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对于很多人来说晦涩难懂,也有人觉得这是封建迷信。但它为什么会被称为群经之首?古人为什么说不说易不足以为相,近现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易经》是与每个人相关,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学问。

《易经》在中国文化里就是这样一种谜一般的角色。

我个人很喜欢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对为什么要学习《易经》总结的三句话:不学一定不会;学了不一定会;学会终身受用。

一,不学一定不会

《易经》有一套自己专用的符号和术语,如果不去认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那么对《易经》就永远只停留在要么是天书,要么是迷信的占卜书。想学《易经》就要先认识什么是阴爻,什么是阳爻;要记住六十四卦的卦名。这个也不难,只要按照朱熹所做的《卦名次序歌》背诵就可以了。

二、学了不一定会。

学《易经》两大要点是:明白义理和用象数来占卦。明白义理就是先弄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辞与爻辞在说什么。这就相当于已经把标准答案告诉你了,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充分的理由证明答案就可以了。迄今为止,可能还没有人能完全说清卦辞和爻辞,能懂得八成以上的就已经算是《易经》高手了。

关于占卦就更是见仁见见智的事了,这个是个人意愿,信不信随意。关于占卦的方法,其实不拘一格,古人万事皆可为卦成象;但最为大家熟知的还是金钱卦、数字卦、蓍草……。学会占卦的方法很容易,比较难的是:如何解封。现在来说没有一套普遍认可的解卦方法。

三、学会终身受用。

学会了《易经》的义理,就懂得如何为人处世。譬如,居安思危,谦虚自处,损己利人,持盈保泰……,无一不可得到 莫大帮助。占卦不是重点,重点的通过占卦得到的卦象及提示的卦辞爻辞所给的重要启示才是重点。而且通过卦象的解卦要比卦辞和爻辞准确力更高一些,因为古代伏羲画八卦的时候仅仅是图像,所以由图像推理出来的启示反而更为准确。

《易经》的义理,总的是要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不断自我修炼的过程。自我修炼就是:德行,能力,智慧这三项的时时修炼,自体认知到“天道无吉凶”,每一卦,每一爻都是善意的提醒,就反人们是不是会反躬自省了!

人懂得时时反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这不是一种终身受益的事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