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國會大廈被佔領,200多年前華盛頓曾爲它安放基石

美國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爲支持特朗普進行示威活動。隨後,示威遊行轉向暴力傾向,部分抗議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並攻破了國會大廈,議員們被緊急疏散。

從1800年以來,國會大廈一直是美國政治的象徵,國會會議在此召開,歷代美國總統亦在此宣誓就職。然而在其兩百多年的歷史上,國會大廈被抗議者佔領實爲罕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凱特蘭·柯林斯(Kaitlan Collins)在推特上說:“美國國會大廈今天被佔領,這是自1814年英國人襲擊並對國會大廈縱火之後的首次。真是可恥。”

美國國會大廈被抗議者攻佔引發的政治動盪讓全球關注,而拋開政治本身,這棟百年建築的命運同樣也令人揪心。

爲什麼是“Capitol”,不是“Congress House”

說起美國國會大廈(United States Capitol)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期。

1791年,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選擇了現在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作爲國家的首都,並邀請了法國著名建築師皮埃爾·查爾斯·朗方爲其進行規劃。

朗方提出將國會大廈建造在國家廣場東端海拔25米的詹金斯山(Jenkins Hill)上,用他的話說來說,這座小小的山丘就像“一個等待紀念碑的基座“,而這就是今天人們熟知的“國會山(Capitol Hill)”。

很多人好奇,爲什麼國會大廈的英文名是“Capitol”而不是“Congress House”。據說這是由托馬斯·傑斐遜提議的, “Capitol”一詞來源於拉丁文,與羅馬卡比託利歐山上的朱庇特神廟有關。而自那時以來,許多美國各州首府的政府建築也開始沿用“Capitol”一詞,儘管的確常常出現“Capitol”和“Capital”的拼寫錯誤(前者指的是政府機構所在的建築,後者指的是整個首府城市)。

1793年9月18日,國會大廈建設開始動工,在奠基儀式上,喬治·華盛頓總統親自爲其安放了基石(確切的安放地點現在已無法考證),舉國爲新時代的到來而歡慶。

1793年9月18日,國會大廈建設開始動工,喬治·華盛頓總統親自爲其安放了基石。

然而,與華盛頓特區許多重要建築一樣,1812年英美戰爭爆發(又稱爲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1814年英國佔領美國的緬因州,並且一度攻佔美國首都華盛頓,還未完工的國會大廈遭到了英軍的嚴重燒燬和破壞。

1814年,英國佔領美國的緬因州,並且一度攻佔美國首都華盛頓,燒燬了美國國會大廈。

隨後幾十年間,國會大廈經歷了無數次重建、修復及擴建,一直到1892年,該建築基本上達到了目前的規模和外觀。

今天的國會山上除了國會大廈之外,還包括六座主要的衆議院和參議院大樓、三座國會圖書館大樓、最高法院大樓、美國植物園和其他設施。站在國會山遠眺,還可以看到1.4英里外的華盛頓紀念碑和2.2英里外的林肯紀念堂。

“出鏡率最高”的大穹頂

整個國會大廈佔地超過150萬平方英尺,是一幢全長233米的三層平頂建築,以白色大理石爲主料,中央是一座高高聳立的圓頂,也分三層。兩側的南北翼樓,分別爲衆議院和參議院辦公地。

國會大廈的東階通常是舉行總統就職儀式的地方,從1829年安德魯·傑克遜總統就職之時到20世紀末,大多數總統就職儀式都是在這裏舉行。偶爾也有例外,里根總統和克林頓總統均在國會大廈的西階舉行過就職儀式。

獨立戰爭時期,美國資產階級在擺脫殖民地制度的同時也極力想擺脫代表着“殖民時期風格”的歐洲建築式樣,但美國又沒有悠久的傳統,因此只能從希臘、羅馬的古典建築中汲取表現“民主”、“自由”與“光榮獨立”的元素。美國國會大廈就受到了巴黎萬神殿的啓發,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代表。

美國國會大廈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代表。

國會大廈的設計一共經歷了12位建築師,其最早的設計圖紙是由建築師威廉·桑頓(William Thornton)繪製的,他於1793年贏得了美國國會大廈的設計競賽,並且構思了標誌性的中央圓形大廳(Rotunda)。但由於資金和物資短缺,以及1814年英國人放火。圓形大廳直到1824年在建築師查爾斯·布爾芬奇(Charles Bulfinch)的接棒下才建成。

圓形大廳牆上掛着的油畫,分別展示了美國建國曆史上四個重要時刻——《獨立宣言》、《康華利爵士投降》、《伯格因將軍投降》、《華盛頓辭職》該四幅由約翰·特朗布爾(John Trumbull)創作於1817年)和四個早期殖民地時期的重要事件——《哥倫布登陸》、《發現密西西比河》、《波卡洪塔斯受洗禮》和《清教徒登船》。

波卡洪塔斯是維吉尼亞州的亞爾岡京印地安人(即波瓦坦人)酋長的女兒。她最著名的傳聞就是救了英國上尉史密斯 (John Smith) 的生命,同時爲了促進波瓦坦人及英國殖民間的和平,她甚至改信基督教,並嫁給一位來自詹姆士鎮的移民約翰·羅爾夫 (John Rolfe) 。該畫描繪了她正在接收洗禮時的畫面,她也是迪士尼動畫電影《風中奇緣》中女主角的原型。

不過國會大廈的設計中,另人印象最深刻的,同時也是“出鏡率最高”的,則是那高聳的三層圓頂,這是由托馬斯·U·沃爾特(Thomas  U。 Walter)設計完成的。

三層穹頂是由托馬斯·U·沃爾特(Thomas  U。 Walter)設計的。

圓頂是雙層鑄鐵結構,內部穹頂有一個大眼孔,站在國會大廈中心圓形大廳內,遊客可以通過“穹頂之眼”看到一幅巨大的壁畫。那是由意大利藝術家康斯坦丁諾·布魯米迪(Constantino Brumidi)創作的《華盛頓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Washington)》。

康斯坦丁諾·布魯米迪在移居美國之前曾在梵蒂岡和羅馬宮殿作畫,深受意大利大師拉斐爾作品的影響,《華盛頓的神化》是在南北戰爭結束後的11個月內完成的,人物的靈感也來自古典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形象。

畫中,喬治·華盛頓升入天堂,兩側是代表自由/權威和勝利/名望的寓言人物,他們被代表着十三個殖民地的少女們包圍着。外圈的六組圖,分別代表戰爭、科學、海洋、商業、機械和農業。整幅壁畫懸掛在距離圓形大廳地面上方180英尺處,面積達4664平方英尺,畫中的人物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清晰可辨。

圓頂外部上方還有一個小圓塔,塔頂矗立着一座自由女神銅像。這是一個古典女性的形象,有着飄逸的長髮,頭戴由鷹頭和羽毛組成的頭盔,身着一件古典禮服,上面彆着一枚刻有“U.S。”字樣的胸針。

她的右手放在一把裹着頭巾的劍柄上,腳下踩着一個環繞着“合衆爲一”(Epluribusunum)格言的地球儀。自由女神的頭飾、肩膀和盾牌上都有10個鑲有鉑金的銅質尖頭,以保護其免受雷電的傷害。

在許多19世紀的藝術品中,自由女神通常頭戴一頂紅色的針織帽,即弗裏吉亞帽(Phrygian cap),比如在名畫《自由引導人民》中,自由女神就佩戴着弗裏吉亞帽(據說古羅馬在授予奴隸自由的儀式上,會給予奴隸一頂紅帽,這一元素後來在法國大革命中流行起來,被作爲自由的象徵)。但美國國會大廈上的自由女神卻戴着頭盔、拿着劍,其形象更像戰爭女神雅典娜,表明了她隨時準備爲保護國家而戰。

據說,自由女神像被分爲五個部分組裝而成。 1863年12月2日,當雕像最後部分的頭部和肩部拼接完成後,華盛頓周圍12座堡壘同時響起了禮炮,禮炮聲響徹雲霄。

自由女神像的模型一直保留在羅素辦公大樓的地下室內,直到2008年國會大廈遊客中心開放,才搬到了解放大廳的中心,遊客們可以在那裏看到模型的細節。

國會大廈內的100尊雕塑

美國國會大廈內收藏着許多精美的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生動描繪了美國曆史上的各個重要時期。

其中最受歡迎的房間之一就是國家雕塑大廳(National Statuary Hall),每天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參觀,並且政府的許多特別活動也會在這個房間舉行,包括總統午餐會和向外國貴賓致意的活動等等。

國家雕塑大廳按照古希臘圓形劇場的形式建造,是美國最早的希臘復興式建築之一。房間四周豎立着巨大的科林斯式白色大理石柱,大廳地面鋪有黑白相間的大理石瓷磚。

最初,這裏其實被用作衆議院的大廳,連接圓形大廳和衆議院大樓,但後來因爲衆議院搬入了更大的會議廳,便在1864年後改造成爲了雕像藝術大廳。國會邀請每個州貢獻兩尊傑出公民的雕像在大廳內永久展示,因此一共有100尊雕像。

這些人物包括著有《南北戰爭的憲法觀》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斯蒂芬斯(佐治亞州)、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田納西州)、《獨立宣言》簽署人之一凱撒·羅德尼(特拉華州)、內布拉斯加州的土著首領等等,同時也不乏一些女性,比如海倫·凱勒(阿拉巴馬州)、美國衆議院第一位女議員珍妮特·蘭金(蒙大拿州)、美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Dr。 Florence Sabin(科羅拉多州)等等。

然而隨着收藏的擴大,1933年,國會出於美學和結構方面的原因,僅將35座雕像留在國家雕像大廳內,其餘的雕像被安排在國會大廈指定區域和走廊的顯眼位置。

夏威夷州捐贈的雕像是整個國家雕塑大廳中最大的一座雕像。其刻畫的人物是夏威夷王國的開創者——卡美哈梅哈一世(Kamehameha I),又稱爲卡美哈梅哈大帝。

據說,卡美哈梅哈一世出生時,彗星照臨大地,這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凡。在成爲酋長後,他在保持土著傳統的前提下向西方學習,將其統治的夏威夷王國建設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在幾乎整個19世紀中保持了獨立,除了在1843年曾被英國佔領5個月),直到1898年被美國吞併。因此他甚至有“太平洋的拿破崙”的綽號。

1819年5月8日,卡美哈梅哈一世在家鄉夏威夷島科納區的凱盧阿(Kailua)去世。他的遺體被祕密地隱藏起來,按照古老的習俗,“只有星星知道他最後的安息之地”。

雕塑中,卡美哈梅哈一世身披鍍金斗篷,頭戴一頂由稀有羽毛製成的頭盔,他左手的長矛象徵着保衛自己和國家的能力,同時又伸出右手,做了一個“阿羅哈”的手勢,代表着夏威夷人崇尚友好和平的傳統精神。

1969年,卡美哈梅哈一世雕像與達米盎神父(Pater Damiaan,天主教神父,因在夏威夷羣島的莫洛凱島痳瘋病人社羣推動公益活動而聞名)的雕像被夏威夷州一起奉獻給了國家雕塑大廳。2008年,雕像被移至國會大廈遊客中心的解放大廳。

每年的6月11日“卡美哈梅哈日”,雕像前會舉行卡美哈梅哈國王的紀念儀式。

據說每年的6月11日(被稱爲“卡美哈梅哈日”,是夏威夷的法定假日),解放大廳都會舉行卡美哈梅哈國王的紀念儀式,雕像上會覆蓋夏威夷花環,現場還有草裙舞表演。

2008年12月2日國會大廈遊客中心開業以來,美國國會大廈每年吸引數百萬人蔘觀。

自2008年12月2日國會大廈遊客中心開業以來,美國國會大廈每年吸引數百萬人蔘觀。參觀時間從上午8點30分開放到下午4點30分,需提前預約。在國會大廈遊客中心有兩個小劇院,遊客將通過觀看13分鐘的電影來了解美國政府是如何成立的,瞭解美國國會和國會大廈的故事。

責任編輯:鄭亞鵬 SN2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