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着周圍城市的GDP都有望上萬億,這個省的網友坐不住了

記者|程曉玲

近日,福州、泉州、南通等地官方先後披露,2020年GDP預計突破萬億,正式躋身“萬億俱樂部”。

此番消息一出,不少網友的關注點卻走“偏”了——一個新的“環江西萬億城市俱樂部”誕生了。有網友感嘆,“環江西……是我們大江西不配了!看看孩子吧!”

剛剛進入2021年的江西,一個大手筆動作也引發關注。

不久前,江西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同一天,江西開年“第一場重要推進會”——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召開。

其中,被稱爲“世紀水運工程”的浙贛粵運河,雖着墨不多,卻被普遍認爲“含金量”十足——

根據《意見》:浙贛粵運河由贛粵運河、浙贛運河組成,其中贛粵運河規劃全長約1228公里、浙贛運河規劃全長約760公里,規劃投資匡算共約3200億元。浙贛粵運河是“四縱四橫兩網”國家高等級航道網布局規劃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效連通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家戰略區域,重新奠定江西省南北水運大通道的優勢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除了鉅額投資與浩大工程,外界似乎更加關心的是:這項寄託着打通長江與珠江水系、讓錢塘江與鄱陽湖“牽手”的大手筆,能不能幫助江西重新打開一條“黃金水道”?常年被“環”的命運,能否由此突破?

“窪地”

如無意外,2020年,全國“萬億俱樂部”城市將迎來最大擴容潮。

從2006年上海GDP首破萬億到2019年佛山晉級,全國已有17個城市正式入圍“萬億俱樂部”。

2019年,泉州、南通、濟南、合肥、西安、東莞、福州7城GDP均已達到9000億級別,晉升萬億GDP“後備軍”。

截至目前,除濟南、東莞外,合肥、南通、泉州、福州、西安等已先後傳出消息稱,2020年GDP有望突破萬億大關。

儘管合肥官方在當地媒體披露“破萬億”消息後又緊急“闢謠”稱,2020年GDP最遲要在1月中下旬才能覈算出來,“這是極不準確、很不嚴肅的報道”。但作爲準萬億最強“黑馬”之一,從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來看,合肥在2020年成功躋身萬億GDP行列,幾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相比之下,江西省會南昌2019年GDP尚處於5000億級別,與周邊強省核心城市相差甚遠。隨着泉州、福州、合肥晉級,加上早已躋身萬億俱樂部的深圳、廣州、佛山、武漢、杭州、寧波、長沙,一個“環江西萬億城市俱樂部”由此誕生。

這讓江西經濟“窪地”的尷尬,又多了幾分。此前,網上關於“環江西新一線城市”“環江西自貿區”“環江西雙一流大學”“環江西富裕帶”的討論層出不窮……一個又一個“環江西”現象的出現,不斷爲“阿卡林省”之名增添新的例證。

拿自貿區來說,早在2016年,全國明確提出要申報自貿區的省份已超過15個,其中就有江西的身影。

然而,從高調競爭到屢次落榜,江西始終無緣入圍。

到2020年9月,隨着北京、湖南、安徽正式獲批,自貿區已覆蓋全國21個省份。不僅如此,江西周邊省份——浙江、湖北、廣東、福建、湖南、安徽全部獲批自貿區,“環江西自貿區”隨之形成。

當時,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評價:“除江西外,目前整個長江經濟帶沿線的省份都成爲自貿試驗區的排頭兵。”

破局?

鮮爲人知的是,100多年前,江西還是中國商貿最活躍的內陸省份之一。歷史上,京杭大運河-長江-鄱陽湖-贛江-珠江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南北通道。從唐末到明清時期,地處商路要津的江西,農業、工商業發達,曾是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然而,隨着近代沿海通商口岸開放,河運地位逐漸降低,鐵路和海運取而代之,千年強省因此變得一蹶不振,迅速沒落。

知道了這樣的背景,也許才能更好地理解,江西最新《意見》主要任務中提到的這樣一句話:“振興贛鄱千年黃金水道,建設世紀水運工程浙贛粵運河,完善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布局,發揮南北水運大通道優勢,形成內河水運新格局。”

公開資料顯示,“贛粵運河”和“浙贛運河”的設想由來已久。

由於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間最接近之處僅相距9公里,這一天然地理條件,使得打造贛粵運河的構想很早就已萌發。

據記載,相關設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大學士解縉,他曾希望開鑿贛粵運河,目的是將贛江水與北江水用於農田灌溉。到了近代,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亦有提及。

新中國成立以來,民間對於贛粵運河的呼聲及有關部門積極推動的消息時有傳出。江西曆次水運網規劃中,也均提出開挖贛粵運河。

2002年,全國政協委員、時任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長劉德洪在“兩會”期間提交提案“開通贛粵運河 、奠定富民之基”,建議打通粵贛運河。

2018年底,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曾就贛粵運河等水系航運工程進行專題調研,浙贛運河、贛閩運河、贛湘運河等也相繼啓動前期調研。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王愛和建議,“將規劃建設贛粵運河納入‘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從國家層面推動項目前期工作”,引發高度關注。

至於浙贛運河,交通運輸部規劃院曾編寫《浙贛運河規劃方案研究》。其目的是通過人工運河,將發源於浙贛交界玉山的信江和位於錢塘江上游的常山江連通,以貫通錢塘江與鄱陽湖、贛江、長江。

實質上,“浙贛粵”的提法,在去年5月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內河航運發展綱要》中就已出現。這份展望至2050年的重要文件在主要任務中提到,要形成“長江干線、西江干線、淮河干線、黑龍江通道橫向走廊”,以及“京杭運河、江淮幹線、浙贛粵通道、漢湘桂通道縱向走廊”。

這也意味着,這條運河的規劃建設,已經成爲一項國家級戰略工程。有評價認爲,運河將成爲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紐帶”,對江西而言,堪稱“破局之舉”。

時機

不過,時至今日,運河修建仍然停留在“構想”階段。

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從未休止的爭議。2010年,江西一家網站曾針對“開建贛粵大運河的利與弊”開展民意調查。結果顯示,48.71%的網民認爲“弊大於利”,29.03%認爲“利大於弊”。

就支持方而言,大多是從經濟角度考慮,認爲贛粵運河開通後,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將直接連通,從長江到珠三角的船不必再繞走上海、浙江等東南沿海地區,理論上可減少1200多公里航程,我國內河航運最爲發達的兩大水系由此得以聯繫起來,形成南北向水上交通大動脈。

屆時,江西將成爲溝通南北、貫穿東西的水上要道,省內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也將被帶動起來。

不過,也有人擔憂,修建贛粵運河,會不會破壞江西原有的水源生態?

“江西的優勢在生態,生態的優勢在贛(江)鄱(湖)的江湖清水,這是無價之寶。”“運河一開挖,江西境內的小河小江水位會降低。”不少網民旗幟鮮明地反對。

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曾分析指出,當時修建贛粵運河,時機還不成熟,即便打通,江西的受益面也比較小。因爲其時“江西省整個發展的重點都放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固定資產投入也主要集中在北部,“等到江西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高度,纔有可能考慮這一問題”。

在麻智輝看來,10年後的今天,運河修建時機已經成熟。

如今在江西內部,“北半部發展成熟了,南半部就比較好辦”,同時,“以如今的技術和江西的水運發展條件,過去擔心的問題可以通過相關技術手段得以解決”。也就是說,在當前條件下建設贛粵運河,利大於弊。

不過,麻智輝認爲,目前江西已具備建設贛粵運河的客觀條件,如果能進入國家規劃,就可以獲得國家資金和政策支持,否則僅憑一省之力也是非常困難的。

去年底,在江西交通運輸工作成就新聞發佈會上,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透露,水運方面,接下來將“重點推進贛粵運河前期工作,力爭‘十四五’開工建設”。這也許是江西離夢想實現最近的一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