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授網上賣種豬背後:超八成中國豬肉來自國外引種,本土豬種瀕臨滅絕

從1994年到2007年,我國本土豬種市場佔有率從90%暴跌到只有2%。

作爲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陳瑤生帶領其團隊近日在中國內貿批發平臺1688上開通了一家名爲“雲豚”的種豬企業店,銷售豬精、種豬、本土黑豬肉等產品。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種豬進口總量超過2萬頭,創下歷史新高。

目前,中國豬肉超過八成來自國外引種,並正在陷入一個“國外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局面。

從1994年到2007年,我國本土豬種市場佔有率從90%暴跌到只有2%,來自國外的豬種幾乎完全佔領了中國老百姓的餐桌,而大量本土豬種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種豬進口創下新高

中國人養了全世界一半的豬,也喫掉了全世界一半的豬。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豬肉消耗量達1.009億噸,中國消耗4486.6萬噸。2016到2018年,我國豬肉產量佔全世界產量的比例也基本穩定在48%左右。

然而,中國用於繁衍食用商品豬的種豬卻長期依賴進口。數據顯示,2000年至2007年,我國種豬年平均進口量爲2100頭,近兩年來進口洋種豬數量大幅增加,2020年種豬進口總量超過2萬頭,創下歷史新高。

“我國的商品豬,80%以上來自國外引種。”陳瑤生向21世紀經濟報道介紹,這一情況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彼時,中國開始從國外引進“杜長大”(美國杜洛克豬、丹麥長白豬、英國大約克豬)。

國外這些白豬長得快、飼養成本低,平均6個月就能出欄,每增重一公斤僅需消耗2-3公斤飼料,價格相對土豬便宜不少。而傳統的中華土豬長得慢、數量少,平均一年才能出欄,每增重一公斤需要消耗5公斤飼料。加上國產土豬的瘦肉佔比僅爲35%,明顯低於洋豬75%的瘦肉佔比,來自國外的洋白豬逐漸佔據生豬養殖業的主流,也佔據了老百姓餐桌。

事實上,中國本土的黑豬也具備很多優點,除了肉質好外,其抗病性能和繁殖力更強。不過,隨着抗生素大劑量使用之後,洋豬的抗病性能幾乎和本土豬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值得注意的是,進口的洋豬也有其劣勢,就是繁殖幾代後,容易退化。但對於外國豬企來說,這反倒算是一個優勢,因爲種豬不斷退化,國內養殖行業就需要不斷從國外引種。當前一頭原種豬,價格常常高達2萬元,中國每年從外國進口的種豬和豬的精液,費用高達數億元。

本土4個豬種已滅絕

數據顯示,1994年前,本土豬還佔據着中國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到了2007年,這一數字已下滑到2%。

根據第二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的結果,中國的88種地方豬有85%的品種數量在急速下滑,在這一爲期5年的走訪調研中,橫涇豬等記錄在冊的8個地方豬種沒有被發現,項城豬、定縣豬、龍游烏豬和窄勒黑豬4個豬種已經確認滅絕,另有三十餘種瀕危或瀕臨滅絕。而曾經被譽爲“四川回鍋肉標配”的成華豬在2013年的存欄量也僅爲100頭左右。

陳瑤生表示,要實現本土育種,解決種豬國產化的問題。

不過,發展生豬育種技術並非易事,國內由於現代養殖業起步較晚,除了育種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外,原始數據的積累量和準確性都不夠。

在中國,只有大規模的企業有生豬育種的技術能力,廣大中小企業和養殖戶無能爲力,但大企業之間因競爭並不願進行遺傳交流,聯合育種進展緩慢。

如此,本土的育種體系不完善,進口的優質品種也無法得到很好的保種、繁育、改良,國內生豬產業陷入“國外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局面,這進一步加劇了對進口的依賴。

生豬育種技術瓶頸亟待突破

在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看來,要解決上述問題,根本在於提升生豬育種效率,讓引進種豬進入“引種-適應-改良-提高”的良性循環。

陳瑤生帶領他的團隊,在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建立了國內生豬種源數據中心和生豬育種基因庫。如今,這一科研團隊的實驗室產品——種豬和種豬精液,正通過1688走出實驗室,最大限度地觸達和普惠全社會的中小企業和養殖戶。

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指出,中國需要打通農業的“最先一公里”,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讓農業科技走出實驗室,讓農業科技商品化。阿里巴巴內貿事業部運營總經理洛軒表示,國家生豬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在1688開店,意味着農業實驗室可以與中小微企業建立直接對話,共同打通種業這一農業的“最先一公里”。

據悉,阿里正在建設開放的數字農業基礎設施,探索普惠的數字農業新模式,持續加大在農業“最先一公里”的投入,助推農業科技走出實驗室。

國產種豬的現狀,也是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現狀的一個縮影。

和“豬種”進口占比高情況類似的還有我們的“糧種”、“菜種”。在蔬菜之都山東壽光,菠菜、綠菜花、胡蘿蔔等“洋種子”市場佔有率達到6成以上;彩椒、大紅果番茄在8成以上;綠萼長茄達9成以上。

據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實施期限爲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初步調查,在湖北、湖南、廣西等六省份375個縣,71.8%的糧食作物地方品種消失,其中不乏優質、抗病、耐瘠薄的特性品種,種質資源保護面臨新挑戰。

2018年我國進口農作物種子7200餘萬公斤,進口額4.75億美元,其中蔬菜種子進口額2.28億美元,來自近50個國家和地區。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爲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會議要求,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作者:夏旭田 編輯:李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