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公布了印度近20年来的坠机总数,从2000年到2020年中旬,印度一共有176架战机坠毁。虽说坠机的绝对数量相比此前大幅减少,但是依然稳稳地成为了世界第一,甚至就连美俄都汗颜。虽然印度军方解释称这是印度空军飞行训练强度大,但是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战机频繁坠毁的元凶是其空军糟糕的后勤保养能力,以及战机老化导致。

以印度的米格21为例,为了提升本土航空工业能力,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印度引进了米格21战斗机,并由苏联援建的配套生产厂进行印度本土化生产。截止1985年米格21停产,印度空军一共获得了超过940架米格21战机,换句话说,即便是印度最新的米格21战机,其服役时间也已经超过了35年。作为一款二代战机,其机体寿命本就较为有限,超过35年的服役期,可以说超过了米格21服役的极限。

通过印度近20年的坠机表可以看出,米格21累计坠毁了79架,在所有坠机型号中排名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虽然一共有940余架米格21战机,但是截止目前为止仅仅是事故损失以及坠毁就超过了500余架,在服役期内一大半战机都是事故损失,可能也仅有印度一家了,而其采购的40架海鹞战斗机直至退役也仅仅只剩下了11架。而坠机排行第二的是米格27攻击机,同样是一款经典战机,其在大名鼎鼎的米格23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降低标准,替换掉原来的昂贵电子设备,简化机体操控并加装装甲最终开发了米格27这个型号,然而在20年的时间里,米格27坠机数量高达26架。

除了机体老化外,印度的后勤维护能力也存在严重缺陷,至今为止,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也未能彻底掌握三代机的生产技术。其本土化生产的苏30MKI战斗机长期妥善率不到40%,并且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有10架苏30MKI战机坠毁,其中一架在正式交付之前进行试飞时坠毁。同时有百余架苏30MKI出现了机体缺陷,印度方面表示,一些苏30MKI机体出现了裂纹,而俄罗斯方面指责印度生产的国产零件在质量方面有缺陷。

作为一款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重型战斗机,技术方面侧卫家族可谓是极为成熟。由此可见,如此低的妥善率主要还是印度制造的零件以及后勤维护方面出现问题。让印度无奈的是,斯坦航空公司是当前印度唯一有能力生产先进战斗机的公司,同时大多数战机的维护保养工作也由斯坦航空公司负责,这也是印度战机事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0年的时间坠毁了176架主力战机,对于一些中小国家来说可能是空军的全部家当,用20年摔掉一支空军来形容印度丝毫不过分。值得一提的是,这176架战机仅仅是印度空军主力机种的坠机数量,并不包括直升机、教练机、运输机等其他机种,其实际坠机数量远远超过这一数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