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关于一个人的经济条件如何,我们从外界做出判断时往往存在一些方法。在古代,人们会根据不同材质的穿着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阶级,“纨绔子弟”便是其中的典型。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以这种方式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富有了。一方面,人们不再以穿着来显示自己的财富多寡;另一方面,很多人即使很富有,也不会表现得很高调。

那么在现今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富有呢?心理学家认为大致有这样三种观察途径。

1、社交平台的状态

我们可以首先从一个人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状态之中去尝试判断其经济实力。尽管很多人都表现得比较低调,但是社交平台当中发布的一些图片是无法隐藏的。

2、一些细节透露出的问题

真正在经济上独立的人是不会拘于小节的,他们与常人相比,也不一定会真的在一些大件的购买上显得多么与众不同,而是会在一些细节上花钱。比如很小的一些饮食、保健以及提升自己的方面。

3、对时间的观点

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很多富有的人之所以手中财富比较多,一方面是会挣钱、会理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珍惜时间,他们把该花的时间都花在应该花费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才能够有一些资本。

与那些真正富有的人相比,现如今存在更多的人是一种经济条件很一般,但是经常将自己伪装成富人的人。

为什么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呢?

假如两个学生关系很不错,但是其中一个家庭条件很好,经常会穿一些最好的衣服,久而久之,另一个也会感到不适,从而想尽一切办法与之“相抗衡”。对于那些年纪尚小、三观不是特别坚定的年轻人而言更是如此。

对于很多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其自身没有经济收入能力,还要靠家里人接济,所以对于物质的需求一般会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相匹配。但是也存在这样的大学生:他们很在意身边人的看法,所以拼命地“包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富二代”,从而满足内心的需求。

这一切都是背后的虚荣心在作祟。

当然,除了虚荣心本身,引起这种现象的还有与之相伴而存的自卑心理。这其实很好理解,假如长期都生活在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的环境当中,那么自然会感觉到自卑。

所以其实自卑也是由于虚荣而引起的,那些表面上为了克服自卑心理的人,其实也只不过是另一种虚荣罢了。

真正脱离低级趣味、对物质生活不再产生需求是很困难的。

美利坚的先哲约翰·杜威认为,“渴求其实是人性里最为深层次的需求。”比如说现如今,最被人需要的产品,往往都能够获得不俗的销量以及不菲的口碑,反之亦然。

很多人也是拥有这种心理,他们渴望被身边的人关注、渴望拥有一些东西、渴望过上想象中的生活……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一旦人们产生了十分重的渴望,那么这种需求自然也会产生相应的一种动力,驱使或是诱导个体做出各种努力来达到自己心中的目的。

但是有的人会通过努力去追求,有的人则会误入歧途。许多刑事犯罪其实都是因为一些对于物质的渴求,导致犯罪者最终酿成大错。

这与社会的风气当然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现如今,一件名牌的衣服、一个名牌的奢侈品包、甚至是一种名牌的口红颜色,都会在人群当中引起一阵反响。这种被人注意到的感觉是很多人所追求的。

很多人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形成了“伪装”自己的习惯。

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真的为了那些物质上的东西,而只是想要在他人眼中显得更加有价值一些罢了。

综上所述,一个人是否富有,其实不仅仅是存在于经济层面的,从一个人的修养、谈吐以及一些细节当中,其实可以很显著地观察出来。真正的富有,是“包装”不出来的。

-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Collins, N. L., &Miller, L. C. (1994).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5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