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支付清算協會報告:移動支付最需改善安全性,生物識別技術認可度提升

邊萬莉 北京報道

近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了《2020年移動支付用戶問卷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用戶認爲未來移動支付最需要改善的依次是安全性(80.7%)、應用範圍(65.2%)、便捷性(57.0%)、服務質量(53.3%)、支付限額(34.1%)、其他方面(5.5%)。

報告稱,新冠疫情導致移動支付限額需求較2019年大幅提升。此外,移動支付資金來源迴歸銀行賬戶趨勢明顯。用戶對生物識別技術認可度逐步提升的同時,對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的接受度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非接觸式”移動支付頻率增加,公共服務類場景需求提高

2020年,移動支付青年用戶佔比提升,中老年用戶佔比有所下降,移動支付快速創新應用可能產生的數字鴻溝問題需進一步關注;月收入3000元至10000元的用戶是使用移動支付最多的羣體;城市地區的移動支付用戶比例進一步升高,鄉鎮用戶比例略有下降。

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頻率逐步增長,較2019年提高4.4個百分點;用戶單筆金額100元以下的移動支付較2019年提高23.3個百分點,移動支付小額特徵日漸顯著,在地鐵、公交日常出行及其他小額便民領域場景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

與此同時,教育、衛生和醫療等公共服務類場景的移動支付需求顯著提高。2020年,用戶認爲應加強移動支付應用場景排名依次是公共服務(71.0%)、公交地鐵(57.9%)以及便利店(54.1%)、水電煤繳費(52.0%)和菜市場場景(51.7%),最後是高速公路和停車場,佔比分別爲39.0%和38.9%。

值得一提的是,同2019年相比,用戶對支付限額的需求有較大幅度提升。報告稱,原因是新冠疫情導致用戶使用“非接觸式”移動支付頻率增加,從而對支付限額提出更高要求;用戶對移動支付的安全性仍佔未改善的首位,應用範圍佔比較去年雖有下降,但整體佔比仍然較高,說明市場主體未來應進一步提高移動支付的安全性,拓展應用場景。

借記卡賬戶和第三方支付賬戶仍是用戶移動支付首選的賬戶類型,信用卡賬戶支付佔比較2019年提高14.5個百分點,使用信用支付產品(螞蟻花唄等)和貨幣市場基金(餘額寶等)支付的佔比較2019年有所減少,分別下降8.2和3.9個百分點,移動支付資金來源迴歸銀行賬戶趨勢明顯。

生物識別技術認可度逐步提升,最擔心安全問題

據瞭解,目前移動支付中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有指紋、人臉、聲波、虹膜、靜脈等。報告顯示,2020年,用戶對移動支付的生物識別技術的瞭解,排名第一的是指紋,佔比91.0%;排名第二的是人臉,佔比90.3%;排名第三的是聲波,佔比22.0%;排名第四的是虹膜,佔比20.9%;排名第五的是靜脈,佔比5.5%;排名第六的是均不瞭解佔比2.8%。

2020年,用戶對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的接受度中,有82.6%的用戶羣體表示可以接受,有17.4%的用戶選擇不可以接受。同去年相比,用戶羣體接受程度有所下降。

報告表示,生物識別技術的用戶認可度逐步提升,市場主體應持續加強各項技術的推廣,推動移動支付中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同時,市場主體應持續強化生物識別技術的安全水平和對用戶的宣傳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個人隱私保護意識增強,使用生物識別技術時擔心的突出問題是個人隱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隱患。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陸續出臺,相關方應加強對信息外泄或被非法使用的風險防控,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

報告顯示,2020年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時,比較擔心的問題中,排名第一的是個人隱私泄露,佔比79.6%,較去年提高2.7個百分點;排名第二的是存在安全隱患,佔比67.3%,較去年下降了6.3個百分點;排名第三的是商戶不支持,佔比34.6%;支付環節操作複雜和支付失敗佔比分別爲30.6%和27.3%,較去年略有提高;開通繁瑣佔比22.9%,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

此外,用戶對移動支付安全的重視程度持續增強,安全隱患依舊是移動支付用戶擔心的首要問題。報告顯示,用戶使用移動支付過程中遇到的安全問題主要是個人信息被泄露、手機掃描到僞假條碼和賬戶資金被盜用,其中手機掃描到僞假條碼,佔比69.7%,較2019年提高3.3個百分點;付款碼發送給他人,佔比44.6%,較2019年提高3.8個百分點,利用條碼實施欺詐等違法犯罪行爲不容忽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