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敲黑板

今年冬天格外冷,抖音裏,北京人都玩起了潑水成冰,北京上週最低溫只有-19.6℃,創下1966年以來的最低值。

上週末,暴風雪還襲擊了日本和西班牙,不僅中斷了交通,還威脅着能源供應。

今年爲什麼這麼冷?

沒有最冷,只有更冷,極端天氣頻發,並非沒有規律。

馬德里迎來50年來最大暴雪 

今年新年剛過,西班牙就迎來了暴風雪和大降溫。

從上週五到週六,暴風雪“菲洛梅娜”襲擊了馬德里及周邊地區,當地迎來1971年以來最大一次降雪,積雪最深超過45釐米,馬德里全城陷入癱瘓。

要知道,馬德里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兼有地中海氣候特徵,冬雨夏幹,冬天白天氣溫大多在9℃-16℃間,夜間在2℃-5℃間,很少會出現零度以下的低溫。

作爲一名在馬德里生活了20年的挪威人,克里斯托弗·比約克第一次經歷千里冰封的景象,感覺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這種情況太特殊了。”比約克擔憂道,“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對大雪做好應對準備。”

不幸的是,西班牙交通部長何塞·路易斯·阿巴洛斯上週六哀嘆,菲洛梅娜“超出了我們最悲觀的預測”。

暴風雪徹底癱瘓了馬德里的交通——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被迫關閉;部分地區鐵路服務暫停;超過兩萬公里的公路封道。

從暴風雪困住的車輛中,馬德里緊急救援部門救出了大約2500人。

馬德里和中部城市的許多學校宣佈停課一週。

地鐵幾乎是唯一不受影響的交通工具,本週一的乘客人數較一週前猛增了21%。

而在馬德里附近,瓜達拉哈拉、昆卡、阿爾瓦塞特和托萊多等省都處於暴風雪紅色預警之下。

截至目前,暴風雪已造成至少四人死亡,其中有兩名流浪漢凍死在馬德里街頭。

最近兩天,西班牙軍隊士兵開始清理道路積雪,馬德里也緊急採購了3500噸鹽爲道路除冰,機場也在積極恢復部分航班。

可是,最糟糕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頭。

“危險遠未結束。”西班牙內政部長費爾南多·格蘭德·馬拉斯卡說,“國家氣象局警告稱,爲期一週的寒潮即將來臨,隨着積雪變成冰凍,氣溫有可能降至創紀錄水平,風險只會更大。”

“我們不能放鬆警惕。”西班牙總理佩德羅·桑切斯在推特上提醒國民。

更艱難的是,西班牙還面臨着雙線作戰。

作爲歐洲本輪疫情的起點,馬德里的醫護人員早已筋疲力盡。

而當暴風雪襲來,道路封鎖,通勤列車取消,許多醫護人員不得不步行數小時上班。

助理護士勞爾·阿爾科喬,就是步行了14公里,去馬德里市郊一家醫院輪班。

“從道義上講,我不能呆在家裏。”阿爾科喬說,他的同事連續工作超過24小時。

最終,阿爾科喬踩着40釐米厚的積雪,繞過被雪壓折的樹枝,在路上走了兩個半小時。

爲了方便無法回家的醫護人員,馬德里一家醫院甚至把健身房改成了臨時宿舍。

在西班牙,新冠疫情已導致超過5.1萬人死亡,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00萬例。

日本暴風雪引發能源危機 

同在上週末,日本中部西海岸則迎來了一個月中的第三場大雪。

“這雪下得根本停不下來,除雪速度趕不上下雪速度,已經沒有地方可以轉移積雪了。”新潟縣居民面對鏡頭不禁感慨道。

1月9日和10日兩天的暴風雪,已經造成至少10人死亡,包括剷雪時被雪埋住的人,將近300人受傷。

最厚處積雪達到1.8米,嚴重影響交通,大雪飛揚時能見度幾乎爲0。

據日本中央高速公路公司稱,由於持續大雪,上週日,福井縣北陸高速公路及富山縣東海北陸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滯留了1200多輛汽車。

爲了疏散車輛,高速公路運營商花了整整兩天。

在鄰近的富山縣和石川縣,數百名居民與外界失聯,不僅電話信號中斷,道路也被倒下的樹木和其他障礙物切斷。

強降雪還導致日本國內航線取消了49個航班。

預計本週末,日本中部和北部山區,還有可能迎來新一輪大範圍降雪,有些地區積雪將超過1米。

極端天氣,讓日本電力供應持續喫緊,1月12日下午,日本電力交易所(JEPX)現貨市場的日內價格,已經達到每千瓦時246.8日元(約合人民幣15.4元),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日本西部的電力系統已達最大發電容量的99%。

更糟糕的是,福島核電站事故之後,日本能源高度依靠進口液化天然氣。

而據野村證券分析,此前考慮到疫情減少了電力需求,電力公司紛紛減少了液化天然氣採購量,以降低庫存風險,這可能導致當前各電力公司的燃料庫存即將耗盡。

停電,將進一步損害日本已被疫情重創的經濟。

爲了防止全國範圍的停電,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呼籲民衆,開着暖氣的時候,記得把其他房間的燈給關了。

極點渦旋越弱寒潮越頻發 

什麼原因導致了北半球的極寒和暴雪?

氣象學家並未統一意見,因爲很難用一種氣候變化理論,去解釋席捲整個北半球的暴風雪,情況非常複雜,無法輕易得出結論。

《自然氣候變化》雜誌最近一篇文章指出,近年來,地球的冬天總體上其實是變暖了一些,只不過極端天氣事件大幅增加。

尤其在美國東北部,從2008年到2017年,冬季發生了27次暴風雪,之前十年的三倍。

暴風雪頻發的一個可能因素,在於更溫暖的大氣,容納了更多的水蒸氣。

伍德韋爾氣候研究中心的高級科學家詹妮弗·弗朗西斯說,“這不僅意味着會有更多的降水,當水蒸氣形成雲層時,它會將熱量釋放到空氣中,爲暴風雪提供原料。”

另一大因素,就是北極不斷減弱的極地渦旋。

極地渦旋,是一種冷空氣環流運動,通常位於極點之上的平流層大氣中。

每當寒冬到來,北極地區冷氣流下沉受阻時,會就地旋轉,形成一股很強的環繞冷氣流,這就是極地渦旋。

冬天時,極地氣溫最低,極地漩渦影響範圍最大、包含冷空氣就最多,夏天時則相反。

通常,極地和赤道溫差越大,極地渦旋就越強。反之,當北極溫度不斷將升高,與赤道溫差不斷縮小,極地渦旋也會不斷減弱。

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已經發現,過去四十年,北極極地渦旋偏弱狀態一直在持續。

一旦極地渦旋減弱,亞熱帶氣團就會乘機北上,擠佔極地渦旋的位置,迫使其往赤道方向移動。

而當北半球的極地渦旋被擠向南方,它所攜帶的高密度冷空氣,就會導致較低緯度地帶寒潮頻發,再加上遇到更溫暖的大氣,就會導致暴風雪這樣的極端天氣。

一年冷過一年的景象還不會停 

美國羅格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只要北極異常溫暖,美國東北部嚴冬發生率就要提升2-4倍,歐洲和亞洲北部地區的冬季也會變得更冷。

2014年-2015年,北極地區陸地年平均氣溫比平均水平(1981年-2010年)高了1.3℃。

結果2016年1月,霸王級寒潮席捲北半球:北京出現30年來1月份最低氣溫——零下17℃;重慶主城區20年來首次下雪;廣州人民則喜迎60多年來的首次降雪;甚至泰國部分地區氣溫都降至5℃,至少凍死了14人……

2017年-2018年,北極地區陸地年平均氣溫比以往高了1.7℃。

這又導致2019年1月,寒流光顧了北美地區。

明尼蘇達州國際瀑布城錄得了當時全美最低溫——零下43℃;美國中西部各州電力、天然氣用量大漲,燃氣公司呼籲民衆,不要把暖氣開到18℃以上;通用汽車因能源緊張緊急關閉了密歇根州11座工廠……

然而,這場寒流還是在美國凍死了至少21人……

2018年-2019年,北極地區陸地年平均氣溫比以往高了1.9℃。

2020年,寒潮果然又沒有失約。甚至到了5月,加拿大和美國還在見識初夏前的漫天飛雪。

2020年冬天,美國的暴雪來得比日本和西班牙更早,聖誕節前後,從紐約州到新英格蘭,都經歷了數年來最大的降雪。

  • 紐約州北部積雪厚度一度超過一米,整個紐約州發生了9100多次停電;

  • 在新澤西州,暴風雪高峯時有13000次局部停電;

  • 從弗吉尼亞州到緬因州,暴風雪導致數百起車禍,至少12人死亡;

救護車無法抵達偏遠地區,醫院停車場也無法通行,這給接診新冠病人的醫院製造了大麻煩。

賓厄姆頓市的市政工人通宵工作,試圖把城市從大雪中挖出來,但數輛除雪機因爲連續工作陷在雪地裏壞掉,積雪還壓塌了大賓厄姆頓體育中心的圓頂。

英國氣象部門1月5日預測稱:“隨着平流層極地渦旋的變弱,北極地區的平流層正在突然升溫,有70%概率會引發寒潮。”

而隨着地球持續變暖,極端天氣將會變得平常,許多氣象學家預測,未來10年,不穩定的極地旋渦,還會帶給我們更多這樣的暴風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