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我國在發達國家的重重技術封鎖之下艱難發展。如今,我們能夠驕傲地說,在絕大多數領域,已經突破西方的封鎖。擁有了自己的高科技技術。

甚至在某些方面,我國還有能力對外進行技術封鎖,比如在量子通信,可控核聚變技術等等。不過,其中有一項對外的封鎖很令人費解,那就是我國禁止出口大型挖泥船。聽到挖泥船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認爲,這應該並沒有什麼難度。爲何還要禁止出口呢?這樣想其實就大錯特錯了,我們爲了這條挖泥船,耗費數十年進行科研。

外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

挖泥船 也被稱爲“造島神器”。在水系發達海域面積廣闊的中國,挖泥船對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美國發起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從1949年11月開始就限制成員國,向我國出口戰略物資和高科技,挖沙船技術作爲一項重要技術。位列其中。

長期以來,我國的挖泥船都要從國外進口。1966年爲了建設天津新港,國家用了差不多4噸黃金的價格,大約170萬英鎊,從荷蘭手中買回來一艘挖泥船,而這條挖泥船的技術已經過時,也就是別人玩剩下的東西。

在1985年我國高價進口一艘日本絞吸挖泥船,每小時只能挖2500立方米。同樣遠遠落後國際水平。當時,想要想要自己建造一艘挖泥船,就連設計都要外國公司來做。德國曾經斷言,中國根本造不出挖泥船,這樣的技術封鎖,嚴重阻礙了我國疏浚業的發展,打破西方技術封鎖勢在必行。

中國挖泥船的逆襲

在2006年之前,中國根本沒有自己的大中型挖泥船,無論是設計還是建造技術都掌握在荷蘭、比利時、德國、美國等公司的手中,他們知道 一旦讓中國掌握了挖泥船的技術,那麼他們的暴利時代就將終結。不過,我國也不可能一直坐以待斃。2002年中國開始自主建造大型挖泥船的進程。

2002年,因爲長江口疏浚需要大型耙吸挖泥船。但是買新的又太貴,而且時間上也來不及,於是就提出“貨船改挖泥船”計劃。當時,國際廠商斷言中國根本不可能自己完成挖泥船的改造。不過,中國一直都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蹟的國家。中國船舶工業公司708所副總工程師費龍,帶着設計團隊開啓12000立方米大型挖泥船改裝設計工作。

僅花費10個月的時間,中國第一艘自己製造,同時也是當時最大的挖泥船“新海象”誕生。西方的技術封鎖就此被打破。

2008年4月2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和德國VOSTA LMG公司進行設計,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的天鯨號挖泥船正式開工。歷史21個月建成,成爲疏浚能力亞洲第一 世界第三的挖泥船。

從2011年起,又用5年時間,完成了亞洲最大自航式絞吸挖泥船“天鯤號”的研發。2019年4月廣東中遠航運重工,首次爲荷蘭建造世界頂級耙吸式挖泥船,性能達到國際頂尖水平。從製造生產轉向設計。

從2006年以來,我國建造了近200艘挖泥船,成爲挖泥船界的大國。

挖泥船的重大意義

挖泥船技術的突破,不僅帶動了相關設計和製造業的提升,也給其他行業帶來了重大突破。有了國產大型挖泥船,坐實了我國“基建狂魔”的實力。天鯨號和天鯤號是我國南海造島的關鍵設備,一個星期就能填出一個足球場面積的小島,中國在南海島礁的吹填面積,已經達到15平方公里。通過填海造陸,中國新增3000多平方公里國土面積,是維護我國領土主權的利器。如今的中國在疏浚行業的地位,已經超過大多數西方國家。

雖然如此,我國也不能驕傲自滿,與真正的挖泥船強國荷蘭和比利時,依舊有一定差距。畢竟,僅僅從技術積累方面,我國就落後於西方國家許多。荷蘭的IHC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42年,他們佔有全球疏浚船舶市場的50%左右。西方的挖泥船發展已經150多年,而中國建造大型挖泥船也才十幾年,中國龐大的市場,讓我們僅用十幾年時間。就已經追趕上西方國家,這已經殊爲不易,剩下的技術積累,全面掌握挖泥船技術,必須依靠時間的醞釀。

相關文章