,他当时还是 从Google 中国直接入职 Waymo 的第一人。刚加入时 Waymo 仿真团队时,这个部门还只有五六个人,他亲历了 Waymo 仿真测试从零到百亿英里的增长。为了使仿真测试系统与自动驾驶车载系统高度一致,轻舟首先开发了一套自动驾驶底层系统 Car OS,这套 Car OS 被同时部署在车端和仿真系统上。

这也是为什么仅仅一年时间,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小巴项目在苏州正式落地,目前轻舟智航已在国内多个城市落地无人小巴项目,智能仿真系统能真正让轻舟智航在多地远程的开发中拥有极高的迭代效率。

轻舟智航Robo-Taxi

发展5G+V2X车路协同技术,无人小巴有望最快商业化应用

今年以来,搭乘新基建的快车,全国多个重点城市加速布局智能网联,谋求在万亿市场中抢得头啖汤。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全国智能网联示范区已超过40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3个,工信部授权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11个。宏观层面,全国智能网联产业争夺进入新的阶段;微观领域,各城市在积极布局的同时,也在探索各自的产城融合路径,比如苏州相城区搭建起大量的示范应用场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苏州首条5G无人小巴,公交线路路程超过4公里,设置5个站点,涵盖苏州高铁新城的会议中心、购物中心、高铁站、轨交站、商业办公楼等地,这也是目前国内覆盖范围最大的城市开放道路5G无人小巴项目。

轻舟智航政府事务总监张晓超分析,无人小巴支持区域内的固定行车路线,沿途根据需求设立站点,满足日常短途出行刚需。而高铁新城智能网联公共测试道路的建设,也为无人驾驶的落地提供了绝佳的场景。张晓超认为无人小巴是5G+V2X车路协同的首选落地场景。无人小巴车速在20km/h至50km/h,这样的中速运行技术端安全可控。无人公交行驶的路线是固定的,早期路端设备的建设范围及成本更可控;此外,路端设备的部署往往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而无人小巴多人出行的属性意味着具备更高的社会效益。

5G+V2X能为无人小巴带来更强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基于5G网络和车路协同信号控制及优化算法,可使无人小巴提前获取红绿灯信号,智能控制行驶速度,减少红绿灯等待时间。或者主动控制交通信号灯,做到延长绿灯或让红灯转绿灯,实现公共出行的“一路畅行”。即使面对穿行人车混杂的路口、后车加塞、电动车“鬼探头”等情况,也能沉着应对。

要知道,5G+V2X车路协同是未来自动驾驶场景的核心旗帜,相对于升级优化传感器而言,车联网具备的安全指数要更高,自动驾驶汽车与红绿灯、路况、其他汽车之间形成互联,能够完成更加高效合理的行驶调度,解决很多人工驾驶无法避免的驾驶难题。除此之外,坚持 “高配低打”战略是轻舟智航无人小巴快速落地的关键节点,以Robo-Taxi的技术创造Robo-Bus,在固定化的低速行驶场景中无限放大无人驾驶的技术优势。

轻舟智航技术路径及商业应用协同战略

轻舟智航无人驾驶小巴“开”进万亿级大市场

据麦肯锡公司预测,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到2030年,仅国内无人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就将达2300亿美元,基于无人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26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这就是一个万亿元以上,甚至接近2万亿元的庞大市场。而目前全国范围内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低级城市数量接近400个,总规划投资金额超过3万亿元,因此能够很好的带动轻舟智航的城市“微循环”智能公交的发展,而轻舟智航无人小巴或许会是真正实现在公共道路中完成公共服务的首款无人驾驶产品。

在新基建浪潮下,轻舟智航不断朝着无人驾驶产业进行纵向深入,一方面轻舟智航打造的是应用于城市复杂交通场景的无人驾驶全新应用生态,另一方面是将安全的无人驾驶真正带进了现实。同时,随着新基建在城市的推进步伐,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已经在全国多个地点正式发力,而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轻舟无人小巴形成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伴随智慧城市的建设,轻舟智航正在逐步拓展更多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的落地场景,围绕新基建核心,赋能智慧城市来自世界前沿科技的智能体验;在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架构中,车路协同、车车协同的智慧交通系统在逐渐建立健全,有了这类5G技术的融合,让无人驾驶技术的感知距离、感知范围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从而提升轻舟无人小巴的安全性。由此看来,轻舟无人小巴或将成为第一个无需安全员的无人驾驶产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时移世易,中国的一举一动已经不止于影响着国内未来的发展,更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牵动着世界的心弦。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无人驾驶推动着城市体系变革,在滚滚历史洪流中,不断向前。注:图文来源网络投稿,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联系汽车之声客服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