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发物业的野心与尴尬 来源:中国经营网

在辞旧迎新之际,建发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002156.HK,以下简称“建发物业”)以介绍方式“压哨”上市,成为了2020年第17家在港上市的内地物企。

分拆上市完毕后,建发物业的大股东为建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001908.HK,以下简称“建发国际”),持有100%股权;建发国际则由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房地产”)间接持股68.58%。而建发房地产则由厦门 建发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股份”,600153.SH)、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建发”)分别持股54.65%及45.35%。

从2020年9月30日递表至上市,建发物业仅花费92天便在港交所成功敲钟,这一速度也仅次于恒大物业的64天。但选择介绍方式上市,意味着没有“公开招股”一环,也失去了一次直接融资的机会。

建发国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发物业之所以选择介绍方式上市,一方面,为了保护原有股东利益;另一方面,则看重该方式上市程序更为快捷。

而在多名受访专家看来,建发物业作为小型物企,对于资本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首要考量的便是避免陷入“上市即破发”的困局。

介绍方式压哨上市

2020年12月28日,建发物业发布公告称,将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于12月31日上午9时开始买卖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23日,建发国际董事会已将建发物业共约11.77亿股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向符合资格的建发国际股东分派。

建发物业的迅速“敲钟”或多或少应归功于以介绍方式上市。“这次我们做的是一比一的分派,每持一股建发国际股票,便能对应分割一股建发物业的股票。不做融资一方面考虑到保护原有股东利益;另一方面,从我们本身角度来考虑的话,介绍方式上市在程序上相对更为快捷。”建发国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这在物业行业已有先例,之前碧桂园服务也是以此方式上市,其核心在于上市时不发新股不募资,原有公司股权结构维持不变。”物业行业资深专家金永宏认为,建发物业此举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近期新上市物业股,特别是中小股上市即破发频现,通过介绍方式登录资本市场可避免此尴尬现象;第二,介绍方式上市程序上更快捷,使其得以搭上2020年的末班车;第三,“先开船再售票”,虽然此时没有发新股不募资,但可为未来配售融资埋好伏笔。

物业和社区经济分析师黄昇也认为,建发物业之所以反常地选择以介绍方式上市,最关键的是希望能避免破发。“随着物企上市的数量激增,整个资本市场越来越冷静,但建发物业目前还没有特别吸引投资人和资本的资产。另一方面,如果在这个物企上市风口没能上市,以后再想上市难度就更大了,现在至少多了一个融资的渠道和平台。”

2020年,内地物企掀起了一股“上市潮”。但四季度起,多家物企遭遇上市即破发,整个物业板块难掩颓势。

但在业内看来,三道红线下房企之所以急于推动物企分拆上市,是希望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补充权益,能够显著改善企业杠杆水平,尤其是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率。

2021年1月5日,建发国际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实现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907.70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465.3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78.75%及约58.70%。

但较为激进的扩张策略也让建发国际债务压力陡增。记者计算发现,建发国际的净负债率已从2019年底的234%飙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303%。加之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9.24%,触碰了“三道红线”中的两道。

建发物业通过介绍方式上市,无疑少了一次直接融资降杠杆的机会,但建发国际内部却仍对公司的负债水平保持乐观态度。

一名建发国际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方面认为,“三道红线”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管主体。对于公司的负债水平,建发是统一从建发房地产大集团来看的,目前三条限制目标都是合规的,“所以我们内部认为并不存所谓的债务问题。”

业绩可持续存忧

天眼查信息显示,厦门建发成立于1980年12月,系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投资企业,现拥有全资及控股、参股企业40多家,主要业务涵盖供应链运营、房地产开发、旅游酒店、会展业等多个领域。

而建发物业成立于2018年,此前包含于建发国际的业务版图中,规模则处于行业中下游。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建发物业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30.26%;毛利为1.09亿元,同比增长29.76%。同期,建发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为2170万平方米,管理203个项目,包括131个住宅物业、72个非住宅物业。

与其他刚刚上市的物企相比,建发物业并不完全依赖母公司“输血”。2017~2019年以及2020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建发物业来自厦门建发的收益分别约为1.15亿元、1.14亿元、1.25亿元和4.26亿元,占总收益的25.7%、18.6%、15.6%和9.5%;来自建发国际的收益分别为0.27亿元、0.74亿元、1.29亿元和0.95亿元,占总收益的6.0%、12.1%、16.1%和20.9%。也就是说,建发物业仅有三成左右的业绩源于从建发系企业。

但建发物业的盈利能力也不甚理想。报告期内,其毛利分别为26.2%、23.1%、22.9%和24.3%,而业内平均毛利率则为29.8%。

建发物业的合同续约率也连年下滑。报告期内,其管理服务合同续约率分别为95.0%、92.7%、86.7%及85.7%,而业内平均续约率为98.3%。

对此,建发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建发物业主动把一些亏损或者利润率不高的项目剔除掉,所以造成合约率有一定的下降。而毛利率则是因为建发本身是国有企业,所以公布的还是比较真实的数据。例如,其他物业公司在分拆上市时,很可能把车位价格调高,以此来提高毛利率。

而在金永宏看来,像建发物业这样的小型物企毛利率较低也很正常,特别是公司还有扩张发展的野心时,必然会有较多的投入,管理成本也会提高,因而造成毛利率低。此外,如果业主增值不理想,也会降低利润率。

由于“大本营”位于厦门,建发物业的“海西”色彩亦是浓厚。报告期内,海西区域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占比一直过半,分别为57%、56.4%、59.2%和58.6%。

上述建发国际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9年开始,物业团队加大了外拓力度,同时也在探索一些新的外拓方式,就是与当地政府成立合资的项目公司,然后共同经营公园、政府大楼等类似的项目。

“不用担心建发物业的项目太过集中于海西区域,随着我们地产板块版图的扩张,物业未来肯定要做全国布局的。但首先要从地产发展的角度考虑,保证项目的盈利质量优先,然后有序稳健地去做(扩张)。建发国际在华东区域也做了很多新项目,这些项目肯定也会交付到建发物业。”该负责人坦言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