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朋友,記得點擊關注

在日常生活中,你會厚着臉皮去找對方幫忙嗎?哪怕這件事,微不足道。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都開不了求別人幫忙的口,甚至找別人幫忙這個想法,只存在腦海一秒,下一秒就自己去解決了。

其實,這種人就存在於我們身邊,無論大事小事,這種人都覺得,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根本沒必要去麻煩別人,而且麻煩別人還會欠下人情。

爲什麼會不願意去尋找別人幫忙?這類人的心理反應有以下幾點:

1、“求人不如求己”的刻板印象

2、極度高傲,自尊心過於強烈,認爲請求別人幫忙,會低人一等

3、原生家庭的教育,從小被灌輸不要調皮搗蛋,不要給別人製造麻煩

4、迴避型人格,內心敏感,害怕被拒絕,從而在社交上退縮

5、骨子裏的自卑,認爲我不配擁有別人的幫忙

經常麻煩別人,會討人喜歡嗎?

有的人經常麻煩別人,一點點小事都要尋求幫助,有的人,卻非常排斥麻煩別人,不到萬不得已,根本不會開口去麻煩別人尋求幫助,於是,就產生兩種不同類型的人。

一,能求人,絕不自己動腦子

二,遇到問題,先自己動腦解決

第一種和第二種對比之後,有着明顯的衝突,前者總是喜歡麻煩別人,臉皮比較厚,且不覺得自己找別人幫忙會給別人帶來麻煩,後者就是凡事靠自己,不到萬不得已不去麻煩別人。

在此,說一個跟第一種有關的案例:

曉明跟莉莉在同一個公司上班,曉明是做設計,莉莉是做前臺,正常邏輯下,兩個人的分工不同,自然不會牽扯上太多,可是莉莉卻經常麻煩曉明,看到曉明下樓給自己接水喝,她就直接讓曉明也幫她接一杯。

除此,就是莉莉打掃衛生,也會拉着曉明讓他幫忙打掃一下,說她累了,還有就是出門給公司發活動傳單,她沒發完的單子,直接丟給曉明,讓他幫忙發一下。

你以爲到這幫忙就算完了?還沒結束呢,有次莉莉下班關門,看到公司二樓的燈還亮着,纔想起自己忘關了,可是都已經下樓了,正好曉明也騎着他的電動車準備回家,莉莉就把曉明拉住,讓他上樓幫忙關下燈,她不想上去了,說在樓下幫曉明看着電動車,讓曉明趕緊去上樓。

一開始曉明是拒絕的,但她就以我肚子疼,一個人上樓害怕,你就幫一下能咋地,別這麼小氣嘛。曉明還是幫了,說這是最後一次,因爲曉明被莉莉麻煩得多了,內心從一開始的熱情轉變爲厭煩。

莉莉在他眼中,就是個多事的女人,一點都不討人喜歡。

總結:人是羣居動物,生活在不同的圈子裏,多多少少都會需要一些幫助,但尋求幫助的“頻次”要適當,總是麻煩別人,也會給別人帶來煩惱,讓別人對你的印象,形成了伸手黨、麻煩精、索取無度。

適當地尋求別人幫助,也會增加別人的好感,這裏用“富克蘭林效應”來解釋。

富克蘭林效應

富蘭克林是美國建國史上的偉大人物,他集投資人、科學家、出版人、政治家、音樂家、郵政局長、外交官(還有很多很多)等身份於一身,在各個領域都有所成就。

富蘭克林效應故事

1736年,有一天富蘭克林在賓夕法尼亞的議院發表演講。另一位議員完全反對他的觀點,於是也發表了一篇演講,十分激烈地批評了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有點措手不及,但是又想爭取這位議員的同意。怎麼辦呢?他無意中打聽到這位議員的家裏正好有一套非常稀有的圖書。於是他十分恭敬地寫了一封信,厚着臉皮向這個議員借書。

沒想到這個議員竟然同意了,一個星期後富蘭克林還書時鄭重地表達了謝意。

幾天後當他們再次在議會廳見面時,富蘭克林是這樣描寫的:“他竟然主動跟我打招呼(以前從來沒有過),後來我們談話,他還表示,任何時候都願意爲我效勞。”從此他們兩人化敵爲友,終生保持着友誼。

所以後世的心理學家們能得出一個結論: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這就是著名的“富蘭克林效應”的故事。

因此,想要別人對你產生好感,不僅僅是你主動熱情地去幫助他,而是反過來“適度去尋求他的幫助”,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臉皮厚的人,沒有利用好富克蘭林效應,結果就形成了反差,從被人喜歡轉成了討厭。

寫在最後的話:別人需要你,找你幫忙的時候,你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是否幫忙,實在不想幫或者沒時間,就勇敢地拒絕對方,千萬不要做「濫好人」,被別人利用。

你好 ,陌生人,我是Canliu,我在這裏自足自給,把一些瑣碎的情緒寫成文字,這裏面有你發生過的,和未曾發生的,我們都是孑然一身,開始和結局都是如此孤獨,很高興遇見你。求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