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刷抖音才知道,铜川出了“棉花库”这个猛然蹿红的景点。

换个大家喜闻乐见的说法,”网红打卡地“。

在抖音搜索棉花库,随时都有视频带你见证它的火爆程度。

据传在客流巅峰时期,小小的景点一天能够接纳3万人次。

棉花库在铜川火的一塌糊涂。

1

这个新晋网红景点位于药王山景区范围,原本是上世纪中苏关系紧张时期,国家在内陆城市依托地形建立的战备物资储藏库。

这颇具历史特色的功能,从能过卡车的窑洞就可以看出。

2013年,棉花库进行了提升改造,增加了城堡等建筑,同时也完善了公厕等功能性区域,自此开始具备游览条件。

棉花库火了之后,建设方也挺惊讶:

没想到这么火。

网红景点的特征是什么?

1、网络曝光量巨大

2、实际人流量特高

在抖音定位铜川,很容易就能刷到点赞颇高的棉花库主题视频,再有景点内摩肩接踵的人群加持,棉花库的“网红基因”完全觉醒。

打开评论区,咨询坐标的留言满目皆是。

诚然,和“网红”挂钩的事物也都具备“潮涨潮落”的特征。

随着流量阵地的撤退,以及事物本身底蕴不足等因素,都会导致“出道即巅峰”的现象频繁出现。

然而棉花库却很特殊,这个铜川的网红打卡地向上猛冲的势头还没到走到终点,就被硬生生掐断了。

2020年12月29日,因防控疫情需要,棉花库景区全面暂停接待游客。

棉花库一跃成为“铜川最热景点”的机会,悄然逝去。

2

棉花库突然歇业,有心人其实能够看出端倪。

就在不久前,随着天气转冷,大连、石家庄等城市均出现了疫情反扑趋势。对此各地机关纷纷下发文件,在稳定经济的基础上加强防疫举措。

诸如距离铜川仅80km的西安就紧急叫停了团拜、大型联欢、聚餐活动,鼓励弹性休假,鼓励在本地过年。

气氛骤然绷紧。

铜川虽是座小城,但在全国一盘棋的抗疫形势下,没哪个城市能成为特殊的存在。

将目光聚焦到疫情期间的景点运营,我们会发现这是把双刃剑。

一面是在家憋的够久,迫切走出家门的潜在庞大游客群体;一面是时不时冒头,隐秘出现的增长病例。

我们总喜欢说在“危局中寻找机遇”,后疫情时代的文旅发展板块更是如此。类似于棉花库这样的新兴网红景点,考验的正是运营者的经验与耐心。

突然一刀切下就停止开放的棉花库,有两点损失。

第一,对于多数“只闻其名未见其景”的潜在游客来讲,其实是一种遗憾。时间会磨平手机后受众的惊艳观感,从而让人们丧失前去体验的动力——这是游客本身的损失。

第二,能让受众主动转发,形成“自来水效应”的景点本就可遇不可求。在当下的互联网社会中,流量就是黄金。棉花库的暂停开放无疑直接关闭了流量渠道,颇有“暴殄天物”的感觉——这是流量的损失。

难道铜川真的要彻底放弃棉花库?

其实不然。

景区建设方在暂停棉花库运营后,有设施提升改造的计划。

3

既然有心发展棉花库,为什么还要一刀切直接关停?

上文我们就已经分析过,直接关停的棉花库在实际客流与网络流量两个方面,不可避免的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这是最令人费解的地方。

真的就没有办法找到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吗?

其实以游客视角来看,会更倾向于“软处理”。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景区的接纳能力制定一个每日游览人次上限。这一点可以通过网络与电话预约形式实现。

其次,棉花库在疫情期间可以做硬性要求。比如在景区内游览戴口罩、排队间隔超一米等常见防疫手段。

最后,可以依次关停部分区域做改造升级,同时适度增加盈利性服务场所,所得收入作为景区补贴,促进景区运营形成良性循环。

以上三点可以参考近日西安大慈恩寺的做法,虽暂停了腊八施粥,但并不影响进寺游览、祈福。

4

自短视频时代到来,全国各地对于网红景点的态度一直是正面的。

近年来,次次评选的“网红城市榜单”,也从侧面印证了线下网红景点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

毋庸置疑,所有的“网红城市”都是由一个个“网红景点”作为构建基础,并最终形成规模效应,发挥超群的城市影响力。

反观铜川,这是一座转型中的城市。

试想这座城市中的网红景点数量能够与传统强市比肩,那么铜川的文旅发展之路必然会踏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事实上铜川也确有此意。

1月5日,在铜川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我们得知铜川为打造网红景点、网红城市等目标,每年将安排1亿元来支持文旅体产业。

铜川有照金香山、药王山、玉华宫、宜君花溪谷等4A级景区,也有陈炉古镇、耀州窑博物馆等3A级景区。一个一个写下来,能写满一张A4纸。

这些景点与成都宽窄巷子、西安大唐不夜城一样,都有着在网络之上获取流量的资本。

眼下棉花库的出现只是一个契机,或者说它的爆火恰好在试探着这座城市对于此类景点的运营态度与思路。

铜川需要重视网红景点,因为这不只解城市发展的一时之渴。

好好发掘,底下埋藏的是一眼活泉。

(严禁任何形式未授权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