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位學霸要去IPO敲鐘:出身姚班,做出300億估值

作者| 劉博 閆啓

科創板又將迎來一家AI獨角獸敲鐘。

昨晚(1月12日),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隨後,曠視科技方面也向投資界確認了此消息。

這是一家由三位清華大學學霸聯手打造的AI獨角獸。2011年,相識於清華大學姚班的印奇、唐文斌、楊沐三人,因爲一場創業大賽走上了創業之路,共同創辦了曠視科技。歷經十年,曠視科技從專注人臉識別到爲客戶提供人工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成長爲一家估值300億的獨角獸。

至此,“AI四小龍”都陸續奔赴科創板——依圖科技於2020年9月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雲從科技也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唯有融資約40億美元的商湯科技,還沒邁出IPO實質性的一步。這些AI獨角獸曾經席捲一級市場,打了一場又一場融資競賽,現在又要掀起一場上市競賽。

三位清華學霸創業:

出身姚班,9年做出300億獨角獸

這是三個天才少年合夥創業的故事。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是名副其實的理科學霸。1988年出生於安徽蕪湖的他,以中考“裸分狀元考入蕪湖市一中理科實驗班。2006年,印奇高中還沒畢業便被清華大學相中,成爲清華自主招生中的一員。而他不僅通過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還以680多分的高分順利進入清華自動化專業,並進入了赫赫有名的“姚班”。

姚班有多厲害?這是由美國圖靈獎得主、享譽世界的姚期智院士於2005年創辦的,清華曾流傳一句話,“全國英才聚清華,而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能進入姚班的學生,不是數學、物理及信息學競賽的金牌選手,就是各省高考前三甲。也正是在這裏,印奇收穫到了曠視科技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唐文斌和楊沐。

唐文斌與楊沐兩人,是和印奇同級別的天才少年。楊沐從初中到高中,一路獲得無數的編程比賽一等獎,更是斬獲過國際信息編程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而唐文斌一入清華,就成爲清華信息學奧林匹克的總教練,一擔任就是7年。

學校的一次挑戰杯創業大賽讓三人走到了一起。印奇他們研製出了一款體感互動遊戲《烏鴉來了》,玩家可以通過搖晃頭部控制遊戲裏的稻草人,攔截從天而降偷食的烏鴉。從技術上來說,這款遊戲是通過手機的前置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和人臉追蹤等視覺識別算法判斷人物的運動姿勢,從而操控遊戲中的角色。

能夠做出這款遊戲,得益於印奇在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的實習經歷。從本科開始,印奇便在微軟亞洲研究院開始了半工半讀。從那時開始,他便已經開始接手重大項目,當時爲微軟研發了核心的人臉識別系統,後來被廣泛應用在X-box和Bing等微軟產品中。

這款遊戲不但讓他們一鳴驚人,甚至意外地衝到了中國區蘋果App Store遊戲排行榜前五名。就在此時,Facebook以高達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色列一家成立不滿一年的人臉識別公司,這讓印奇受到了極大的觸動,“人臉識別竟然這麼值錢,我們不是捧着金飯碗要飯嗎?”就這樣,2011年10月,曠視科技正式成立。

成立12個月後,曠視科技推出了基於雲端的視覺開放平臺Face++。2017年以來,曠視科技在各項國際人工智能頂級競賽中累計攬獲28項世界冠軍,創下COCO (計算機視覺領域權威的國際競賽之一) 三連冠的記錄。

對於外界而言,第一次聽到曠視科技Face++,大概就是馬雲親自展示刷臉支付。2015年3月16日的德國漢諾威IT博覽會上,馬雲通過“刷臉”支付在淘寶購買了一枚1948年的漢諾威紀念郵票。這其中支付寶所用的人臉識別模塊,正是曠視科技所開發。據說,2014年支付寶開始研發人臉識別支付技術,找來找去發現全國只有曠視科技能做到這項技術。

後來,曠視科技還開始將業務範圍拓展到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領域。胡潤研究院2020年8月發佈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曠視科技估值已達300億元,在“AI四小龍”中已位居第二。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曾一年收入14億,這隻獨角獸成色幾何

實際上,曠視科技早已開啓了上市之路。

早在2019年8月,曠視科技就正式向港交所提出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資規模預計爲10億美元,但時隔三個月後,便有消息爆出曠視科技未通過港交所聆訊,當時曠視科技回應“報道不實”。2020年2月,又有消息稱曠視科技的港股IPO申請已經失效,曠視科技則回應“上市進程仍在正常推進中,正在更新材料”;

4個月後,再次傳出曠視科技中止港股上市計劃的消息。彼時,曠視科技方面曾向投資界回應:“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是中國科技企業發展的好機遇,曠視正在積極考慮。”

直至此次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曠視科技的上市進程終於浮出水面。昨晚(1月1日,)曠視科技也向投資界證實,公司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曠視科技到底做着一門怎樣的生意?

官網資料顯示,曠視科技定位於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向客戶提供包括算法、軟件和硬件產品在內的全棧式、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及終端用戶降本增效。據瞭解,曠視科技擁有全球最大的計算機視覺研究院,並基於其研發實力,深耕於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核心場景。

最新數據顯示,曠視科技商業化產品已在國內超100座城市落地,並在全球範圍內服務了數十萬開發者與超過3,000家行業客戶。

但作爲AI獨角獸,曠視科技同樣無法迴避虧損問題。此前提交港交所的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爲人民幣6780萬元、3.13億元、14.27億元和9.49億元,對應的虧損分別爲人民幣3.43億元、7.58億元、33.52億元以及驚人的52億元。

對此,曠視科技曾解釋,鉅額虧損是由於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招股書中顯示,曠視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爲7820萬元、2.04億元、6.13億元以及4.68億元。

在此之後,曠視科技並無新的財務數據公佈。不過,曠視科技的業務佈局一直動作不斷。

2019年初,曠視科技宣佈戰略升級,將公司名稱由“Face++”改爲“MEGVII”;2020年3月,公司正式對外推出人工智能生產力平臺Brain++,並開源其深度學習框架天元MegEngine。緊接着,在去年10月,曠視科技又進軍智慧物流業務,發佈了河圖2.0版本、7款AI+智能物流硬件新品,併發起成立了人工智能物流產業聯盟。

正如印奇曾說過,他堅定地認爲物聯網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景,而曠視科技的願景是構建連結及賦能百億物聯網設備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

一度刷新AI融資紀錄

VC/PE陣容豪華,阿里是最大股東

這幾年,人工智能一直是炙手可熱的風口,但是在曠視科技成立之初的2011年,卻是不折不扣的寒冬,那時看好AI前景的人寥寥無幾。可以說,沒有早期風險投資機構的支持,就不會有如今的曠視科技。

背後的融資故事頗爲精彩。印奇團隊做出《烏鴉來了》遊戲後,在小圈子內吸引到了多家早期投資機構注意,聯想之星就是其中之一。聯想之星對印奇三人的技術能力讚賞有加,而且看好人工智能的未來,當即決定作爲天使投資人扶持三位年輕人走上創業之路。此後,聯想之星還邀請唐文斌加入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進行學習,培訓了基本的商業和管理素養。

“我覺得學生創業好的一點就在於沒有什麼可害怕可失去的,何況還有人給買單,我們覺得蠻值得試一試。”後來唐文斌吐露了當時的想法。2012年8月,曠視科技拿下了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除了聯想之星,還有聯想創投。坊間流傳着一個細節,當時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找到曠視科技的辦公室,直接說,“這幾百萬先拿着,不夠儘管說話”。

至此,姚班“三劍客”的創業大幕正式拉開。不到一年後,曠視科技再度獲得了創新工場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一手創建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李開復,很早就看好AI,而印奇又恰巧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過,曠視科技獲得李開復創新工場的投資順理成章。

此後,創新工場繼續下注,2014年11月和啓明創投共同完成對曠視科技47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啓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鄺子平曾感慨,“2012年第一次和曠視科技團隊在他們的小閣樓辦公室見面時,感覺是一羣很酷的年輕人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時隔多年之後,感覺依然如此。”

隨後幾年,人工智能在一級市場爆紅,曠視科技的融資節奏越來越快,金額也越來越大,估值一路飆升。2017年10月,曠視科技完成4.6 億美元C輪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領投,螞蟻金服、富士康集團聯合領投,同時引入包括中俄戰略投資基金、陽光保險集團、SK 集團等新的重要投資者,一舉刷新了國內人工智能領域融資紀錄。

那是中國AI獨角獸瘋狂的融資競賽歲月,曠視科技尤爲耀眼。但更爲矚目的是阿里的入局——此前曠視科技在港股提交的招股書顯示,阿里是曠視科技的最大股東,持股29.41%,其中螞蟻金服持股15.08%,淘寶中國持股14.33% 。正是阿里給曠視科技提供了一個掃臉支付的應用場景,才讓其人臉識別開始從技術走向落地。

AI獨角獸上市潮

現在,留給大家的時間不多了

“AI四小龍”中,誰將成爲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第一股?

就目前上市進展而言,“AI第一股”或將從依圖科技與雲從科技中產生。綜合來看,依圖科技於2020年9月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同年11月遞交招股書,目前顯示爲“已問詢”狀態,標誌着上市進程進入了實質性審覈階段。

而另一家AI獨角獸雲從科技,也在衝刺科創板。2020年最後一個工作日,雲從科技IPO審覈狀態更新爲“已問詢”。儘管雲從科技是“AI四小龍”中成立時間最晚的一家,但其脫胎於中科院,相較其它三家企業,它是純內資股權結構,或許上市之路會更加順利。

而作爲國內“吸金”最多AI獨角獸,迄今已經融資約40億美元的商湯科技,在上市進程方面略顯安靜。資本市場曾多次傳出商湯科技IPO計劃的消息,但均被商湯科技方面否定。2020年3月28日,商湯科技官方發佈消息稱,並無上市具體時間表。

爲何這些AI獨角獸會競相加入到上市的追逐賽中?數據顯示,2015年-2018年,AI領域的投資頻次和投資總額均快速增長,在2018年最高峯時,這一領域投資總額過千億元,投資筆數接近500筆。與之對應的是,燒錢是AI獨角獸們繞不過的通病。

由於AI領域落地項目週期較長、研發成本高、回報較慢,諸多AI獨角獸還處於虧損狀態。公開資料顯示,依圖科技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近73億元,雲從、雲知聲同期分別也虧損近23億元、9億元,雲天勵飛則在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合計虧損超16億元。

曾有一級市場投資人感嘆:“現在的形勢是哪裏能上就上哪裏。AI公司做各個行業的落地,攤子鋪得很大,成本投入很高,上市肯定是爲了確保有持續的現金流注入。”

因此,在未能實現自身大規模造血,商業化落地上也尚未打開更廣闊空間的前提下,上市則成爲了這些獨角獸們共同的選擇,希望通過二級市場拿到更多“彈藥”。

但是,由於AI獨角獸們估值高,而盈利能力又不足,一旦登陸資本市場是否會出現倒掛的情況難以保證,這可能也是一部分AI獨角獸選擇觀望的重要原因。雲從科技聯合創始人姚志強曾表示,儘管人工智能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風口,但這並不意味着收入的爆發,主要因爲眼下的技術還不能達到行業應用的水平,技術整體還有待優化。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哪家AI獨角獸率先完成上市,勢必會產生一定的品牌效應,從而在行業內確立更高的知名度,掌握市場話語權。所以,誰能拿下AI第一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1年,一場AI獨角獸上市潮即將殺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